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号三O三

诺兰齐

警徽熠熠生辉,致敬永恒的记忆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纪念青海监狱工作60周年领导题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甲子力创辉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新世纪再攀高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王明迪题。</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创业维艰守成不易,</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展望未来贵在坚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李均仁敬题。</span></p> <p>我的面前摆放着三本《激情似火的年代》和一本《永恒的记忆》。面对他们我的崇敬之情不仅油然而生。它不是一本本言情小说,在书的扉页里,字里行间浓缩的是第一代开发大西北人那永恒的回忆。每一张照片定格了那个时代开拓者的影像,阅读每一篇回忆录仿佛又让我们参与了那“激情似火的年代”。</p><p>纵观诺木洪农场的发展史,也是青海所有劳改农场创业初期所走过的路程。</p><p>他们像一座座精神财富的宝藏那样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去开采。</p><p>花开千朵、只捡一枝,今天我只表一表我熟悉的农场诺木洪。</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代号三O三。</b></p><p><br></p> <p><b>我缓缓地翻开了《永恒记忆》,恰似打开了厚厚农场历史的尘封。那一帧帧黑白照片的画面,那曾经熟悉的场景、熟悉的笑貌音容、他们似乎有了活力、有了灵动,仿佛在向我诉说着忆往昔峥嵘岁月的诺木洪。</b></p><p><b>这时,一位铿锵有力朗读者的声音回荡在我的耳畔。</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六十年的峥嵘岁月,六十年的沧海桑田。柴达木监狱“原诺木洪农场”伴随着青海省监狱事业发展的历史足迹,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雨历程。</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广大诺木洪人忠实履行着国家赋予的巩固新中国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发展地方经济的光荣使命,在戈壁荒滩上白手起家,实行“边勘测,边开荒,边生产,边积累,边建设,边扩大”,在改造了一大批历史反革命犯和各种刑事犯的同时,把戈壁荒漠变成了生态绿洲。这一幅幅画面,正是一代又一代诺木洪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栉风沐雨的不屈,默默无闻的耕耘,成就了后继者百折不挠的坚毅品格。</b></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篇《永恒记忆》的“序”,简明扼要浓缩阐述了农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里程。</span></p> <p>老一代监狱工作者,他们凭借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凭借对革命事业高度的责任感,在自然环境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舍身为国,开赴高原,吹响了走向西部,走向青海、建设柴达木的号角,开启了青海监狱事业发展和建设的新篇章”。他们把青春年华献给了毕生热爱的监狱事业,甚至以生命为代价也在所不惜。</p><p>农场南面的戈壁滩上有多少农场干部、工人长眠于此。一块一米多高、黑字白茬的松木板上撰写着他们的名字。</p><p>边关晓月、大地凉热,伴随着他们送走了多少个寒来暑往、大漠日落。</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60多个晨曦晚霞,60多个潮起潮落,图为农场发展史上各个时期的老、中、青三代核心领导班子成员的照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上图是自1955年始,诺木洪历任农场领导人任职时间、职务、班子成员组成的详细表格。</span></p> <p><b>青海省柴达木监狱(青海诺木洪农场)始建于1955年8月。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缘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96.15—96.35,北纬36.20—36.30。平均海拔2790米,年平均气温4.3℃,年降雨量2868㎜,降水量39㎜,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农场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5公里,区域面积150公里,占地面积13.23万亩。1960年编为青海省第十三劳动改造管教支队,1974年变更为青海省第六劳动改造管教支队。</b></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皑皑的雪山,涛涛的诺木洪河水,秋叶正黄的胡杨林。它生而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这就是人们传颂的胡杨精神。</span></p><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诺木洪农场就座落在这雪山脚下的胡杨林旁。</b></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1955年8月,亘古的诺木洪草原,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汇聚在这还没有雏形的农场。他们的配备很特殊,“一手拿镐,一手拿枪”,古代的一座土围城里成了得来全不费工夫的警戒墙。每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排着队伍有序的进出大城。