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米芾 《元日帖》 纸本 纵25.2厘米 横40.5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h3></br><h3>释文: 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怀可知。展《文皇大令》阅,不及他书。临写数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气焰慑人也。有暇作谱,发一笑于事外。新岁勿招口业,佳。别有何得?泗戎东下未?已有书至彼,俟之。</h3></br><h3> 此书约书于元符二年(1099年)大年初一,正月初一亦称为元日,距今整921年。内容是米芾在元日时向朋友的述说:我得到了《文皇大令》,太高兴了。所以对着临写,高超的真迹就在眼前,气焰慑人(李世民的书法也是大家水平),数本不成,都不敢下笔了。</h3></br><h3> 米癫生性看似顽劣,却是入古最深,学书相当勤奋。很多文献中记载米芾每天临池不辍,即使放假休息也笔耕不止。这一篇《元日帖》就是其例证。 </h3></br><h3> <h3> 米芾不仅是书画家,理论家,而且也是一个极端犀利的书法评论家。对于同时代或者是上代自认不济的诸多书家,米芾的批评是相当尖酸刻薄的,但却也一针见血。对于批评其所用的最多一词是“不高古”,这里所说的高古就是指晋。</h3></br><h3> <h3> 元符元年,米芾购得《晋贤十四帖》,启发了他对草书的认识。他取法晋人,曾在《论书帖》中说“草书若不入晋人格,徒成下品”。</h3></br><h3> <h3> 取法古人者,最怕无“我”,有我则生,无我则死!此帖是由“取古法”向“个性化”转化的一个典型,既具有古帖的许多特征,同时亦有米芾个人的特点。观之,整篇有与古帖相合处,其每字用笔,已具自家特征。字如:第二行“其、永”,第三行“不及”,行如:第四、七、八、九行,其实都是晋人之风。而最能体现米芾自我特征的是首行,如“元、窗、香、西、北”等字,用笔提按变化大,且向右上耸肩取势。</h3></br><h3> <h3> 提按的大变化是“米书”的最明显特征之一。第二行“向吾友”尤其明显,“文皇大令”与第六行“人、也、作、谱、友”等字,用笔爽劲,顿挫有力,粗细对比强烈,是米芾用笔个性化的具体显现。米芾用笔迅疾,腕力沉雄,既速且劲,跌宕生姿,线条粗细的变化对比强烈,笔势连绵,气势逼人,性情迸发。</h3></br><h3> <p> 草书《元日帖》的特点是字间很少有连绵,却能够做到首尾相接,左右呼应,若行若藏,使得布局自由而不显凌乱。笔意极尽变化却无半点浮华之气,其书法露锋起笔,顿挫起伏,变化轻重,这样呈现出了一种天然真易的绝佳状态,相比较晋人少了几分潇洒,但却多了几分文人气质,总之整体看率意放纵,用笔俊迈,笔势飞动,提按转折挑,极尽变化,或如孙过庭《书谱》中所言的“古质而今妍”,《元日帖》无疑是米芾草书中的精品杰作。</p><p><br></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5AAjSVV6w3svvikhzzFgg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