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幼妹,是她的小名,在我们家兄妹六人中排行第末;比我小六岁还多。別看她最小,能量却最大。能干,似超人;聪明,是绝顶;待人,如春天;社交,一见如故;事业,勇立潮头。她,一直是我们大家庭的骄傲!</p><p><br></p><p>2018年12月23日,是上海宝钢正式动工40周年的纪念日。妹夫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欣然提笔,写下长文《纪念宝钢动工40周年》。</p><p><br></p><p>幼妹在朋友圈转发妹夫的长文,题头语中动情地写道:“先生撰写的《纪念宝钢动工40周年》一文,让我感动感慨!40年前的今天,我和他都亲临现场,共同见证了宝钢打下第一根桩的历史时刻,我们伴随着宝钢一起成长,也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宝钢,与宝钢结下了不解之缘!”</p><p><br></p><p>题头语下面九宫格的九张照片,一一记录了他俩40年来,从宝钢出发,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其中有两张特别珍贵。</p> <p>一张是世纪八十年代初,党的第一代领导人中最懂经济的陈云同志,视察宝钢的照片。照片中陈云身后左侧,正在认真倾听,做着记录的正是我最小的妺妹~幼妹。</p> <p>另一张照片,是国家主席李先念戴着红色安全帽,在宝钢生产现场,视察现代化炼钢流水线作业,而幼妹他们一行正在现场陪同。这一幕正好被新华社记者拍下,幼妹与国家主席恰好同框。</p> <p><i style="font-size: 15px;">图后排右三年轻的女性正是幼妹</i></p> <p>当初,她呱呱坠地,父亲为她起小名,也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我的大妹妹、她上面的姐姐,已起名叫小妹了。她的降临,小名怎么起?父亲思忖许久,叫幺妹、细妹,固然也好,然而不大符合上海人的说话习惯;再说,用上海话发声,也不好听。最后,读过私塾的父亲灵机一动,在妹前,用一“幼”字。这样,既妥帖,又响亮,还吉祥!</p> <p>幼与“呦”发音相同,字形相近。使人自然会联想起《诗经·小雅》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诗句。</p> <p>不知是名起的好,还是她本性使然,我这个最小的妹妹,成天像只快乐的小鹿,从小就与众不同;她活跃热情,善于交际,乐于助人。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清澈明亮,惹人喜爱。</p><p><br></p><p>小时候,家里来了广东老乡,见到她活泼的模样,对我母亲夸赞的总是那句:她的眼睛“目晶晶,刷刷亮“!广东人说话声音洪亮,肢体语言丰富,表达夸张,你看“目晶晶”,不是在说眼睛像六个太阳那般亮吗?</p> <p>自然,我这个长她六岁多的哥哥,也特别疼爱她,喜欢她。记得,她尚不满一岁时,每天早上,我们醒来还在床上,就“互问早安”了。</p><p><br></p><p>那时,我们住在市中心淮海中路以南的兴安路,距离一大会址的兴业路一步之遥。我们家住在石库门房的二楼,坐南朝北几乎占了一层。我父亲带着我们几个男孩住在朝北的前楼,置两张床;父亲靠窗,自己单独一张小床,我们三兄弟一张大床,紧靠着与后楼隔开的一层木板墙。而我就睡在木板墙的这一侧。</p><p><br></p><p>朝南的后楼,靠着木板墙,一张大床,我母亲带着三个女孩挤在那儿。而幼妹最小,怕她睡觉会滾下床,就把她安置于床的里侧,靠着木板墙。于是我们兄妹俩人,就成了床上隔着一层板,头挨着头的兄妹了。</p><p><br></p><p>因爱着、喜欢着这位幼小的妹妹,早上醒来,就想逗逗她。用手轻轻敲拍木板,隔着的那一面,竟也传来轻轻的回应声。那年,她还不满一岁!于是,天天早上用这种方式,互问“早安”。</p><p><br></p><p>木板墙年深日久。忽然有一日发现木板间有裂缝,悄悄用手指抠挖,松松脆脆的,我的手指竟然可以伸过去了。于是,互问早安的方式又前进了一步。轻拍板墙得到呼应后,我把手指伸了过去,她柔柔的小手马上就会轻轻地捏住我的手指。以后,更多的时候,是她先伸过两三根手指,最后是整个小手掌。我轻轻地抚摸,细看她肤色白白、嫩嫩的的小手;心中充溢着温暖!</p> <p>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她四岁多。和许多弄堂里的小朋友一样,整天在外疯跑玩耍。一回家,就发布最新见闻,乐此不疲。她对任何事和物,都充满了浓浓的兴趣。</p><p><br></p><p>一次,她居然对一辆手摇三轮车产生了兴趣。这是邻居一位京剧演员用的助力车,他腿脚不灵便。平日晩间,去剧院唱戏,须用此车。