起立、报数1、2、3、4。</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然后拉着进军沙柳包和梭梭林的原始工具便是马车、架子车、铁锨、镐头、扁担、抬筐和绳索。</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绳索的用途是:有的沙柳根埋藏很深且又地方狭窄,套上绳索多人或马匹拖拽沙柳的根茎用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当年夜战最好的照明工具~汽灯,它可以照亮周围十几米如同白昼。</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挖沙包、平地造田最具现代化气息的便是链轨和轮式拖拉机了,它们在农场初建时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span></p> <p>开挖沙包、垦荒造田在草木葳蕤的诺木洪荒原上如火如荼地展开着。满世界蚊虫小咬、蚕豆粒大的“瞎儿蒙”乌泱泱地飞舞在人们的头上,哼哼着多声部的交响乐。篝火惊飞了荒原上的鸿雁,拖拉机的轰鸣惊走了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黄羊。一切似乎都在日新月异的改变,燃烧的篝火、挑灯夜战的灯盏、链轨车的光柱把寂静的荒漠变成了万亩良田。</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当年改造大自然没有意识到是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只凭一股原始的“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信念和朴素,向大自然要良田万亩。用“人定胜天”的理念把诺木洪建设成不再是荒滩、芦苇、沙柳包的蛮荒,而是戈壁绿洲上麦浪翻滚、枸杞花儿飘香的农副产品的农场。</span></p><p><b style="color: rgb(1, 1, 1);">在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教诲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重新回头审视才发现走过的路、原本无数美好的自然风貌被破坏了。</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训是“成功之母”,这也提醒了我们以后在建设中,一定遵循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的必然。</b></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此照片是现住河南平顶山市师国强发给我的农场老照片。它记录了当年参加会议老前辈们的音容笑貌。</span></p> <p>我们虽然不知道1964年7月22日诺木洪农场第二次党员大会的具体内容,能认出的有孙承欣,唐友国,还有我们劳资科的师林山科长。</p><p>以前家中没有此照片,父亲也从未谈起过参加这次会议。有幸的是我也从照片中找到了父亲参加这次党员会议的影像。从与会党员们热情洋溢脸上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振奋人心的大会。在那艰苦创业的建场初期,共产党员像中流砥柱那样,始终站在群众的前面。只要有了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任何艰难困苦都难不倒时刻听从党召唤的共产党党员。</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开荒年代,第一批拓荒者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戈壁滩上安营扎寨,为开垦适于人类生活,为国家多产粮的绿洲做出了积极贡献。那时的干部职工也要参加垦荒种粮、支援国家建设。</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为1960年农场干部生产劳动场景。</b></p> <p>帐篷城前,泥巴裹满了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谁,可我们知道你们为了谁,为了秋天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你是谁,为了谁,你们是共和国司法战线上的奠基石,你们是为了共和国的安康,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你们是“一手拿镐,一手拿枪”,流血流汗不流泪革命的老前辈。</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从部队转业的官兵会立刻补充到农场监狱,成为管理教育罪犯的生力军。</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为格尔木农场第二站拟转业官兵合影。</b></p> <p>诺木洪农场每一项发展和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前辈们亲力亲为的工作实践。这张照片是1964年由局设计室及场有关同志在南山初次勘探诺木洪电站现场合影。右一:姚安贵(局设计室技术员)右二:王心厚(场计划科科员)右四朱瑞尧,后排右一刘景生(场生产科科长)右二赵世揆(场计划科科长)右三尚茂才(副场长)右四陈工程师(技术负责人)右六周西成(局设计室技术员)。</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青海省诺木洪农场1958年三级干部会议合影。下图是诺木洪农场一九五九年八月二十七日第一次劳改工作积极分子大会合影。</span></p> <p>上图:1987年8月时任中顾委张帮英(左二)青海省顾委主任马万里(左三)来农场视察工作。原政委高振武(右一)原副支队长束留松(左一)原副支队长姚季陶(右一)陪同视察。</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前辈马佩兰已在青海退休改离休,现生活在河南濮阳儿女家中颐养天年。</span></p> <p>50年代后期,家住河南南阳的马佩兰老前辈,为了确保新中国的胜利果实,他们执行河南南阳市公安局的要求,将一批河南籍的犯人押赴青海实行劳动改造。这一去便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大西北的教育改造事业。</p><p>前排左一:马竹君、马佩兰。