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莲花之美,众人皆知。在文人、画家、摄影人的眼中,莲花更是呈现出各种独特之美,即便是残荷,也要从中“悟"出美来。</p> <p> 本人是一个菜鸟,写不出像样的诗句或文章赞美莲花,只是每到莲花盛开之季,便带着相机去几个中意的莲花池去赏莲、拍莲。</p> <p> “艳艳芙蓉袅袅姿,清莼玉立自污泥。风波荡漾杆直正,傲骨一身绽碧池。”每当走近荷塘,总是情不自禁地咏上这首诗句。</p><p>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尤其是手机拍照功能的增强,摄影的门槛越来越低,拍莲花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借助现代电子枝术,再加上现代人丰富的想象力,把莲花这一摄影题材弄的是千姿百态。有多重曝光的,也有后期合成的;有国画写意风格的,也有油画、水彩画风格的;有用“夏荷、雨荷、醉荷、梦荷”等命名的,也有用“为荷而来、荷风细语、以荷为贵、荷颜悦色"等寓意为标题的。凡此种种,不枚胜举,甚至有人直呼“俗”!</p><p> 深知自己想不出更多的招数去“超凡脱俗”,也只能本本分分地去表现莲花的本质。不过,通过多年的拍摄,对莲花也不是没有其形态之外的理解,这种理解最终落到了“静、净、境”三个同音字上。</p> <p> 静,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心绪。拍莲花,就要呈现莲花那份宁静。世事纷争,尘世喧嚣,人们渴望有一份宁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正是在追寻宁静的思绪中完成的。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起笔,到"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状态,是在宁静的荷塘里找到的。也只有在宁静中才可以听到、看到、感受到“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的一瞬场景。摄影有别于文学艺术,其优势是直接将画面展现给观众,容易表现莲花的宁静感。无论是花,还是叶,或是一池塘,都可以呈现莲花的宁静美。这种宁静不仅来自于莲花本身,更来自于摄影人的内心。“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的静之学,道出了莲花的初始形式是静的,即使是不断成长变化,其归宿依然是静。静乃生命之始,亦乃生命之终,万物皆是如此。现在很多人心绪不宁,自然苦恼多烦事多,既然如此,何不放下不该有的奢求,去一处池塘,寻找一下久违的宁静呢?</p> <p> 净,乃清洁干净,亦为空,什么都没有。拍莲花,就要凸显莲花那份纯净。古往今来,莲花承载了太多文人墨客的情怀,言情写景明志,赋予莲花正直、纯净、清廉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北宋周敦颐的名句,一直传诵经久不衰。它既描写了莲花的自然特性,又赋予莲花人的气节和风度。人们常用“一品清莲"来比喻官员的清正廉洁,也希望官员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莲"与“廉"同音,莲花又是那样的纯洁干净,所以人们见“莲”思"廉",可见对"廉"的渴望。莲花的品质与精神,已经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敬仰莲花的纯净,这是莲花摄影作品最不能丢的元素。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就是要把影响莲花纯净的元素尽可能地排除掉,这也是其它摄影题材所要求的。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用眼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用技术去支撑。其实,在追求这份纯净的同时,也在净化自己的心灵。放下一切才能保持淡然,内心越干净,过得越舒坦,生活越简单,感觉越幸福。</p> <p class="ql-block"> 境,这里特指的是意境。拍莲花,就是要表达那份意境。这种意境是难以用言语阐明的一种意蕴和境界,是“静”与“净"的融合,也是情与景的融合,更是作者本人心境的一种展现。“平池碧玉秋波莹,绿云拥扇青摇柄。水宫仙子斗红妆,轻步凌波踏明镜。”(张文潜《莲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昌龄《采莲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读这些名诗绝句,总会感受到有一种意境。这些意境又是多元的,作者不同,意境就有所不同;读者不同,体会出来的意境肯定也不尽相同。诗词如此,摄影作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同为一池莲花,甚至是同为一朵花一片叶,不同的拍摄者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所表达的意境也不同。无法评论谁对谁错、谁好谁差,因为那是个人心境的体现。但是,有一点是本人永远秉持的,那就是,无论怎么创意,也无论运用多么高超技术,都不能丢掉莲花的特质和本色。</p><p class="ql-block"> 由此说来,无论是"静"也好,还是"净"也好,或是"境"也好,其实是一体的,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首先,"静、净、境"应该置于人的心里,然后才能体现在摄影作品中。"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有了这份心境,人才能像莲花一样被大家赞美和颂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