用手摇动着安置在轮椅右上方的飞轮,通过链条带动后车轮。那天下午时分,手摇三轮车正停靠在我家楼下的弄堂里。</p><p><br></p><p>她小小的个子,爬上座车后,也想捏着手把试着摇动飞轮。无奈,个子还太小,力气也不足,手把是摸到了,仍无法摇动。于是靠近,踮起脚尖,再用左手相助,飞轮终于转动了。但此刻,大祸也降临了。她的左手食指,被慢慢转动着的飞轮链条咬上了!她哇哇大哭,看着被咬住、正在出血的手指,无助地立在那儿。</p><p><br></p><p>此时,我正背书包回家。看到这一幕,迅速上前,反转飞轮。拿出手帕捏住她正出血的手指,又拽又拖,快步带着她跑到就近的曙光医院,在外科门诊部进行伤口处理。好在没伤着手指骨,缝了几针。医生连声说,万幸、万幸!并嘱咐我,伤口一定不能碰水,以后一定要加强看护。记得,是事后去医院补交的费用。至今,她左手食指,还有当年闯祸留下的疤痕。</p> <p>那时的天,特别的蓝;太阳,也特别的亮。春天,我们兄妹也喜欢徒步到郊外去踏青赏美景。我们常常是一早先到枫林桥附近,金星金笔厂在那设的对外窗口~钢笔修理部,我父亲在那上班。见到父亲,拿到一些零花钱后,便一路直奔龙华。那里, 是我们认为的郊外农村。幼妹跟着我们,不时地跑来跑去,一会儿在前,一会儿又到后面。一只快乐的小鹿,活泼灵动。</p><p><br></p><p>金灿灿的油菜花,红艳艳的桃树花,一畦又一畦正在修整的水稻田,无边无垠。我们全都成了快乐的小鹿,饱览着胜景,跑着,跳着;以致我弟弟跌入农家沤肥的粪坑。这时,幼妹同我们几个一起,也忙了起来。找来清水,帮着清洗,一边又安慰着。小小年纪,能干着呢!清洗完毕,一切都归正常。仍一路向前,仍兴致勃勃,仍嘻哈打闹,仍沐浴在春日下。太阳西斜,我们仍游兴未尽。</p><p><br></p><p>多年以后,读《论语·先进》篇,孔子让四个学生谈各自的志向,当子路、冉有、公西华分别讲了自己宏大抱负后,孔子态度很冷淡,轮到曾点,点言:“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言,得到孔子大大的夸赞。因为增点的志向,是追求自由自在、诗意恬淡又简单朴实的生活。</p><p><br></p><p>回想我们儿时,踏青龙华郊外的一幕幕,不也如曾点所言那般,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在黄浦江边沐浴,在龙华港口吹风,一路说着笑着而回,平和又自由吗!</p> <p>小小的幼妹也曾与他的哥哥们,一起到太平桥自由市场,摆过地摊,卖过自家养的鸡呢!那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后不久,我家搬到永福里后不久,母亲便在天井搭起鸡窝,自孵小鸡。母鸡,养着下蛋;公鸡,填肥杀吃。省去不少生活开支。我们兄妹几人,有空便会到淮海公园那个小土丘,挖蚯蚓,帮母鸡催蛋。幼妹是参与这项活动,岁数最小的一位。</p><p><br></p><p>而不愿下蛋,变成老母鸡的,母亲就合计着到自由市场能否卖掉,换点零花钱。我们哥俩接下了任务,带着幼妹。在自由巿场里,吆喝了半天。两个大男孩和一个小女孩,摁着一只老母鸡,大声叫卖,特别是小姑娘清脆的童稚声,自然引来不少买家,但终于没有卖出去。记得当时那只黄母鸡的卖价,一直定在10元;母亲没有给我们议价权。</p><p><br></p><p>商品经济,市场意识,这些种子,也许那时就在幼妹的脑中播下了。</p><p><br></p><p>孵小鸡,养成大鸡;挖蚯蚓,育壮母鸡。斗公鸡,其乐无穷;上市场,尝试卖鸡。天井里,黄色的丝瓜花,红色的喇叭花,满墙盛开。这些,都成为我们儿时兴奋又美好的回忆。</p> <p>我小学六年级那年,我家已搬到今天“金荣大剧院”附近的永福里。住在石库门房的一楼。从北边的灶披间到南面的天井,都是我们六兄妹活动的空间。幼妺的沟通交际才能,在新天地里,明显地展露出来。母亲烧菜做饭,临时发现缺盐少醋,就会派她出去向邻居借一点,以救急。每次,她都能圆满完成交给的任务。自然,她也会匆匆回家,拿一瓶酱油或老醋,跑到邻居家去帮忙救急。</p><p><br></p><p>周围邻居,她都会按辈份,分男女,得体地予以尊称,热情又大方。有时,我们这些兄姐,要了解一些信息,都要先向她咨询请教。她喜欢到小朋友家去,小伙伴的家长也喜欢她的聪明伶俐。因着常常走动,许多邻居家里有几口人,大大小小叫什么名字,她都清清爽爽。</p><p><br></p><p>自然,弄堂里的小伙伴都围着她转,她也成了他们的头。那年秋季,小伙伴中大部分都收到小学录取通知书,她却没有拿到。她站在大门口,哇哇大哭,要我母亲带她到学校去问个究竟。当时,上海小学招生有规定,秋天九月开学前,满七周岁的儿童,方可录取上学。幼妺出生的月份,恰在九月下旬。二十多天时间的差距,学校大门无情地挡住了她。</p> <p>文革造反高潮时,学校一片混乱。我们兄妹都在家当起了“逍遥派”。生活枯燥,乏味;青春的生活,本因色彩绚丽,丰富美好!此刻,我们却天天“囚居”于家中。