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寻根</p><p>文//菅文贞</p><p> 小时候我想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大了我想知道我大(爸)是从哪里来的?如今已愈花甲之年,更想知道我大的大是从哪里来的?……如此上溯,千秋不尽,万代难绝。凭割断历史之术,不管姓氏何如?从某世,始认炎黄为元名抑或元谊,往下推,而非上求,故堂而皇之,炎黄子孙。</p><p> 这一释意,我大颇有微词:“这么多的姓,要那干甚了?”</p> <p>为满足我大寻根祭祖之心愿,我们选择2020年8月9日(阴历庚子年六月二十)开始前往河曲沙坪和砖窑沟祭祖寻根。考虑到一个86岁老人的身体情况,不敢坐车时间过长,当日在鄂尔多斯伊旗住了一宿。</p><p> 次日,我在微信群里说了一下我的意愿,便有家人早早在终点——河曲沙坪迎候我们。按时间估算应在11点到达沙坪镇,只怪修路堵车,整整晚了一个小时,但,家人们一直候着,由是感激,不禁潸然泪下。这还不算,菅维树把我们迎回家里,老伴早已把饭做好,专等我们一行几人。陪同我们吃饭的有太原的菅占才以及专门从河曲县城赶回沙坪的菅怀根,共计十来个人围坐一桌,叨啦的都是自家话,融的都是自家情。我在想:凭国际歌能找到朋友和同志,凭姓菅的“菅”这个特殊符号也能有好酒喝好饭吃。</p><p> 席间,菅维树给我们说,他和我的太爷爷是一个辈分,一时间啦话的称谓上有些拗口,不过啦的都是菅家的事,毫不影响气氛的融洽。</p><p> 酒足饭饱,又啦了一会,大约两点半左右到菅氏祠堂烧香祭祖。</p><p> 祠堂坐落在华雅大剧院的对正,沙坪文化广场的中央,二层楼建筑,底层是菅氏祠堂。走近祠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副祠联:华雅始祖积善崇孝福荫万代,菅氏后裔勤耕苦读业昌九州。我把它紧缩为:积善崇孝,勤耕苦读。这就是老祖宗的家训。</p> <p>先是我大敬香,而后我来敬香并默念祭语:积善,崇孝,勤耕,苦读。礼毕,定睛看那祖宗塑像,瘦而有神,光泽不语。问及塑像的原像,都说没有原像,只是个想象。我独自低头沉思,原来我祭的不是祖像而是想象。</p> <p>沙坪祭祖结束,我们要到太爷爷的出生地——砖窑沟看一看。接待我们的虽是最亲最近,但已六服头上的二叔菅润计。一进门二婶就给我们准备饭,把她地里种的黄瓜,西红柿,玉米,茄子,豆角,乳瓜,西葫芦尽数选来给我们做饭吃。此间,我们和二叔找了几个老者,询问了一下我们的老坟和我们的两个石窑,都说不知道。我也并没有因此而沮丧,反而很理解,毕竟操心别人家的事的人还是少数,能做好自己就好。</p> <p>饭罢,我们打算回包头,二叔二婶硬是不肯,不得已我们随了二叔二婶的愿,当晚就住宿在他家。</p><p> 二叔家三间窑房,很是宽敞。一夜凉爽舒适,醒来已是六点多钟。</p><p> 大约五点多光景二婶就起来给我们做早点,吃完早点,拍了几张像,准备回程。</p><p> 行前,二婶说:“你们再来,我们四手欢迎。”</p><p> 我平生第一次听说“四手欢迎”。双手欢迎大概是表达一个人强烈地欢迎程度,四手欢迎大概就代表二婶和二叔的心。</p> <p>回家的路上,我在想:祭祖的祖像原来是个想象;要找的祖坟也是没向(没有方向)。那么,寻根祭祖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我终于明白了,就是要记住老祖宗的那一句话:“积善,崇孝,勤耕,苦读”。</p><p> 啊,原来寻根,就是寻找祖上的优良传统,也就是老祖宗的那句话。</p> <p>老祖宗的话,我们一定要铭刻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传承给下一代,下一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