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马昱春,女,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研究员。</p><p> </p> <p> 8月11日下午有幸听了清华大学马昱春教授的从线上教育的当前实践和未来,受益颇多。马老师从在线教育是否可以取代实体教学,在线教育的教学效果,互联网时代带给课堂的改变等方面谈起。一步步为我们展示了未来在线教育。</p> <p> 时代抛弃你的时候,绝不会提前通知你”。互联网时代到物联网时代,生活中到处都弥漫着网络气息。但是,我却顽固的坚守在师生对话的原始课堂。但是,互联网+教育已经正式通知我们必须转移教育阵地!</p> <p>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教学将逐步扎跟课堂,“双师课堂”将成为教学的常态。充分利用个性化线上优质资源——通常是教学内容延展性好、充分拓展课外知识、课件精美的课程教学,在学生通过观看适合自身情况的课程内容完成学习后,教师再统一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p> <p> 马老师生动有趣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在线课堂有和传统课堂的区别。信息化装备的发展为学生深度参与可以提供了支撑,随着5G技术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将为未来课堂打更为高效的沉浸式互动体验,打破课堂的时空限制,将知识具象化、可视化、趣味化。通过将学习过程游戏化,解决目前教学过程中,学习动机激励手段缺乏的情况。</p> <p>“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未来课堂支持对交互性、学习结果、学生参与、师生行为进行评价之外,还可以根据特定课堂的教学目标确定是否还需增加其他的评价要素。</p> <p> 当然,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虽然未来课堂对促进某些学习行为的转变、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师生、生生互动等都有积极影响,但应该看到未来课堂更多的是放大作用,依赖于教师如何合理的利用未来课堂的工具和资源,仅仅通过学习环境的智能化和重构还不足以改变教育。</p><p>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未来的教育,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不断学习,才不会被时代抛弃,才会成就更好的课堂,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