快活如小鹿的幼妹,此时常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和快乐!刚满十岁的她,每天早上十点左右,都会准时把一个不满一岁叫“玲玲”的女婴,抱到我家。女婴,是斜对面23号底层邻居阿姨的孩子。</p><p><br></p><p>是帮着看孩子,还是给我们几个已是“半大人”的兄姐,增添一些生机活力,好打发时光?反正,邻居阿姨信任着这位不满十岁的女孩,放心地托付于她,自己忙着干家务;而她,乐意</p><p>这样做,我们也觉有趣!</p><p><br></p><p>她抱着女孩,一放到圈椅上,就开始哄她逗她,连声说着“真好白相(玩)。婴儿笑,她也哈哈大笑;婴儿哭,她就想方设法哄她乐。我们也参与其中,帮助哄孩,逗孩。一个小生命,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乐趣。</p><p><br></p><p>她也会给小生命喂食稀粥,给她换尿布。有时,小生命也会在她身上撒上一泡尿,她嗔怪后,把她交与我们手中,自己则去换洗衣服。更多的时候,是她教她在学说话。她一板一眼,一个字一个词,反复说着教着,不厌其烦;小生命也起劲地牙牙学语。此情此景,不觉使人想起“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的诗句。</p><p><br></p><p>说也奇怪,小生命跟我们在一起,每天多达两个多小时,也有些时日了;然而,就是只认她!只要幼妹不在她的视线范围,小生命就会哇哇哭起来;她一出现,小生命即刻破涕而笑。她,像个“小姆妈”(妈妈)吗?</p><p><br></p><p>下午,我们家里,是一帮女孩子的天下。幼妹的好朋友们一会进,一会儿出,快乐的小鹿引领着一群花蝴蝶,飘进飘出。带头的,话最多的,自然是幼妹。她们一起学唱新歌,交流读书心得。也会说说悄悄话,谁穿新衣服啦,真好看;衣服怎么搭配,才好看等,当然也会跑出弄堂,到顺昌路,入布店,看服装店,逛南货店……。哪儿的点心摊人多,哪儿进了新货,哪儿的东西便宜……等等。一起出去的小伙伴,回家后她发布的信息最多,最全。</p><p><br></p><p>我们的同学到我家做客,她又当起了小主人,端茶送水。更称奇的是,小小年纪竟会嘘寒问暖,弄得大哥哥大姐姐们煞是惊讶,连声夸赞。记得我长兄高中时代住在老西门的一位同学,名叫王德宝。因在校常忍饥受饿,大家给他了一个似日本人名的外号:德宝饿肚一次郎。此德宝也,爱说爱笑,又带结巴。常常他一开口,便会惹得我们众兄妹,一起哈哈大笑。幼妹却会认真地对他说,侬现在勿好再饿肚皮唠!一幅大人腔。</p><p><br></p><p>至于我的同学,她就更熟了!她与我一起直唤他们的外号(算是今天的昵称),什么“呵呵”啦(开口便笑的朋友),什么“道士”啦(身材修长,一年四季穿着黑色长衣的老兄),什么“老特拉”啦(发“T与“C音不分的同学),因叫得甜甜的,聊天得体又大方,我的同学非但不觉尴尬,反而更愿同她搭话。多年以后,我们老同学相聚,他们还会问道,你那位最小、最漂亮的妹妹,现在怎么样了?</p> <p><i style="font-size: 15px;">摄于1969年3月,我下乡前。左二为作者,左三为幼妹妹</i></p> <p>我要下乡了,而且要到很远的黑龙江边去插队落户。她心里很难受。一边帮我置办下乡到东北的用品,一边向小伙伴家长借照相机,去市中心人民广场,合影留念,她还不忘叫上平时同我最熟的,她的小伙伴“三妹”。</p><p><br></p><p>得亏她的神通广大,她小伙伴中的一位能干的家长,被请来帮我捆扎行李。母亲让我带上的两个箱子和一个“夜午箱”(床边柜),都用木框子夹住,用铁丝扎紧;也得亏她的神通广大,我带去的生活日用品,远远超过凭“下乡通知书”能买到的东西。分别的时候终于来到,真如车站送别我时,她显得特别伤心。</p> <p>下乡那些年,“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思亲的方式,除了写信,就是在油灯下,磕着瓜子,同三两知己知青,通宵达旦地述说对亲人不绝的思念。而与同龄人谈论起自己最小的妹妹,她的美丽、聪明、懂事,她年小神奇的故事,她的过人之处,我叙说起来,往往是滔滔不绝,神乎其神,不厌其烦。</p><p><br></p><p>“长相思,长相思。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其实,像我这般万分投入地叙说、夸奖、表扬自己的亲人,一个细节加一个细节动情地描述,还生怕别人不清楚;其他知青,又何尝不是如此!我父亲虽然仅是私塾毕业,但写起信来却是一流的。几乎每隔一周,他便会给我发一封长信,洋洋洒洒数千字。如同后来看电视《纪录片编辑部》那样,家中发生的每一桩事,每个成员有哪些变化,信中都叙说得清清清楚,活灵活现,历历在目。</p><p><br></p><p>幼妹担任学校“红小兵”大队长了,幼妹写给赴黑龙江插队落户哥哥的一封信,在《红小兵报》上发表了,幼妹参加市里组织的,横渡黄浦江的活动了……等等,我父亲在家书中均有详细的描述。