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p><p><br></p><p>阅读生活中的攀比心理,会糟糕到损害我们的心灵生活。还有什么比心灵生活的受损更加严重的吗?为了比别人多读一本书,或者为了比另外一个人更快地读完一本书,很多人全然不顾一本书自身的品质,表现出来一种蛮横无理的态度,以及彻底的自私。就此而言,今天这个时代,并不适合真正的阅读。这让我想起来梭罗特意穿插在《瓦尔登湖》里面的一个叫做“阅读”的章节。</p><p><br></p><p>就结构上来说,梭罗在自然宁静的瓦尔登湖畔谈论阅读,并且还秉承他一以贯之的批判精神,真不合适。但是,现在反过来读整本《瓦尔登湖》,缺少了这一章,梭罗在瓦尔登湖建立的世界就会多少令人遗憾。因为,无论就当年的实验主义活动来说,还是就今天我们到处宣扬而实际上极其难以兑现的简单生活而言,阅读和我们真正的日常生活都需要一种共同的品质:勇敢的精神。我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打击所表现出来的勇敢精神令人振奋,而绝大多数人默默的地过着日常生活,却很少用勇敢的精神来描述。</p><p><br></p><p>漫长的人生,日复一日,能够应付正常的生老病死已经非常不容易,更何况到最后连我们自己也会荡然无存。要是接二连三的天灾人祸,一切以无常——变化的样子来冤枉我们的存在,那么,我们面对生命的时候,除开发自内心的勇敢精神,还有其他力量可以支撑我们吗?</p><p><br></p><p> (二)</p><p><br></p><p><br></p><p>一个人,在一生中坚持读自己喜欢的书,一个人,在一生中只读经典,并且保持自己的阅读习惯,比如每天早晨把最清新的时间交给阅读,或者找个知己的朋友聊聊天,手里捧着书坐在夕阳绯红的松树一侧,这样的人,是值得用“勇敢”两个字来形容的。</p><p><br></p><p>我曾经读到一个故事,是真实的。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重病在床的人,这意味着他在这个我们叫做“人间”的地方的时间所剩不多,他在病床上读书,不停地读,直到和他的老伴挥动羸弱的手作再见。整个世界只留下她和那些书,有些书已经看完,有些书刚刚开始阅读,还有一些放了一张书签在里面。她和这些书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要内容。她依然深处在正常人的思念之中,为了表达怀念之情,她拿起来那些书开始阅读,这个时候她突然间发现,通过阅读她重新和自己的先生联系上来了。</p><p><br></p><p>后来我有幸买到一本很小的书,估计不到一万字,讲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因为读书彼此建立起来的友谊,他们用真正的笔和真正的纸写信交流,彼此互赠书籍,后来那个美国朋友因病去世,他的女儿在回复她父亲朋友的信中有一句话令人感动,她说她父亲活在那些珍贵的书籍里。</p><p>了解一本书和了解一个人一样,也许真得需要用一生的时间,这既让我们感叹真正的经典是如此的隽永和耐得住时间的淘洗,也让我们对于过眼烟云的读物有一种愤怒的情绪,因为后者浪费我们的时间,抓住我们的弱点,引诱我们走上歧路,这种感觉和古老的经典里那个走来走去的魔鬼大致差不多。</p><p><br></p><p> (三)</p><p><br></p><p>有些人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下解读,阅读一样。在二十来岁还没有结婚的时候阅读《安娜-卡列尼娜》或者《廊桥遗梦》,和同一个人在经历了婚姻故事并且多而不少领略和尝到了婚姻生活的苦楚之后,再来走上麦迪逊之桥,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我自己在1983年代沉浸在沈从文的《边城》和三十几年后重返同一本经典的过程,竟然也有着很多基本的一致性,也就是,作为湖南人,我喜欢能代表湖南人的文学作家,作为乡下农民的后代,当沈从文标志出他自己乡下人的身份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独特的亲切。这种亲切感水到渠成,不需要多余的说明,但是,一个长期生活在大都会的人,从来没有赤足在田埂上走过的人,他就需要重新改变自己的阅读身份,或者说,他需要在原来已经有的身份之余,增添新的一种,这样才能够很好地理解沈从文那种罕见的乡下人的忧郁:隔着时代的变化有距离,隔着遥远的地方有距离,这恰好为沈从文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情腾出来了巨大的空间,所以,沈从文才会徐缓如流水地叙述那些边城的人事。</p><p><br></p><p>可是,我们今天不需要这种身份的改变,这就是我一开始要表达的意思。我们通过打卡通过攀比通过某种社交群体来认识一本书,——而不是阅读一本书。听一个人讲一本书,比如听一个人讲玛丽-奥利弗,但是你很有可能听得起劲,而真正读起来的时候会说“这是什么诗歌啊!和说话一样。”还有一些永恒的经典,像《薄伽梵歌》和《神话的故事》,那个讲的人连承认自己通读一次都没有勇气,满脸羞涩,那么,你又能够理解和接受多少啊!</p><p><br></p><p> (四)</p><p><br></p><p>问题的实质是,我们在阅读生活上变得从来没有过的懒惰,藉由他人的讲解就可以通读一本书,这让人匪夷所思,更不要说我们在传统价值上建立起来的阅读改变人生的思想。我们今天会接触很多书,但是并没有真正深入过,我们不再在心灵生活和阅读生活之间建立美好的关系,所以,我们今天需要专家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调理内心生活,而捧读一本经典进行自我疗愈的精神历程,则变成了一种遥远的故事。更不要说我们自身是如何地用心背诵那些精美的思想语言了。</p><p><br></p><p>很难碰见一个人能够热情洋溢地谈论他最近阅读的书籍,他更愿意谈论股市和房地产,或者某个名人的绯闻,他谈论这些事情的时间足够他阅读一本经典的某个章节了。</p><p><br></p><p> (五)</p><p><br></p><p><br></p><p>真正阅读一本好书,需要我们付出心血和时间,这是我们对好书这个事物的珍惜。经典的书籍正如生命,有着自己的品质,任何匆忙和应付的阅读无异于对好书的亵渎。发生一夜情是不道德的,我们今天在阅读生活中不仅仅是一夜情,而且是纵容自己发生一夜情。</p><p><br></p><p>这种糟糕的状态,比起不阅读来说更加具有欺骗的性质。一个人不读书并不代表道德上有问题,但是,欺骗就绝对不利于心灵的成长。我们通过高喊阅读而欺骗了自己。</p><p><br></p><p>(图文原创,毛歌微信号:maoge1965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