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召镇安富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及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New自我

<p>  马召安富园(辛口)移民搬迁社区项目占地340亩,总建筑面积122579.89平方米,包括“十二五”新型农村社区、“十三五”易地移民搬迁社区、社区工厂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等。已建成移民安置住宅楼53栋1126套,社区服务中心1栋。计划安置1126户4504人,已装修入住移民1013户3652(十二五721户2325人,十三五292户1327人),涉及7个镇44个村(分别为:板房子、陈河、王家河、马召、厚畛子、楼观、骆峪。截止目前,实际入住为617户,2195人,在册党员9人,流动党员70人。社区服务中心大楼一栋,卫生室、文化广场、幼儿园、社区工厂一期已建成,且正常运转。安富园社区双委会于2019年11月成立,班子成员共7人,且在岗在位,履职尽责,各项工作有序开展。</p> <p>  马召镇安富园社区在县委县政府、县委组织部、民政局、发改委及马召镇党委政府等各部门领导的关注关心支持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县、镇对城市社区基层党建的要求,以强化政治功能为核心,以共驻共建为突破口,以“五化”标杆社区党组织创建为重点,不断完善机制,创新载体,优化服务,打造硬件设施完备、干部队伍过硬、工作亮点突出、服务方式多样、居民群众认可的社区党组织,切实筑牢城市基层战斗堡垒,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取得新进展、新成效。</p> <p>   一、强化组织建设,各种制度上墙</p><p> 选派责任心强、协调能力强、肯担当的2名社区专职人员(均取得社会工作师中级)到社区开展管理服务,其中1名为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另1名为业务骨干。同时为了便于工作,促进居民融合,从原搬迁的四大山区乡镇各选举产生出1名副主任,4名委员。自2019年11月份双委会成立之后,社区相继又成立了监委会、妇联、老协、工会、文化、“四员”(调解、治安、卫生、计育)、“四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居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共7个社区基层组织,推选出8名小组长,53名楼栋长及47名居民代表。</p> <p>  二、积极搭建服务平台,达到硬件建设标准化</p><p> 社区服务中心现已建成安富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暨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多功能活动室(内含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工作站、教育培训室)、档案室、警务室、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室、未成年活动室(家长学校、四点半课堂)、调解接待室,达到“一厅七室”。增设社会保障工作站、计生卫生服务站、残疾人工作服务站、居家养老服务站、微型消防站、志愿者服务站等6个服务站,不断拓展社区服务体系,力求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初步形成党建活动、便民服务、办公议事、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文体娱乐、政策解读、宣传展示、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十大功能区布局,打造团结凝聚全县七个乡镇移民搬迁群众、各类社会组织和驻地企业单位的功能性枢纽中心。</p> <p>  三、营造党建宣传氛围,发挥党建引领作用</p><p> 社区党支部分别在社区重点醒目地点设置党建宣传牌,营造党建宣传氛围,体现移民安置社区特点,紧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总目标,全面梳理短板弱项,为搬迁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加大就业创业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群众能力,努力提高搬迁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p><p><br></p> <p>  四、坚持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稳步推进</p><p> (一)多措并举,分工协作,取得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p><p> 新冠病毒防控期间,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成立社区党建共建联席会,成立环境治理、纠纷调解、关爱帮扶、志愿服务等4个党员示范岗,实行党员“双报到”,积分制管理,激发社区党员、流动党员积极性,以“积分制”进行评星定级,凸显党员模范帯动作用。妇联、老协、工会、社区志愿者积极加入防疫队伍,先后又成立4个执勤组、2个巡逻队、1个社区宣传队、1个消毒组、1个应急组、1个环境保洁组等80余人的防疫组织机构,分别在社区东、南、西、北大门口执勤、社区内消毒、开展重点返乡人员的排查摸底、“敲门行动”、关爱贫困群众、就业政策宣传、实行“一码通”进出社区、集中“代购”服务及社区环境治理等。大家分工协作,群防群治,克服困难,多次摸排,精准管控,截止目前没有疑似和确诊病例,社会秩序良好。</p> <p>  (二)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积极推行复工复产。</p><p> 一是利用广播、喇叭、微信群等对居民开展就业政策、复工复产宣传,拓宽搬迁居民就业渠道;二是开展各类线上招聘活动5次,邀请县就业中心举办户岗对接现场招聘会2次,实现转移就业 357人,其中赴苏州就业3人,临时防疫公益性岗位 2人;三是借助社区工厂,解决了社区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四是积极帮助65名复工复产居民提供政策咨询及健康证明,做好“户岗对接”,实现贫困居民每户至少一人就业目标。</p> <p>  (三)抓党员教育管理,创建党员先锋号。</p><p> 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活动,每月社区支部委员集中学习一次,个人自学,学习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党支部贯彻落实的计划、措施,党史等活动;同时积极组织党员同志观看“焦裕禄”,“新时代雷锋”“抗疫先进人物事迹”“学习强国”系列讲座及影片,通过一系列观影活动,让党员干部,明白“什么是共产党?”让“我是共产党员”深入人心。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党内组织生活,通过社区微信群、广播,拓展党组织活动空间。健全党员关爱机制,建立谈心谈话,走访慰问、党员帮扶等制度,常态化开展扶贫帮困活动。落实党员公开承诺和兑现承诺活动,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当先锋的主动性、积极性活动,让群众考核、群众点评。通过表彰一批先进党员干部,大力营造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党员形象。召开庆祝建党99周年暨“庆七一、温党史、强素养”党员座谈会,参观学习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社区党支部书记讲党课、汇报社区双委会工作、下一步打算、党员交流谈心得、谈体会、关心困难党员家属生活等。通过一系列的党员教育学习,让全体党员树立党员形象,做合格党员。</p> <p>  带领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p> <p>  支部书记郭仪荣讲党课。</p> <p>  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p> <p>  积极开展“七一”主题党日活动,带领党员参观红色党史教育基地。</p> <p>  冒雨行走山路慰问去世党员家属。</p> <p>  (四)除此之外,社区党支部经常组织召开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会议,同时发动党员、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保洁、社区创文、入户走访及各种文艺活动,积极推动社区“强管理、促融入”工作开展,努力提高居民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p> <p>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p><p> 一是争取政策扶持,加强与各部门、搬出镇的对接,争取早日将党员的组织关系与居民的户籍转入社区,以便更好地管理与服务;二是争取资金支持,加大社区工厂建设力度,力争更多的群众就近就业,达到逐步致富目的。三是尽早完善基础设施,持续加强物业管理,确保群众安居乐业。四是以“ 强管理,促融入”和社区就业创业 为两大抓手,开展有效活动,促进居民融合,打通搬迁群众心里“最后一公里”,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p>

社区

党员

党建

就业

搬迁

开展

群众

居民

活动

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