中排左一:马雅婷、李淑芬、张丽珍、马莉萍、马楠。后排左一:马超、马勇、俞相勇、俞蒙的全家福照片。</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为柴发信老前辈和女儿柴国秀在上海时的合影照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每一个在农场工作的老司法干警,当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建设边疆,开发边疆”。建场初期提出的口号是“稳的住,跑不了,吃得饱,改造好,改造第一,生产第二”的大政方针。他们的妻子风尘仆仆地携儿带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了诺木洪农场。虽然各有不同的来农场的经历和背景,但他们却汇聚成一股力量扎根戈壁建农场。</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三大队管教股股长柴发信是来自甘肃新昌县。50年代建场中期,从甘肃押来一批刑事犯罪分子来到诺木洪农场。</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鞠守丰(左)任胶东地方八路军时期的照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8年穿干部制服的赵金箴。</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48年赵金箴(右一)和她的战友们合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为199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授予赵金箴司法行政二级金星荣誉勋章。</span></p> <p>农场老司法干警鞠守丰,年轻时受其二姑父王炳初(王,1946~1948年任我党海阳县长,后南下为副省级干部)革命影响 1939年4月入党。1940年初,鞠守丰任海阳县共产党领导的“青抗先”小纪区联防指导员,同年参加胶东八路军地方部队。1947年为了支援孟良崮战役,建立胶东支前司令部鞠守丰任股长,此间结识了田毅(后来的诺木洪农场副场长)。1948年鞠守丰调任胶东地区总医院任总务股长和总会计师,此时又结识了人事股长毛林枫(后来的诺木洪农场的毛场长)。解放后,为加强公安队伍,调任胶东行署公安处莱阳劳改大队任中队长,三个中队长分别是鞠守丰、田毅、乔东盟(乔东盟后来任青海省哇玉香卡农场党委书记)。在莱阳劳改大队工作期间,又结识了从招远县公安局充实劳改大队的副大队长李丹同志。</p><p>母亲赵金箴,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进入我党华东工商干校学习。不久就随父亲一同押犯去青海。先后在怀头塔拉、格尔木、省劳改局公安二校、劳改局筑路支队、劳改局西宁砖瓦厂、诺木洪农场工作。(部分摘自鞠旭照对父母的回忆录)</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50年代风华正茂、青春靓丽的杨振金、廖淑芬夫妇。杨叔他们因从广西押犯到西宁,被告知暂借一段时间,留在青海帮助做广西籍犯人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谁知这一借就是一辈子,少年离家老大回,两鬓苍苍鬓毛衰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晚年的廖阿姨和女儿杨桂洪在一起安度晚年,其他子女们都非常孝顺,经常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抚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难能可贵的是廖阿姨还是一位格尔木、诺木洪农场发展史、地形地貌的活地图,又是农场干部、工人家庭成员组成的“百科全书”。2017年4月我们一行到广西荔浦看望她,时隔半个多世纪,只要你报上格尔木农场或诺木洪农场父辈的名字,她马上就能说出家庭人员的构成是几男几女,绝对没有含糊其辞,这对一个高龄老人的思维能力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生日宴会,全家族儿孙辈们围绕着寿星老妈妈照的全家福。</span></p> <p>当年,每个生活在农场的家庭都有他们来青海的故事。最为传奇的是来自广西桂林地区公安处的杨振金老前辈。50年代后期,一辆押犯的闷罐子列车发往甘肃兰州,那时到西宁的铁路还没修好,火车只能通到兰州。当时桂林地区公安处的领导通知随车押送的干部,押犯移交给青海接犯单位后就算圆地满完成任务,剩下的事情便由押解组长带队返回广西。可是由于当地干部和广西籍的犯人语言不通,加之南方和西北气候、饮食、语言等诸事沟通困难。而这一批调犯又是社会上的帮派体系、残渣余孽、土匪、国民党残兵较多难以管理。据阿姨说青海劳改局曾致电广西公安厅,要求将这一批干部集体留下来传、帮、带,言明时间为一年后再返广西桂林。为了共和国的稳定,为了全国一盘棋,广西公安厅同意了青海的请求,遵照上级的指示广西的干部被留下了。她说起初,丈夫是在西宁处理来青押犯移交和往各州县的农场派送犯人,做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p><p>树叶黄了又绿了,一年的借调很快就要结束了,正当这批广西桂林的干警准备回家时,1958年发生了西藏达赖喇嘛的武装叛乱,为了剿匪,为了监狱罪犯的思想稳定,他们被要求留下再支援一段时间。</p><p>日月如梭,当又一年格桑花开放的季节,他们以为这次再没有留下来的理由肯定可以回广西了,谁知又爆发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前线炮火连天,这一批广西籍干部不仅没走成,有意思的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了”,青海劳改局已经把他们视为自己忠诚可靠的干部队伍了,给他们编队增援格尔木监狱,补充那里的干部不足。阿姨长舒一口气说:老杨这一留啊,就是一辈子与劳改事业结缘了。他熟悉了青海的大漠戈壁,熟悉了雪山草地,更热爱组织赋予的劳改工作。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结束了,组织上装作不知,不提回广西桂林的事,他们这一批押犯干部也不愿走了,彻底的从思想上、行动上把自己视为青海干部队伍里的一员。等形势进一步稳定了,我也背着简单的行囊领着孩子跟随丈夫来到格尔木后又来到诺木洪农场。</p><p>我想廖阿姨她们伴随丈夫扎根农场艰苦创业的事例,仅仅是一个家庭的缩影。在农场困难时期,全青海农场系统有千千万万个像廖阿姨这样的家庭。