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西津渡

协智

<p>镇江云台山麓的北面山脚至长江边,有一载客运货的古渡口,名为“西津渡”。该渡口最早起源于六朝时期(西渚渡),历经唐代(蒜山渡、金陵渡),至宋代,始称“西津渡”。自具备完善的渡口功能,应始于唐代,距今已有给1300年历史。</p><p>唐代著名诗人张祜,曾为金陵渡题咏:“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p> <p>云台山麓俯瞰,山麓北侧与长江之间,便是一片因渡而起的西津古渡街区。由渡兴街,因街成市。而其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所谓:扼江河之要,成吴楚之津,距南北之冲,锁漕运咽喉。</p> 此为原先的待渡亭,即候船室。位于小码头街,其主要功能为当时的救生会码头。另一处主要的客、货运主码头,则位于小码头向西至超岸寺,玉山南面,名为:大码头。 这是新修建以后的待渡亭。人们也许会奇怪,这亭临江一面,明明是一条古街,全无江水,何来渡口一说?原来,该渡自唐代起一直沿用的,直至清朝道光以及咸丰时期,由于地质变化的原因,南涨北坍,江岸北移,原处江心之中的金山寺也已与陆地相连。这待渡亭所处的小码头连同往西的玉山大码头全部失去了江边码头的功能,退出了历史舞台。 为使待渡亭的外貌与功能更为直观,后人用PS图片的办法重现了当年的景象。 围绕着这个千年古渡(小码头和大码头)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小码头街,超岸寺巷,西津渡巷、义局渡巷、利商街等民居会所,救捞机构和观音洞及元代石塔,统称:西津渡街区。 西津渡街区里的这个过街石塔, 是元代年间所建的一座喇嘛石塔,是藏传佛教文化与汉文化有机结合的一座美丽建筑,下部四根石柱支撑,上面一青石平台,再上面是藏式瓶状的一个白塔。据说早年在汉人地区所建的四座白塔,唯镇江的这座兼具“过街“和“礼拜“两功能于一身,而现在,这种石塔国内仅存镇江一处,具有特别值得研究的美学价值。 元代兴建,明朝复修。算起来至今已有约700年的历史了。 小码头街翻新如“旧“。这是依据修旧如旧的古街复原的原则而作,如小巷石板路,古屋维持原土木结构,室内采用原装饰材料和家具设施等等。 劵门,也是沿街的一种建筑特色,门楣题字:同登觉路。催醒世人,唤醒觉悟。 小码头街夕阳铺洒。 西津渡街,除两旁的仿旧民居,还有当年“义渡局“和造船配件作坊的翻新复原。 <p>这是京口救生会遗址。古代的救生会,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海事局,那为什么这不算太宽的江面,要设一个救生会呢。原来,古代的江面很宽(据说春秋时期,江面宽达40里),随着时间和地质的演变,才变成今天这样四、五里宽的镇江至瓜洲的距离。而且,那时都是小木船,江涛汹涌起伏,经常会出现船翻人亡事件。至南宋起(距今800年),就有了官办的江上救生机构,以后直至清康熙年间,镇江的乡绅捐资成立了民办的救助机构-京口救生会。</p><p>令人没有想到的是,镇江的救生机构竟成为了世界之最。当年,交通部救捞总局宋家慧局长去英国开会,会议期间,他对会议组织方表示我们救生机构起步较晚,成立于1953年,而英国早在1825年便成立,应该向他们学习。此时,一位英国救生协会官员说,哪里呀,贵国的镇江救生会才是世界最早的救生机构呢,好几百年的历史了。英国人了解这个信息,可能源于当年镇江英国总领馆的信息渠道。</p> 罗哲文先生是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学生。图中挂相机者。 罗哲文先生和宋家慧局长来镇江考察西津古渡,对于西津古渡街区在我国历史文化街区中所占有的独特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罗先生欣然题词:中国古渡博物馆 西津渡。以此表彰古渡因历史传承久远,文化沉淀深厚。 1861年,根据天津条约,英国获在镇江开设总领馆,1875年以后馆成后移至此处办公。据说当年英国人开始申请在北固山建馆,时任镇江知府不同意,于是获准在云台山建馆并开设租界。幸亏这样,云台山的历史文化沉淀又因此加厚加深。 如今修缮还原后的当年英国总领馆,现为镇江博物馆。 <p>经还原的当年巴夏礼一行勘探馆址地形的情况。</p> <p>接下来便是强拆民居,兴建新馆。</p> <p>总领馆门前中英人员合影,两边为英国骑警,中间是印度锡克族“红头阿三”和中方及英方巡捕等。</p> 洋人清服。 英国传教士下乡传教,独轮车另一边坐着中文翻译。 茶馆沙龙活动,中国买办和英国商人。 <p>西津渡文化之所以被世人看重,为镇江人所自豪,源于它的千年古渡,源于云台山麓周边的古渡街区,源于各种文化,如仁爱、宗教、慈善、租界、商贾等相互之间交汇、碰撞和融合的结果。</p> 本期主讲人,张峥嵘,省作家协会会员,原西津渡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兼文史办主任。文史专家,多年来从事广泛深入的研究探讨,挖掘、考证史实,曾出西津文集一套(三本)。 <p>配合许多珍贵的老照片和文字资料,视频宣传片和动画效果,加上张峥嵘广征博引,生动详实,整个讲座精彩纷呈,会场气氛活跃。大家赞不绝口,会后余兴未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