<p> 眼前一幕甚美。</p><p> 高等学院威严耸立,继教学子求知若渴,台阶上皆文,往来无白丁。</p> <p>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到底是秦巴文化圣地,在黄冈师院陈娟主任的热情指引下,我们依次有序参观了校内生物标本馆、学院校史馆、红色资源展示馆、大别山农耕文化博物馆以及学院独具特色的显性资源。陈主任的一笑一颦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荧屏上那个可爱的贾玲姐,总会让人亲近。边走边看,我们一路感慨!其中一位同仁说:“你知道吗?这个博物馆里收藏的宝贝比我去年到外地参观的那个博物馆还要丰富,真是不枉此行”。至此,我更加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公费学习,环境优越,课程多样,师资给力,省教育厅是重视的,我们更不可轻视。</p> <p> 生物标本馆现有馆藏面积1300平方米,分社动物标本室、生态展览室、植物标本室、大别山中药标本室和黄冈特色农业资源室等,珍藏动植物标本20000余号,中草药标本10000余份。</p> <p> 动物标本室</p> <p> 生态展览室</p> <p> 植物标本室</p> <p> 大别山中药材标本室和农业特色资源</p> <p> 面对如此盛壮,我早已目不暇接,唯有听到老师说:“我们黄州的萝卜特别好吃哟,在全国是有名的,我们这儿的藕也别具特色”,我眼前一亮,对吃货来说,这无疑是如获至宝,我正纳闷儿着,只见老师神采飞扬的解说:“黄冈的藕比其它地方的藕多一个孔”。于是乎,我凑近细看,呵,还真是有些不同,连藕都心思缜密,黄冈教育走在时代的前列更不足为奇了。</p><p> 黄州的萝卜黄州的藕,确实吃了还想再来一口,尤其是我们一日三餐中酸爽的开胃小凉菜,每顿都离不开它了。</p> <p> 特色小凉菜</p> <p> 一方水土滋养一方人。从1950年—2019年,历经岁月沧桑,时代更迭,社会变迁,黄冈师院跨越了100多年的办学历程,如今,她成为一所具有现代气息的综合性高等院校,是千千万万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在省教育厅的支持下,我们这批乡村教师有幸在这里驻足,庄严肃穆的校史馆和红色资源展示馆映入眼帘,这又是一个为梦助航的地方。</p> <p> 百十载教泽绵长,十一秩挑李芬芳。</p> <p>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色基因,薪火相传。</p> <p> 这里民风淳朴,这里鲜明而悠久的地域文化传承焕发出熠熠的人文之光,这里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p> <p> 古色古香的厅堂一角</p> <p> 休闲娱乐吧</p> <p> 识人间烟火气息</p> <p> 鱼樵耕读,悠闲自如</p> <p> 我们羡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情怀,然而我们不一定适应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的陈旧生活方式。我们这批文史科学员中,女性占多数,都是曾经努力过,而今继续奋斗者,终究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感受着大家脸上洋溢的喜悦之情,不禁为新时代点赞。我们是被成就的一代,是幸运的一代。</p> <p> 经岁月洗礼,好的东西终究会越来越好。2020年的8月,云集至此的我们是相对平安的,千里赶来求知的心是真诚的,创思政课新高,我们是义无反顾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