幼妹的成长的每一个足迹,我都清晰了然。快乐着她的进步,自豪着她的成长,也幸福着她的幸福!同知青中的知己谈论起亲人时,她的谈资也越发多了。</p> <p>离家在黑龙江畔的小村庄,度过第二个春节。元宵节过后,思乡之情,突然阵阵袭来。我和几位知青终于下定决心,回沪探亲!尽管山高路远,七八千里的行程需一周的时间;尽管囊中羞涩,只有百多元人民币,车资就要耗去一多半;然而,思念之情,能使人失去平日里的理智。在哈尔滨登上56次开往上海的特快列车前,我特意抽出时间,到道里的铁路商场,买了两斤红色绒线,作为哥哥的见面礼,要送给两个妹妹。</p><p><br></p><p>到达上海是第二天的深夜,里弄里静静的,空空的;也冷冷的,暗暗的。下了火车后,耳畔似乎一直响着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除了第一句,诗中所写的,与我此情此景何其相似,字字扣着我的心扉,以致心“呯呯”直响。</p><p>“阿哥回来了!”“阿哥,侬哪弄(怎么)不吱一声,我们好去接侬啊!”“阿哥侬长高了,身体比老早结棍(结实)!”“阿哥,侬迭次要多蹲(住)几天噢!”“阿哥,那勒乡沃头劳辛苦呃(你们在乡下很辛苦的),迭次我要陪侬多白相几天!“~~~~~~真是,“我心似你心”!我清清的呼唤声和拍门声,幼妹第一个从热被窝跃起,开启大门,迎接我的归来。昏暗的灯光下,数她的话最多,声音最响,也最兴奋!我也感觉到她的声音比两年前,高亢明亮了。</p><p><br></p><p>她已上中学,而且成了我五爱中学的小校友。此时,她担任学校团委和学生会的工作,很忙。她个子开始“抽条”,瘦了些,但眼睛亮又甜美,显得干练又精神。她借来照相机,抽空陪我和知青战友,到久违的公园、闹市区,边拍照,边介绍上海的新变化。那时的胶卷很贵,“120”型相机每卷24张,“135”的是32张。两种相机,她都借来过,为的是在同样支出的情况下,多拍几张。于是,那年回家留下了好多珍贵照片,特别是我同老父老母,单独照的,或一起照的。</p><p><br></p><p>一同回沪探亲的几位知青,迅速同她熟了起来。他们对她称赞有加,因为她不但热情接待,还能提供给他们许多有用的信息,或亲自为他们办成许多难事。那时,物质太匮乏了,许多日用品都要凭票证供应,没有门路,托熟人,想多带点东西回去送送老乡,是很难的。于是,在他们的嘴里,也同我一样,叫着“幼妹”,竟那样亲切,自然顺口。</p><p><br></p><p>记得,那次回上海的两个月,我还参加过五爱中学团委、学生会组织的好几场活动,比如,看外国电影,是朝鲜还是阿尔巴尼亚的,已记不清;还有,学生的文娱表演等。总之,这段时光,借了这个当“官”的妹妹不少光,终生难忘!</p> <p>我再次回上海,是1975年的春节。我到齐铁工程学校,学中文师范后的第一个寒假。距离上次回家,差不多整整三年。幼妹已在五爱中学毕业,到浦东一所专业学校学财会。</p><p><br></p><p>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来形容此时的幼妹,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我家非“杨家”,幼妹又从小就喜欢同各种不同的人打交道,常抛头露面,周围永远有一群“铁粉”;更不消说“选在君王侧”了。</p><p><br></p><p>然而,“谢家有女初长成”,她确是“女大十八变”了。浑身青春洋溢,也越来越美丽精致。那时照相留念,一般都会选人民广场、人民公园和上海标志性的建筑,24层楼,高84米的国际饭店作为背景。我们兄妹在那里,照了不少相片。很多人看到照片,都会说你妹妹可以去拍电影,或者说她真像某某女演员。</p><p><br></p><p>帮我代购衣物,完成同学和老师所托买“上海货”任务的,永远是我这个最小的妹妹。她陪我到各家商场一家一家地转,买不到中意的,再到另一家,无论路多远,多辛苦,她永远是那么兴致勃勃、精力充沛,不辞辛苦。</p> <p><i style="font-size: 15px;">摄于1974年2月。右一为作者,右二为幼妹</i></p> <p>她有本事让营业员乐呵呵、笑眯眯地从柜子里,衣架上,一件一件地将衣物,拿进拿出,取下放回。她则反复挑捡,仔细比较;一旦选准,笑容灿烂,一锤定音。我在一旁只是负责拎着她选好的衣物,傻傻地看着,跟着。回家路上,她会同我细说所买衣物的性价比,好在哪里:“淘汰”其他衣物,原因何在。“唧唧喳喳”,不厌其烦;一路出行,总是一路风景!</p><p><br></p><p>我这个“乡巴佬”哥哥,在上海只要跟她、听她,便能轻松完成繁重的代购任务。回东北后,将衣物交与同学或老师,他们都会兴奋无比。我随后又录音机般地复述,她采买衣物回家路上同我说过的话;以致使托买者误以为我是那么的精明,是正宗的“上海人”。竟有同学或老师提前预约:你最识货!东西便宜,款式、质量又好,下次还要麻烦你。反正,上海有我妹妹托底,我也大言不惭,痛快地答应。</p> <p>我上学,后来到内蒙大兴安岭工作,直到结婚的1979年春节,我每年冬天都会回家过年。