所有的干部工人家属响应组织号召“我们也有两只手,绝不在家吃闲饭”。她们组成家属队,养猪、打猪草、拔燕麦卖给青藏公路养路段、脱土坯盖房子。农场也相应的给各大中队干部工人家属们划拨几十亩土地,让她们种植蔬菜卖给格尔木市和兵站。用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支援丈夫的司法事业,请问那时农场的妈妈们,不管丈夫的职务高低,不讲农场特有的社会地位、又有谁没拉过架子车,参加过家属队的劳动呢?</p><p><b>可以说在青海各农场早期发展史上,都有一个叫做“家属队”妇女群体,是她们用羸弱的肩膀支撑着家庭相夫教子的半边天。青海监狱农场的壮大和发展,繁荣和稳定有她们浓墨重彩的一笔,每一位取得成绩的干警,军功章上绝对有她们的一半。</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因此,我们应该铭记当年“家属队”的妈妈们所发挥的作用、这就是历史永恒的记忆!</b></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现已定居安徽内地的束场长,今年是他和老伴的金婚纪念日,束场长自制了以“松鹤延年”为题的一篇彩视音乐像册,他们把自己相恋相爱一辈子以场为家,继承发扬了“讲奉献,讲政治,讲大局”的农场精神浓缩在小小的音乐相册里。</span></p> <p>“我俩是1962年中国农业大学同班同学,同一学习组,同在学校广播站工作。6年的相识到相爱,68年毕业前确立了恋爱关系,同年秋天,我们到青海某部队锻炼,70年分到柴达木诺木洪农场工作。当年的土坯房就是我们的住房。1975年有了大儿子保华。这就是原诺木洪农场副场长束留松和老伴邹鹤龄金婚纪念册的自述语”。</p><p>打开相册一股股青春气息的倩影扑面而来,他们朝气蓬勃的在农场艰苦年代结为伉俪。转眼执手相伴一生,如今已经走过了一万多个过日日夜夜,终于成就了“松鹤长相依”金婚的纪念册。</p><p>纵观农场60年的光辉岁月,又有多少不离不弃的农场人,在这里开花结果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大西北的劳改、劳教事业。</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注:原农场副场长束留松,其妻邹鹤玲,两人各取名字中一字便是“松鹤延年”)这是一篇非常富有诗情画意和注入想象力的吉庆相册。</b></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的父亲在50年代中期,也就是第一次西部大开发,被山东省公安厅要求押犯去西北格尔木监狱,一同前行青海的还有当年战友,海阳籍的公安干部鞠守丰老前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他们从山东莱阳劳改队押犯奔赴青海格尔木农场三站。那时的站,相当于现在称呼大队。大约63年,格尔木农场撤销后又调到诺木洪农场,1981年8月退休又改为离休。</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一辈子没有进过高档餐厅,睡过酒店席梦思。一辈子没有坐过飞机、高铁、轮船。身为大队长的他,一生都在司法第一线,却一辈子没有熬到他热爱的,由国家配发统一标志的司法制式服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他见到了最初是数字的“三星、爱立信、摩托罗拉、诺基亚”,却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手机,更别说现在的智能手机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这在奉献了一辈子的劳改事业中,父亲只是其中的一员代表,他们是吃苦最多、报酬最少的老一代农场人“眼睛一睁干到熄灯”。他们献了青春献子孙,穿着计划年代凭布票供给的粗布衣,吃着国家的定量标准,没有加班费、没有交通补贴、没有误餐补贴、没有通讯费。</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一枚司法部颁发的荣誉勋章,是概括总结了父亲献身司法事业一生最高的奖赏。</b></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母亲也像那个年代所有的家属一样,只要组织一声调动,拿着最简单的铺盖卷、陪着丈夫由格尔木转战到诺木洪。她也用自己的双手参加家属队的劳动来减轻家庭的负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我想,我父母的一生也是所有青海劳改、劳教系统的一个缩影吧……</span></p> <p>一幅珍贵的历史老照片描绘了那个时期进藏管教干部的真实写照,他让我们后人看到了当年真实的影像。</p><p>头戴皮帽,一架四边有玻璃防风、防沙尘暴的风镜架在皮帽上。身穿有布面的老羊皮大衣,口罩、围脖统一挽在胸前的衣服里。腰扎武装带,一把手枪挂在武装带上,在冬天他们却穿着单鞋,一件太小的外罩盖不住稍长的棉袄。这就是当年赴格尔木农场干部的风采吧。</p><p>母亲则是当年比较流行的装扮,披肩长发戴一顶帽子遮蔽风吹日晒。一领围脖可能既抵御风寒,围到嘴上又能挡风沙。穿一件我叫不上服装样式又不知啥颜色、白里子的短大衣,两手斜插在大衣的口袋里,不合腰身的肥棉裤,全身冬天的装束,脚上却穿着和季节不同的单鞋。他们都目光炯炯的憧憬着前方,至于他们是在什么地方,什么背景下照得这张照片。小时候不过问也不在意,等到某一天再见到这张照片时,它已经凝固了时间,把父母的人生永久地定格在一瞬间,变成了记忆的永恒了……</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下图:1992年领导班子部分成员从左至右:李文朝,杨光,高振武,姚季陶,石磊。</span></p> <p>农业中和开发中,1993年时任副政委李文朝(右二)生产科长吴秀林(右四)机电科科长闫林(右一)管教科副科长闫沛(右三)水利工程大队大队长张学(左一)等与技术人员在工地上合影。</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照片:1962年12月欢送袁中寿(前排中)退休合影。</span></p> <p>1962年12月退休的袁中寿,他也是一辈子没有穿过警服的第一代拓荒者,没有伙食补助和单位自助餐,他们穿着最朴素每人每年一丈六尺的布票做成的粗布衣,那时条件艰苦,每个家庭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现在想来觉得不可思议,但在那个时期,男女青年穿补丁衣服却是很自然不过的一件事情。