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鲁迅先生曾说过,做能做的事,发能发的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犹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b></p> <p> 骄阳似火的盛夏,新冠疫情再次席卷乌鲁木齐市,为了保障全市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的城市再一次启动了暂停模式。然而,就在城市处于“暂停状态”的时候,实验学校第一党支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响应号召,按需而动,奔忙在小区的各个角落,用点滴的汗水与奉献,用一颗跃动着爱的心,将温暖飘送到千家万户。</p><p><br></p> 第一党支部 邵宇君 <p> 作为第一支部的书记,他在承担着学校、支部疫情期间常规工作的同时,率先垂范,成为所在社区的一名普通志愿者。他始终认为其他党员教师能做到的,自己作为支部书记就必须首先做到,并用实际行动协助社区工作人员,践行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他不辞辛苦的奔走着、值守着 ,同时也收获着志愿服务工作带来的不一样的快乐。</p><p><br></p> 第一党支部 李连成 <p> 宝刀未老,热情更盛。在这样全民抗疫的关键时刻,怎会少的了李老师的挺身而出。作为一名老党员,老教师,他多次向所在社区申请,终于获得了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保障的机会。相信他一定会将自己在教师岗位上的认真和热情,同样带到志愿者工作中去,为居民的宅家生活带去希望。</p><p><br></p> 第一党支部 薛惠玲 <p> 毅然报名的薛老师就像一道微光,通过日常测温、购买物品、清理垃圾、单元消毒、轮流值夜的平凡工作,为迎宾丽舍老六号楼的居民送去最走心,最贴心、最细心的服务。依靠自己的耐力和细致的工作方法,以居民群众的需求为第一要务,用自己的坚持和坚守,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以实际行动为“团结“增添力量。</p> 第一党支部 古青 <p> 非常时期的志愿工作着实辛苦,但坚信和平时期,党员就要奉献的古老师依然选择加入这个队伍。她不顾自己对口罩和紫外线过敏的身体情况,迎难而上。从早上消杀、巡逻,到给居民倒垃圾,送快递,购买药品和日常物品,传达社区通知,事无巨细,没有丝毫懈怠和怨念,无愧于红袖标上“党员先锋“的称号。</p> 第一党支部 孙涛 <p> 口罩、防护服、红袖标、手套,按要求全副武装后,我们阳光活力的年轻党员孙老师上岗啦。他不厌其烦,耐心细致,不惜一次又一次奔走,尽可能全面的为居民购买日常用品;不怕困难不怕脏,一家一户的收集倾倒垃圾;一层一楼的为各家贴好封条,为居民安全值守。孙老师说,通过此次志愿服务,邻里间更熟悉,关系更近了,彼此间更加理解、信任了,这何尝不是特殊时期的美好。</p><p><br></p> 第一党支部 朱岳林 <p> 参与社区护楼工作的朱老师,用自己超强的耐心和责任心守护着居民的平安和健康。在一次次劝说,一句句叮咛,一声声鼓励之间,做好楼栋的忠诚卫士,在简单的工作中,彰显着自己不简单的信念。在疫情肆虐的时候,这位新党员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为居民的健康默默奉献,保驾护航。</p><p><br></p> 第一党支部 马新博 <p> 疫情蔓延,责任如山。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的马老师,用行动践行着自已的初心使命。疫情当前,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与社区工作人员相比,我只是尽了一名共青团员应尽的义务,守护居民的平安也是我的一份责任,居民对疫情了解的越多,我们的生活环境也就越安全。</p> <p> 疫情无情人有情,情谊尽在志愿中。无声的诺言,无偿的交换,无私的付出,无悔的奉献。第一支部的党员志愿者们,在炎炎夏日,将汗水幻化成笑容,没有鲜花,不计报酬,却用自己的努力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争中闪烁光辉。让我们的城市在这个难忘的夏天,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更有温度,更有力量!</p><p><br></p> <p><b>编辑:马新博 李丹</b></p><p><b>审核:邵宇君 王涛</b></p><p><b>供稿:七年级组</b></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