家里年前的所有准备事项,都由幼妹主持操办。父母老了,她不放心;再说,新年布置,她总有新招。我们在家负责打扫卫生,登高擦亮旧式的落地窗,一扇又一扇;她外出采办年货,以及扮靓旧居的装饰品,一桩又一桩。</p><p><br></p><p>她一回来,喜庆的气氛也随之而至。她指挥我们调整家俱,更换桌子玻璃板下过时的旧图片;拿出花瓶,插上银柳和鲜花。巧手之下,老式石库门的家中,焕然一新,春意盎然!</p><p><br></p><p>那些年,直到我重返故里的1996年,整整二十年,我和同样在外地工作的弟弟,耗费过这个聪明能干的妹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出差到上海的同事她要招待,常常还要陪他们外出观光或代购;有病的同事到上海治病,她要帮助联系医院,有的直接安排在家居住。自然,在他们回返时,她还要代表家里为我们备上一份礼物。而我们回家时,拖家带口,她要安排好我们的食宿;一如既往地陪着我们购物或代购。这方面,她绝对是专家,不麻烦也不行。她心中有数,她的哥哥们在外地谋生不易啊!</p><p><br></p><p>她最惊人的举动,是在那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竟然能在我和我弟弟结婚时,通过铁路货运,适时地运来上海当时最时尚流行的家俱;我俩一人一套!大衣柜、五斗橱、写字台和椅子等,大大小小七件,万里迢迢,竟然毫发无损!需知,当时上海新人凭结婚证买家俱,也要等上一段时日呢!</p> <h3>1978年,在新中国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浩荡春风,从此刮起,越刮越强劲,催绿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温暖着百姓的心;也为年轻一代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br>“滚滚长江东逝水”,幼妹赶上了好时代。此时恰在财会学校毕业,刚出校门,便踏入地处长江入海口宝钢建设的火热大工地,见证了这个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早引进的现代化特大型钢铁企业,打下第一根巨桩的历史时刻。<br>开始,她在宝钢财务处工作,也就在那时,她恋爱了。对象是同一所学校的同班同学,一同来到宝钢工地。他一直在宝钢财务处工作,不久因业务能力出众,担任了资金科科长。他经手和调度过宝钢一期、二期建设工程,国家投入的几百亿资金。</h3> <p><i style="font-size: 15px;">宝钢集团全景图</i></p> <p>而幼妹在财务处工作不到一年,就被宝钢主要领导之一的张浩波指挥慧眼识中,调到更适合发挥她优势的宝钢电视台。</p><p><br></p><p>他们一组,三个人;编制在电视台,却受宝钢党委的直接领导。这是一个特殊的摄制小组,整天活跃在宝钢忙碌的工地或市里的大街小巷。根据上级的要求,拍摄各种题材的电视专题片。或提交给中央有关部门,直观了解宝钢建设的最新进程;或交予市政府,请求市里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p> <p>那时的摄像机很重,组内两位男同胞是坚决不会让幼妹动设备的;一辆丰田面包车,也由他俩负责驾驶。幼妹的主要工作,对内,负责出点子;对外,担起沟通联络。这是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工作,而对于她而言,从容自信,游刃有余。常常是,工作已处“山穷水尽“,只要她一出面,便会”峰回路转“,很快就”柳暗花明“了。</p><p><br></p><p>虽然,承担的工作艰巨繁重,辛苦又复杂。他们往往早出晚归,几乎天天精疲力竭;然而,他们三人小组,工作配合默契,合作极其愉快,任务圆满完成;从未出现过,需上级领导出面解决的矛盾。三人成为“铁哥们“,工作上互相助力,生活上相互关心,是一个人人称羡,充满活力又温馨的团队。</p><p><br></p><p>因着幼妹,他俩同我关系也非同寻常,见面总是亲切地唤我”阿哥阿哥“的;而其中一位仁兄,实际上比我还大两岁。他们之间的“杰出合作”,一直延续到浦东大开发,幼妹转入新的战场。因少了幼妹,曾经绝佳的“三人组合”,不复存在。然而,时间的流水,冲不淡他们三人之间历经宝钢早期建设风雨,而凝成的友谊。</p> <p>进入新世纪,他们的友谊在一年一次的“国外游”中,继续延伸着。</p><p><br></p><p>每次他们外出旅游,都会唤上当年直接领导他们“三人组合”的宝钢原党委书记兼指挥张浩波。这是一位上海地下党的“老革命”,“文革”前上海的“胡耀邦”;也是一位爱结交年轻朋友,爱着旅行的耄耋老人。他们一起推着老人,抬着轮椅,飞机火车,汽车轮渡,上上下下,飞去走来。同当年一样,尊敬着老领导,爱护着老领导。