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中国🇨🇳363(滇)大理古城

刘生生

<p>傍晚时分开始逛古城,惬意而神秘,街道和两侧门市组成的灯河,绰约的人影在石板街道上慢慢流动,高大的城门楼上演灯光秀。宁静且喧闹的夜晚。</p><p><br></p><p>大理古城,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ju第一声)咩(mie第一声)城,为其新都。</p><p><br></p><p>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p><p><br></p><p>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p><p><br></p><p>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p><p><br></p><p>太和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筑有南北两道城墙,两道城墙的西端在金刚山顶相连接,南城墙长约3350米向东延伸;北城墙长约3225米。</p><p><br></p><p>元朝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p><p><br></p><p>古城的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所题的“文献名邦”匾额,故名文献楼。文献楼为两层歇山式土木石结构的镝楼,具有典型的白族建筑特色。</p><p><br></p><p>五华楼最早是南诏王的国宾馆,元世祖忽必烈征服大理时,曾经驻兵楼前。明朝初年,五华楼在战乱中被烧毁。明洪武年间,重修大理古城时,在五华楼旧址上修了钟鼓楼,其规模格局已远不如南诏的五华楼。</p><p><br></p><p>南城楼称双鹤楼又称承恩楼。南城门是古城四门之首,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为古城最古老雄伟的建筑,是大理古城的象征和标志。</p><p><br></p><p>古城墙四面各长约1500米、高6米、厚达12米。城门上“大理”二字是郭沫若1961年游览大理时亲笔所提,“大理”是国号,意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之意。</p><p><br></p><p>北城楼,又称“安远楼”。北城门又称“安远门”、“三塔门”,始建于1382年,是古城四座城门之一。城楼的屋顶采用了中国宫室建筑中较高等级的重檐歇山式,保留了明朝时的建筑风格。</p><p><br></p><p>大理古城东西宽约1000余米,南北长约2000余米,南北纵向有三条大街,东西向有五六条小巷。城内房屋皆土木结构瓦顶民居,街道大多由青石板铺设而成。大多数街道有引自苍山的清泉水流淌。</p><p><br></p><p>大理古城方圆十二里,建有四座城门楼以及四座角楼。城墙四面设有四道城门,即东门洱海门(又称通海门),南门双鹤门(又称承恩门),西门苍山门,北门三塔门(又称安远门)。</p><p><br></p><p>城外有护城河。清代多次重修,城内保持着典型的棋盘式结构,南北城门对称,城内街道纵横交错,有“九街十八巷”之称。</p><p><br></p><p>城池的布局为棋盘式,南北城门相互对称,而东西城门相错,南北有三条街,东西有六条街构成了大理城主要道路格局。城市的中心偏西,南北轴线不居中,形成了西重东轻的城市布局。</p><p><br></p><p>而东西城门相错,是采用了白族建筑中的“东西南北不取中正”的原则。城内建筑风格统一、尺度合宜、市容古朴。街道四周街街流水,户户养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