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虽是医者事,救人还需有心人 ——记2020年新教师应急救护能力培训

mango

<p>  烁石流金之际,岗前培训依然如火如荼。今天,义乌红十字会的老师莅临现场,对我们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植根于每个新教师的心中。</p><p><br></p> 讲师风采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她,身体力行,成为“献血达人”;她,普及医学常识,培育“急救达人”;她,敬老助残,成就“温暖达人”。她,就是程青梅老师。爽朗的笑声,天生的大嗓门,是她的特色标志。在义乌公益圈内,大伙儿都亲切地称她为“青梅姐”,这不仅是因为她身上具有姐姐般的亲和力,更因为她有着无私奉献的好品质。此外,程青梅老师也获得了义乌市无偿献血优秀志愿者、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五星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浙江省无偿献血之江杯奖和促进奖等荣誉称号。</span></p> 理论为基 <p>  培训伊始,程老师用通俗易懂和诙谐幽默的语言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止血、包扎、骨折固定、伤员搬运等急救理论与施救技巧,并通过真实事例,让我们明白生命教育与素质教育同样重要。同时,程老师还现场示范了徒手救护、“8”字包扎等方法,让我们记住了“止血应彻底,包扎要准确,固定要牢固,搬运要安全”的急救小知识。 </p> <p>  除此之外,程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应急救护“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和应急救护程序和原则。</p><p><br></p> <p>  程老师上课激情澎湃,内容重点突出,环环相扣,新教师们的学习热情也十分高涨,与老师积极互动,课堂气氛热烈有序。</p><p> 瞧!大家伙都在跟老师积极地进行互动呢!通过老师们的演示,让我们对AED有了更好的了解!</p> <p>  休息过后,针对讲座中的理论知识我们进行了救护员理论考试。新教师们全神贯注,力求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b></p><p><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纸上得来终觉浅</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20px;"> 绝知此事要躬行</b></p><p><br></p> 实践为本 <p>  理论考试结束后,我们还有序地进行了实战。</p> 1. 创伤包扎 <p>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我们觉得很难,其实也并不过如此。看,这是我们的成果,还不错吧!首战告捷✌</p> 2. 心肺复苏 <p>  同样,也有很多事情,我们觉得很简单,实际操作却并不容易。就像当我们信心满满地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时,才发现我们对很多细节掌握的还不够到位,比如按压的力度,手肘不能弯曲,手掌根不能离开胸肌等等。😅</p> 3. 自动除颤 <p>  有这样一种仪器,当病人在1分钟内接受电击除颤,存活几率高达90%,它会使那些受害于最大杀手—心脏骤停的人劫后余生。老师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对,就是自动体外除颤器。今天,我们有幸接触并操作了这个伟大的仪器,让我们对急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 学思践悟 <p>  “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大胆去用,就能保护更多的人。</p> <p><br></p><p><br></p><p><br></p><p><b>图文:楼黄斐 宣丽丽 骆云青</b></p><p><b>编辑:骆云青</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