一同周游天下,享受当下;其乐融融,浑然一家人。</p> <p><i style="font-size: 15px;">宝钢电视台“三人团”为张浩波指挥庆生,切蛋糕者为张浩波指挥</i></p> <h3>虽然幼妹在财务处工作不足一年,但同她常年保持往来的当年同事,却不少。<br>我参加过一次他们组织的“泰国游”,见到一位面相很熟的耄耋老妪。仔细辨认,那不是“顾师傅”吗!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上海老家见到过这位可敬的“师傅”。她是幼妹进入宝钢财务处工作时,拜的师傅。我多次听幼妹谈到过她,了解她的为人和出众的能力。幼妹每年春节,定会去看望她。</h3> <p>因着幼妹夫妇在宝钢工作,1983年夏天,宝钢一期工程第一条流水线刚刚投产,我就有幸到现场观看,世界一流现代化轧钢生产的全过程,亲身感受宝钢独特的魅力和由此带来的无比震撼!</p> <p>只见,流水线的初端,此刻如晨曦微露,顷刻霞光满天。“日出江花红胜火”,巨大通红的钢锭,如初升的朝阳随着流水线跃出,如太阳般耀眼,又如同一块硕大无比的面团。我们跟随着流水线惊奇地看到,经过道道设备,层层挤压,渐渐变形,它被揉成一张长长铺展的,厚薄均匀的大面片,最终在流水线的终端口吐出了一卷钢材;接着,又是一卷钢材。流水线日夜生产,不舍昼夜地在流着。外面广场上,钢材一卷卷,一列列,一行行,整齐排立,似随时准备出征的一个个士兵方阵。真正是,“春来江水绿如‘银’”!</p><p><br></p><p>这些惊心动魄的场景,这些气势恢弘的场面,以前我们都是看了有关纪录片后,梦寐以求的啊!</p> <h3>幼妹他们,有幸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挥洒在宝钢热土上,无疑是幸福和自豪的!从其草创阶段,“上马还是下马”,一波三折,最终由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一锤定音,拉开宝钢工程建设的序幕。而后正式上演的宝钢一期、二期的建设大剧,情节跌宕起伏又精彩纷呈;而主角们,正是幼妹他们那一大批年轻有为、默默奉献的建设者。</h3> <p>妹夫的父母,均是复旦大学中文系50年代初期的毕业生。走出校门,便响应党的“好儿女,志在四方”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号召,义无反顾,奔赴东北辽宁抚顺,在基层第一线的高中任教;而把他们的大儿子留在上海,由祖父母抚养。几十年风雨人生,遭遇过多次运动不公正地对待。大儿子结婚时,他们刚刚走出命运的低谷。拿出几十年的全部积蓄—5000元,作为父母的一份心意,也算是一份精神的补偿。</p><p>妺夫的父母是高级知识分子,而我父亲则是上海百万产业大军中的一名普通工人;妹夫在家中是老大,幼妹是最小。他们的结合,不也传奇吗!</p> <p><i style="font-size: 15px;">新婚夫妇在家中与我父母合影</i></p> <p>幼妹他俩,拿到这笔结婚厚礼,便赴深山老林,购买木材,剖为板材,运往上海。在我老家石库门的弄堂里,反复晾晒风干,直到可以制作家俱。新房的家俱,款式新颖,物件繁多;结婚的场面,隆重热烈,喜气洋洋。参加他们婚礼的客人,都拿到了现场摄下的彩色留念照片。这在当时的上海,几乎无人能及!</p><p><br></p><p>我在外地教书,无法参加他们的婚礼。所知的这一切,都是父亲在信中告诉的,彩色照片中看到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市内交通严重滞后。挤“公交”难,难于上青天;机动车慢,慢你没商量。马路上,人车混杂,人行速度常常比车跑得还要快。机动车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行人,“吃”上一个个长长的红灯,便如蜗牛爬行了。</p><p><br></p><p>宝钢距离上海市中心有二十多公里。为解决市里职工的交通困难,在人民广场专设班车停车点,每天早上七点发车。为赶班车,他们夫妇早六点就要从家出发。不加班,晚八点到家,属正常。我父母,尤其是同住的老母亲,成了幼妹小家庭最可靠的“后勤部长”。</p><p><br></p><p>母亲一生信佛,毕生践行“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妹夫后来在怀念文章中深情地回忆;“岳母和我共同生活了十二年,远远超过我同自己母亲生活的时间。她与我们一起转战宝钢和浦东,为我们解除了所有的后顾之忧。使得我们可以专心致志地去工作,发展自己的事业。她一直把我当成自己的儿子那样呵护,端茶送饭,照顾周全;她是一位典型的中国式母亲!”</p> <h3>我老母在幼妹家</h3> <p>文章里,还特别提到了一个令他无比动容的细节:“在我调到浦东工作后,无论严寒酷暑,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清晨,她都会把我那辆比亚乔助动车擦得一尘不染,把我的皮鞋擦得乌黑铮亮。