</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建场初期,农场子弟学校教师刘玉坤后排左一,王义英后排左二与学生合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每年秋天收割小麦的时候都要召开一次集体动员大会。给参加秋收的人员定指标、定任务。这是一场真真正正汗水浸透脊背,太阳晒脱皮、手掌布满老茧,龙口夺粮的劳动竞赛。</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农场干部在秋收期间各办公室停止办公,全力以赴到就近田间参加割麦劳动。</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为70年代农业专家在诺木洪农场小麦高产田参观考察。</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农场的春小麦是3月份播种,秋天的8月底开始收割,那时大田里红旗招展,挂在防风林带树杈上的高音喇叭一首首鼓舞干劲的红歌轮番播唱。此时带工干部也人手一只土喇叭巡查督阵,关键季节农工们也是热火朝天地你追我赶的虎口夺粮。</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为中队在麦场装车喜交爱国粮。</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长鞭哎,那个一甩哎~啪啪的响哎,赶着大车去交公粮。支援国家搞建设,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当年形容一个沸腾的场面可以用“人欢马叫”来形容,如今在高度机械化的21世纪,这个形容词已经很少用到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诺木洪农场的今昔》作者简介:高振武,男,辽宁省人,79岁。1949年5月参加革命,历任柴达木监狱党委书记等职,1992年10月离休,现享受副厅级待遇。</span></p> <p>1955年为了响应国家开发大西北的召唤,从祖国各地,主要是从解放军中转业一批干部来支援青海的经济建设。这批曾经南征北战,在枪林弹雨中为祖国立下战功的英雄好汉,脱下戎装,响应号召来到青海柴达木盆地。这些老战士、干部占农场干部工人队伍的75%。他们仍发扬解放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光荣传统,为开发柴达木农业,雄姿勃勃,战天斗地,我就是其中一员。(摘自高振武回忆录)</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献身劳改事业37年》作者简介:杨明高,男,81岁。1956年3月参军。中共党员,曾任诺木洪农场医院内科主治医师,二大队卫生所所长,1996年退休现定居在四川。</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那时补充司法干部的主要来源是从部队上集体转业。图为身着戎装年轻时杨明高前辈的照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96年5月28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授予司法行政银星荣誉勋章。</span></p> <p>1959年2月,我由宁夏固原骑一师三团炮连转业到青海公安总队三支队二营六连。一路颠簸进兰州、西宁于1958年农历除夕夜到了香日德镇,下车以后天色已晚,我和几位同志跟大马车到香日德河去拉冰块化水后烧开水做饭。正月初一赶到了诺木洪六连一排驻地。歇了二天,第三天又行军来到大格勒一站六连三排驻防、我被编在七班。当时条件极其艰苦,能住在棉布帐篷五人的地铺大炕,算是中等偏上的待遇了。我们的副班长李格劳同志则常年住在夏热冬寒的单帐篷里。当时我们的任务是为大格勒分场看押犯人,监狱设施十分简陋,或者说称不其为监狱。选一处坑洼地或堆一道土岭埋上红沙柳杖子,四面插上警戒旗就是天然的监狱。(摘自杨明高回忆录)</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难忘诺木洪》作者简介:张兴汉,男,甘肃临洮人,85岁。1949年8月参加革命。历任副支队长等职,1985年4月离休,现享受副厅级待遇。</span></p> <p>青海省劳改局前身在1951年叫劳改科,1952年以后叫劳改处,处长是张贵德,后来劳改处升格为劳改局,张贵德任第一任局长。我原在西北野战军第一军政治部做民运工作,青海解放后,我和其他同志以军代表的身份分配到青海财政科,也就是后来的财政局、财政厅。省公安局成立劳改处,急需经济人才,这样,我就调过来了。当时的青海公安厅厅长是薛克明,他十分重视启用有文化水平的干部,于是我又被点名调到省局计划处工作。我爱人是1954年从上海招干到青海去的,她也是青海离休回来的。</p><p>1964年,根据省局工作安排,我被调到诺木洪农场工作,一直到1982年,随后调到赛什克农场任副场长。</p><p>在诺木洪工作的日子是我一生当中最强难忘的岁月,直到今天,虽然离开青海近30年了,我还是时常梦见在诺木洪农场工作的场景。</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戈壁滩上的30个春秋》作者简介:樊世昌,男,河南鄢陵人,现年82岁,1948年1月参加工作,历任中队长等职,1984年5月离休,现享受副县级待遇。</span></p> <p>1954年底,我从部队转业到青海工作,于1955年初被分配到劳改大队,在张发芝同志的带领下修筑茶甘公路。同年8月公路全线竣工。省劳改局决定劳改大队整建制调往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地区开辟劳改农场。</p><p>8月中旬,我们一同修路的30多名干部带押着近800名犯人,乘着十几辆老式汽车和轮式拖拉机,踏上了开发建设诺木洪农场的征程。车队浩浩荡荡一路向西,经过6天的风餐露宿,走了六七百公里的路程,终于来到了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南边缘,海西州都兰县境内的诺木洪地区。(摘自樊世昌回忆录)</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抢险》作者简介:王义盛,男,山东乳山人。1958年7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历任诺木洪农场电站站长、党支部书记等职,1996年9月退休。</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诺农三宝》作者简介:李传钧,男,河南开封人,81岁。1949年5月参加革命,历任管理员等职,1982年10月离休,先享受副县级待遇。