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永恒旅游摄影团甘肃青海采风游(三)

<p>今天,离开甘肃省临夏市前往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主要游览撒拉族人的街子清真大寺,十世斑禅的岀生地和文都大寺。</p> <p>由于主要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游览,让我们先对撒拉族有个简单的了解。撒拉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人口约10万左右。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州县。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组。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的词汇。无文字,通汉文。</p><p>撒拉族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唐代时住在中国境内,撒拉族的先民在元代由中亚细亚的撒马尔罕经过长途跋涉迁徙到青海省东部,定居在循化地区。在他们的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融合周围的汉、藏、回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一个民族---- 撒拉族。本民族自称为“ 撒拉尔” 。汉文史籍称他们为“ 撒刺儿” 、“ 沙喇族” 、“ 撒拉回” 等,是其自称的不同音译。</p> <p>街子清真大寺,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街子乡三兰巴亥村,因珍藏着撒拉族先民700年前东迁时带来的一部手抄本《古兰经》而闻名。</p> <p>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年2月3日-1989年1月28日),原名贡布慈丹,藏族,青海循化人。1938年2月3日(藏历十六绕迥之土虎年正月初三),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就出生在这里。十世班禅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其出生地现辟为红色教育基地,近年也在附近相继建设了规模烣宏的班禅佛学院和班禅纪念塔。</p> <p>下午,游览文都寺。</p><p>文都寺亦称“边都寺”、“边垛寺”,藏语称“文都贡钦扎西曲科尔朗”,意为“文都大寺吉祥法轮洲”。</p><p>文都寺,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西南17公里处,在今文都乡西南5公里的拉代村之北侧山坳。</p><p>由于这里交通较差,一般游客较少,只有像我们这种深度游的摄影爱好者才会光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