天天如此,数年如一日!”</p> <p>说来也奇,只要幼妹出差多上几日,老母亲便会摊上一次大病。十多年间,老母亲不顾身体孱弱,任劳任怨,悉心照料着他们,带大了小外甥磊磊;幼妹也同样悉心关照着年迈的老母亲,替我们在外的哥哥们尽着孝心。每次老母亲病重住院,冲在第一的,一定是幼妹他们!</p> <p>父亲得重病,幼妹与妹夫,和在上海的兄姐们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治疗手段。1991年11月29日,由小平同志题名的南浦大桥通车的前一天,幼妹夫妇携儿子磊磊,陪着父亲登上大桥,并在大桥中央合影纪念。一直关心着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的父亲,生前,终于有幸目睹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雏形。</p> <h3>在父亲的灵前,我挥笔写下挽联:“七十五年豁达乐观爱山爱海爱川迹遍神州;一身一世清白正直为令为龙为明名传金星。”对仗虽称不上工整,但充分表达了我们六兄妹对父亲的无比景仰。上联中的“山、海、川”,恰是我们兄弟三人名中的一个字;下联中的“令、龙、明”三字,也是姐妹三人名中一字的谐音字或本字。而“金星”,则是父亲一辈子工作的“金星金笔厂”。</h3> <p>浦东改革开放刚刚展开蓝图,幼妹夫妇便马不停蹄,先后从已成规模的宝钢,投身到浦东建设的大工地。</p><p><br></p><p>妹夫在“陆开发”,从主管公司计划部门开始,一直做到常务副总;而幼妹从“农工商”房地产的二级公司总经理做到母公司的副总。浦东当年是一片农田,仅仅28年,翻天覆地,奇迹般地竖起幢幢摩天大楼。排名世界第二,高达632米的“上海中心”,都含有他们的心血和智慧。</p> <h3>幼妹夫妇也一如既往,关心着我们两个当时还在外地的哥哥。有他们的帮助,浦东大开发又急需引进人才,在离开故乡27年后,我们一家三口重回上海。<br>那时,还盛传“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民谣,她则坚定地帮我们在浦东选房。买房缺钱,她毫不犹豫掏腰包,送了我这个哥哥几乎20平米的面积;女儿学习需要电脑,她陪着我们到“中百一店”,选购了一台当时最先进的“586”,她垫钱一万二。她帮我们选购家俱,推荐饰品。我们的新居,典雅中彰显文化。</h3> <p>“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父母故去后,逢临清明和冬至,一年两次,总是由她张罗组织我们兄妹六家人,携各自的后代去祭拜扫墓;车马钱和用餐费一概由她出,不容我们分说。</p><p><br></p><p>父亲十周年忌的冬至,我们兄妹格外隆重祭奠。我又一次写下长长的挽联;“傍青山临太湖十年安息十年里慈母仙逝与汝眠儿孙安矣;凭国安倚自强十载奋斗十载中兄妹发展报新禧子嗣福载”。以告慰未能亲眼目睹我们俩兄弟回沪的父母大人,以及向老人家汇报我们兄妹六个家庭今天的幸福生活。</p><p><br></p><p>“天上人间两陌路,死生契阔各凄凉。仙山难遣鱼书寄,恸到无声更断肠”。母亲十周年忌的清明,幼妹思母之情,似山洪爆发,恸哭不已。此情此景,莫非感动了上苍?刚刚还是乌云沉沉,暮色四合。幼妹恸哭声渐息,天空突然放晴,天边还挂上了一道明艳的彩虹。</p><p><br></p><p>我情不自禁赋诗道:“四月归园芳菲盛,望中皆化断肠花。平生奉献为儿孙,毕世真诚待人寰。春蚕到死丝方尽,彩凤犹生瑞应显。幼妹母碑泪如雨,感天动地日虹现。”我母名为“金凤”,“瑞应”是吉祥的征兆;而“日虹”,则为“日晕”,太阳周围现美丽的彩虹,乃天象大奇。</p> <p><i style="font-size: 15px;">大家族旅游团浙江五泄游</i></p> <p><i style="font-size: 15px;">大家族旅游游团雁荡山游</i></p> <h3>寻根祭祖潮州西湖合影</h3> <p><i style="font-size: 15px;">在谢氏家族廷宾公祠前合影</i></p> <p>幼妹夫妇之爱子磊磊,2003年秋天在上海市重点高中毕业,直接赴英国学习金融专业。至此,下一代中有漂洋留学的,也有移居海外的。“文化立家”的工程,也必须与时俱进。</p> <p><i style="font-size: 15px;">幼妹之子磊磊在卢森堡工作</i></p> <p>2006年秋天,时逢父母诞辰九十周年,幼妹动议,编辑一本名为《爸爸妈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纪念册,作为传承家族文化的“抓手”。</p><p>大家开始行动,翻箱倒箧,倾肠倒笼,搜寻尘封已久的老照片,献出今日的新照片;寻遍父亲往日给我们各自的信件,兄妹之间往来的通信,我辈同下一代来往的文字;各种含有大家庭成员足迹、事迹的资料等。