</span></p> <p>我刚转业到诺木洪农场天天和沙柳打交道,烧火做饭用的是沙柳,土炕铺的是沙柳叶,棚地窖用的是沙柳木,坐的是沙柳木板凳,切菜用的是沙柳木案板,就连家家户户别具风格的四合院的围墙,也是用沙柳柴垛的。诺木洪农场有三宝:小麦、枸杞、黑沙枣 。提起诺木洪农场的小麦,在柴达木是很有名的。青海省劳改系统曾经流传着几句顺口溜:“浩门的油菜,德令哈的路,诺木洪的小麦,香日德的树”。</p><p>我在诺木洪农场多年,曾对小麦磨出的面粉做过细致观察,二遍三遍磨的面粉,质量最差;四遍五遍之后又差一些。另外,如果用80%的诺木洪面粉,配上20%的冬小麦面粉蒸出的馒头、色泽纯白、质地松软、口感绵长没有发粘的感觉,请君不妨一试。(摘自李传钧回忆录)</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筹建诺农电视台的回忆》作者简介:潘福君,男,辽宁省人,80岁。1946年3月参加革命,历任科员主任科员等职,1989年12月离休,现享受副县级待遇。</span></p> <p>我是1946年3月15日参加革命的,在部队上当过通讯员,侦察兵,参加过解放沈阳的战役,剿过匪,开过汽车,当过飞行员。后来在海军学校学习做过海军指挥员。1958年我从辽宁抚顺海军部队转业来到了青海省诺木洪农场。</p><p>诺木洪属于盆地气候,夏季气温比较高,风沙非常大,遍地都是沙丘,刮风多、沙尘多、蚊子多。当地人常用“三只蚊子一盘菜”来形容蚊子。那时候住的是土坯房子,四处漏风,外面刮起沙尘屋里到处都是沙子。就算点盏煤油灯,也什么都看不见。生活上也很困难,由于没有磨,最初每家每月定量只供应3斤白面,三两食用油,条件非常艰苦。(摘自潘福君回忆录)</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老前辈潘福军所热爱的电视事业。</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图为青海省诺木洪有线电视开通典礼。</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诺木洪—好地方》作者简介:张立君,男,现年74岁。1957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柴达木监狱科员、主任科员等职,1993年12月退休。</span></p> <p>45年前,满头黑发的我带着激情和梦想,从学校毕业走进诺木洪农场。15年前,两鬓斑白的我,又带着无限的眷恋和无尚的光荣,离开了那片曾经留下了青春、洒下了汗水的热土上。如今每每回忆起在那里工作的情景,不禁心潮彭拜,激情满怀。作为一个老诺木洪人,回忆农场发展的里程,总是让我倍感创业之艰难,发展之不易,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应该珍惜所拥有的一切。</p> <p>五十年代初,我省着手开发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农业,水利先行。德令哈、诺木洪、格尔木、香日德四个灌溉工程先后上马。组织上派我们十几个人到诺木洪灌区施工。</p><p>诺木洪灌区在都兰县境内,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昆仑山北坡山前面。工程从1955年开始,1956年完成,1957年试水加固,灌溉渠道全长32公里,解决了诺木洪农场6万亩耕地的浇水问题。它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开发柴达木的建设中,是一个满意的工程。(本文摘自《辉煌岁月》)</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诺木洪农场的开发经过》作者简介:张立君,男,河北获鹿人,74岁。1957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农场生产科科长等职,1983年12月退休。</span></p> <p>当人们乘车由西宁出发,沿途恰似一条油光发亮的的黑色缎带。青藏公路西进,到达柴达木盆地国道634公里处时,一条长约25公里、宽约3公里郁郁葱葱的林带和大片的绿洲映入眼帘,令人顿觉心旷神怡。这是什么地方?如果问我这个“柴达木人”,我会自豪的告诉你:这块绿洲,就是青海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拥有6万亩耕地的诺木洪农场。</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作者简介:张景州,男,河南南乐人,74岁。1958年9月参加工作,历任主任科员等职,1992年11月退休。</span></p> <p>《艰苦创业难忘怀》1960年3月,我从伊克高丽农场带犯人合并到诺木洪农场在二站(现在三大队)帮助搞春播。当年5月初,我们原班人马到达天格勒农场(后改为诺农五站)。</p><p>到达那里后,既没有监舍,有没有监墙,警戒旗一插即使围墙,也是警戒线。没有住房,干部、武警、犯人都住在单帆布帐篷。住帐篷晚上冷,白天热。有一天晚上刮大风,把我和刘汝让住的帐篷刮跑了,我俩被压在帐篷下,第二天早晨我们俩从帐篷下爬出来,我看见他就笑,他看见我也笑,笑什么呢?因为我俩满脸都是沙土,看不见对方的面目,只有两只眼睛在转,所以我俩哈哈大笑。田格勒那里有五多:蚊子多、狗熊多、咸盐多、锁阳多、天鹅多。(摘自张景州回忆录)</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心声》作者简介:刘凌云,男,85岁,1948年12月参加革命,历任干事、副科长、科长等职,1984年1月离休,现享受副县级待遇。</span></p> <p>艰苦奋战54春,往事历历记忆深。</p><p>原始荒漠处女地,耕耘创业才有今。</p><p>开荒造田兴水利,千里戈壁扎营地。</p><p>气候恶劣风沙大,心系边疆何所惧。</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刘玉坤(左二)刘凌云(左三)夫妇和儿女们的合影。</span></p> <p>通过前辈们一篇篇的回忆,我似乎触摸到了老一辈司法工作者那青春昂扬的脉搏。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书中教导说: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p><p>他们当年正是有了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理念,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诺木洪农场。</p> <p>原一大队中队长武希学携老伴相玉乐现已离休在山西运城安度晚年。