而且,大家庭的男女老少,人人都要提笔为文,中心就是回忆感恩,传承父母美德。</p><p><br></p><p>幼妹从小到大,多年淬炼而成的领导才干;宝钢电视台工作,养成的新闻工作者对材料特有的敏感嗅觉;以及财会专业出身,形成的细致入微、条理分明的习惯,在编撰纪念册的整个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p><p><br></p><p>她亲自操刀,写了不少文章;组织整理资料,扫描图片;“催逼”来稿,酌定文字;图文搭配,力求并茂;构建“四梁八柱”,集文归于篇章;篇章加上“引言”;全册添写 “序、跋”等。“</p><p><br></p><p>纪念册”还要考虑采用纸张的厚度,整体的规置与色彩的搭配;当然,还要考虑印刷成本等等,不一而足。历时半年,家家都拿到了这本耗费她大量心血的《爸爸妈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纪念册。我们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颇感温度。幼妹引领我们兄妹, “文化立家”,又推进了一大步。</p> <p>纪念册整体呈红色;封面,印着的是我下乡前,父母亲与我们兄妹六人的合影。全册含家庭篇,成长篇,真情篇,感恩篇,共105页;采用铜版纸,以求长期保存。纪念册图文并茂,情深意长;拿在手里,沉甸甸,暖暖的,成为我们各家的镇家之宝。</p> <h3>每当亲朋好友造访,我们都会拿出纪念册,供他们了解我们大家庭发展兴旺的清晰脉络。他们捧读纪念册,被厚厚的纪念册中饱含真情的图文,深深打动,连声称赞:“第一次读到这样的大家庭纪念册,太珍贵了!相信整个上海,这样用心制作的册子不会很多!”<br>更有一些与我父母关系密切的后代,意外读到关于他们大家庭的文字和图片,更是激动不已,不忍卒读。</h3> <p>“文化立家,传承美德。”是我们大家庭聚会的永恒主题。清明扫墓,夏至聚会,春节团圆,是我们大家庭活动不变的内容;而幼妹是组织这些活动的牵头人。三十多个成员的大家庭,老少三代,她都记掛在心。下一辈的求学工作,成家立业,养育后代等等,她都会个个关心,人人帮助;几十年如一日。她,无愧为我们大家庭的核心。</p> <p>前年秋天,我们兄妹寻到同是姓谢,父亲尊称他为“爷叔”的一位百岁老者。他是广东揭阳人,我们是潮安人,故乡两地仅一河之隔。他,见证过我们的儿童时代。后来,又通过和父亲持续不断的交往,知晓我们青年时代的生活。</p><p>幼妹喜出望外,叫来车辆,买好蛋糕,写上祝词,即刻组织我们兄妹前去拜望。</p><p><br></p><p>她写有文字:“中秋之际去探望百岁的老爷叔,30年不见了,充满期待,高兴又激动!老人家已百岁了,可是买菜,做饭,洗衣服,一切都能自理。他精神矍铄,头脑清晰,四肢活络。他天天看电视和报纸,关心国家大事,喜欢音乐和戏曲。今天还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是,老爷子要请我们一起外出吃饭,不叫车而是一同坐公交车前往饭店!此生有幸与同是姓谢的广东老前辈,百岁的老爷叔相聚一起,真是莫大的幸福!”</p><p><br></p><p>“他是幸福的,生命质量如此之高,性格又温和平静;我们也是幸福的,能见证他老人家的百岁华诞,仿佛也看到我们父母的身影!也许感恩我们的父母,就体现在一次又一次见到老爷叔的过程中。”</p><p><br></p><p>文字最后是这样结尾的:“态度决定长度,老爷叔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就是他做人的一种心态,处事不惊,与世无争,老老实实做人,太太平平过日子。”</p> <h3>春节,幼妹又高兴地携兄妹们去给百岁的老爷叔拜年。<br>并发朋友圈:[玫瑰]🎁[福]给百岁的老爷叔送上压岁红包🧧陪他一起吃添岁湯圆🥣临别时大家恋恋不舍,老人家特意下楼送我们上车[拥抱][握手]祝老爷叔身体健康,寿比南山[玫瑰][强][跳跳][转圈]</h3> <h3>人生如逆旅,岁月唱成歌。退休以后的幼妹,爱上了歌唱,爱上了绘画;喜爱旅游,甚至探险到南极;喜爱观剧观展,古典的、现代的,都兴致勃勃!</h3> <p>她六十周岁生日纪念时,我赋七律诗一首,题为《贺幼妹甲子华诞》,诗中写道:“五十生日犹在目,倏忽十年又飘逝。,慈心脉脉传他人,脚步匆匆进与时。咏歌绘图意趣浓,弄孙含饴又一喜。爱是良丹长寿方,明朝蔚蓝再甲子。”尾联的题头两字,结合起来恰是她的大名,而最后一句中的“蔚”字,正是妹夫的名。</p> <p><i style="font-size: 15px;">幼妹的宝贝孙子朱衍丞2020年6月末幼儿园毕业</i></p> <p>日月轮回,明日依旧。她现在追求的是,自由自在、诗意恬淡又简单朴实的生活;竟恰如我们儿时春游龙华那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