</p><p>女儿武霞专程从浙江湖州赶往山西运城给父亲过生日,图为她和父母相亲相爱其乐融融的场景。</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原诺木洪农场老干部刘献忠(左四)离休山东日照后和儿子刘家胜(左一)生活在一起。</span></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原农场五大队加工厂,那个年代最令人羡慕的双职工家庭,刘运清,刘云梅全家福照片。左:刘云梅、刘云清,前排妈妈怀抱的是小女儿,刘东明。后排:左:刘东风,刘玲。</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现刘阿姨退休后回河南周口地区淮阳县居住。</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18年10月,刘颖秋、刘卫红夫妇专程看望了退休后定居在济南市原农场老干部魏广超(左二)吴颖芝夫妇(右二)。吴颖芝阿姨曾在五大队加工厂任会计。右一是他们的女儿魏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后排左起:倪菁、倪为国、胡薇。前排:周吟琪、倪赟、倪昌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倪科长先后在诺农医院、财务科、政治科任职。周吟琪曾是农场妇产科医生,现两位老人在青海退休后定居在广州。</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左起:王锦环、倪菁、李彦、倪为国、刘卫民、倪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前排左起:刘洋、倪亮、倪昌禧、周吟琪、倪瑶。</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倪赟、王锦环夫妇,他们像所有内调干警一样走向广东新的监狱岗位,继承发展了在青海高原工作艰苦奋斗、认真负责、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优良作风。</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农场第一剪,原五大队被服加工厂朱银祥师傅和老伴许荷娣左一。前排左一:朱雪琴,朱雪芬。</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们也应该记住朱银祥师傅那一代人,他们也是农场建设的亲历者,是他们用勤奋的劳动、挥洒的汗水,将农场的蓝图一步步变成了现实的沙漠绿洲。</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原诺木洪农场子弟姚俊霞,现已退休在西宁定居。</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原诺木洪农场子弟徐春梅,工作在威海铁路部门,退休后现在威海定居。</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19年7月诺木洪农场同事在威海聚会,分别40多年的徐春梅和儿时农场同学宋毅军合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17年7月我和老伴与徐春生、袁彩棉夫妇以及徐春生的妹妹徐春梅一家人相遇在青海西宁时合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赵建文和母亲、妹妹们在太湖合影。</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赵阿姨和她的女儿们的合影。</span></p> <p>这是一个特殊的永恒记忆。那是1976年元月2日在西宁召开的全劳改系统“农业学大寨”会议。当会议结束农场参加会议的干部乘农场返程的客车走到湟源时,一场火车与客车相撞的突发事件从天而降。要知道他们都是农场中层以上的领导干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英年早逝的他们突然的离开我们,为此,农场蒙受了巨大的人材损失,失去了各中、大队的中坚力量。</p><p>这一批老干部、他们真正做到了为党工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让我们永远缅怀这些老前辈的名字他们是:</p><p>徐向前二大队大队长。</p><p>刘金生农场生产科长。</p><p>姚增彦侦保科长。</p><p>李月龙二大队一中队队长。</p><p>徐海龙,付成兴,张发英,鲁绍明。</p><p>一大队谷云山。</p><p>二大队三中队指导员赵富荣。</p><p>三大队一中队刘海。</p><p>五大队三中队姚中意。</p><p>四大队中队长姜新昌。</p><p>五大队二中队队长陈见太。</p><p>如今他们长眠于西宁烈士陵园。</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名字由原农场政治科姚俊霞提供,可能还有遗漏和不详之处敬请谅解和指正)</span></p><p><br></p> <p>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在农场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着。正如那个时代的老同事说的那样,他们都怀有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上不攀下不比,老老实实正自己。他们身为司法干警,却穿着没有任何标志的面布衣,长年累月的野外带工,使他们的脸颊有了重重高原红,他们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没有向组织伸手要过待遇、闹过思想情绪、没有争名夺利。他们是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出了一条不同凡响的人生道路。</p><p><br></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秋到农场的11月中旬,诺木洪已经进入严寒的冰封期,农场人会给大田周边的防护林带再浇一遍越冬水、确保林木安全越冬。</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那花色品种少之有少的年代,由于“倒挂金钟”好培育,好饲养,所以家家户户都有几盆不同花瓣的“倒挂金钟”花,它的绽放无疑给那色调单一室内增添了些许春的艳丽。</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新建的诺木洪农场办公大楼指挥中心。</span></p> <p>青海监狱事业的发展,见证了老一代监狱工作者创造的卓越功绩,也彰显了老一代监狱工作者无私无畏的崇高奉献精神。在生活条件及其恶劣的高寒环境中,他们用热血乃至生命在荒漠中拓荒、开垦,用忠诚和使命展现了高原监狱工作者的光辉形象。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b>五个特别的柴达木精神;体现了高原监狱工作者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敬业精神。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财富。</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时显身手,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span></p> <p><b>我耳边隐约传来轻轻地哼唱声:</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几度风云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金色盾牌热血铸就,危难之处显身手。</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峥嵘岁月何惧风流。</b></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不谋而合的截图,原来在同一时刻,远在青海的同事也在“抖音”里缅怀过去。</span></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他们在“抖音”画面里真挚地问了一声“老前辈,你们还好吗”?</b></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心心相通的怀念真让人唏嘘不已。</b></p> <p>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如今的“诺三代”已经投身司法战线,不负青春志成城。他们接过父辈的枪,也就接过了党和人民赋予的监管改造伟大使命。</p> <p>警徽熠熠生辉,我们讴歌时代赋予“三O三”创业者们可歌可泣的丰功伟绩,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彪炳史册,他们的事迹必将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天边走来一队队跋涉的骆驼,昂首阔步是它坚强的性格。</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缓缓地合上《永恒记忆》,</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天边走来一队队跋涉的骆驼,</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走啊走啊走在那茫茫的沙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风里雨里高昂着它的头,</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雪飞沙锻炼了它的性格,</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高高的驼峰从来不寂寞,</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茫茫的瀚海里印着它的脚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沉甸甸的驼背上驼着他的心愿,</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驼铃声声响是它心中欢乐的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天边走来一队队可爱的骆驼,</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高高大大从来没有那动人的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默默无闻苦中也有乐,</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昂首阔步是它坚强的性格。</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驼铃叮咚响给人们带来好生活,</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叮咚的驼铃声是草原上最美的歌。</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驼峰上满载着草原人的希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驼队铿锵的脚步声声震动万里山河。</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啊~天边的骆驼,为你唱支祝福的歌!</span></p><p><b>我相信,那“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柴达木精神,那“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高高大大从来没有动人的歌,默默无闻苦中也有乐的骆驼品格,不也正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三代诺木洪人的缩影吗!</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文章指导:微笑。</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文章朗诵:秀秀。</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文字校对:沙枣。</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资料提供: 雪。</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2020年8月1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