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一.考入十中 </p><p> 一想起我的母校南京十中,思绪总是从那个闷热的夜晚开始:那是1964年六月下旬的一天,那一年南京的夏天来得特别早,通常七月中、下旬才会出现的酷暑天气,六月下旬就提前到来了。第二天是星期天,我们小升初考试的日子。晚上天极闷热,尽管已近十点,依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凉爽。我和哥哥都睡在地板上。那时家中没有空调和电扇,只能凭一把扇子不时地搧动几下给自己搧去些许暑热。空气中弥漫着蚊香的气息,窗外的知了被热得不时地鸣叫几声。那时的升学考试对家长、对学生都没有什么压力,我只不过把它当作是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必须经历的一步,既不激动,也不紧张,摇着扇子渐渐进入了梦乡。夜里突然被一阵蝉鸣声惊酲,朦胧中觉得身边一阵阵轻柔的凉风吹来,抬头一看,母亲那美丽、温柔的身影坐在我的身边,她双手各拿一把扇子,正在给我和小弟缓缓地搧着,见我睁眼,妈妈对我微微一笑,噜了噜嘴唇,让我赶紧睡觉,我冲妈妈感激地一笑,埋头继续睡了过去。</p><p> 待到一觉酲来,东方早已大亮,妈妈已在厨房为我准备好了早餐:一杯牛奶、一只鸡蛋、一块热烧饼、二根油条。本人虽然瘦小,食欲却是挺好的,不到十分钟就干脆利落地解决了早餐。夹上铅笔盒,和妈妈告别。妈妈脱下腕上的手表,郑重地为我带上,一边叮嘱我考试时要细心,有时间多验算、复查几遍,并塞给我几角零钱。</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京第十中学的大门。</p><p><br></p> <p> 从鼓楼到珠江路仅需4分钱车票,一站路就到了。我不习惯地看了看戴在手腕上晃里晃当的手表,刚刚八点十分,离考试开始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十中校园内来参加考试的学生熙熙攘攘,我很快在校门附近找到了特地赶来送考的班主任马老师。她是一位和妈妈年龄相仿的妇女,执教经验丰富,我决定报考十中就是缘于马老师的一句话:“十中有十张乒乓球台”。因为我极喜欢打球,而我就读的大钟亭小学是一所略好于民办小学的学校,全校仅有一张破烂不堪的球台。就是为了能在这样一张打十个球至少会有五、六次“呛丝”发生的球台上打一会球,往往也得排上半天的队。所以深黯我爱好的马文韵老师仅用平常的一句话,就让我决定了我的中考志愿。当年小升初考试是全市统考,考生可以任意填写报考学校。我们班同学中报考的学校有南师附中、十一中、十三中、十中、四女中等等。但是马老师则选择了陪送考十中和四女中的几位同学,现在想来这可能是马老师对我们的偏爱吧。</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64年十中小学升初中的考场(东四楼)</p><p><br></p> <p>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依照准考证上的号码和引路牌的指引,我顺利地找到了我的考试教室,东课堂4楼的一间教室。哇哈!这教室简直太棒了,每人一张洋气十足的带翻盖的课桌,整个教室采光极好,教室的四角放着四个大铁盆,里面各放着一大块冰,这是我生平到过的最漂亮的教室。我幻想着:能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真是太幸福了。考生们陆续进入教室,一位四十多岁的男老师目无表情地在讲台附近转悠,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轻声招呼同学们对号入座,将准考证放在课桌的右前方,考前五分钟,监考的男老师开始宣布考场纪律,然后就是发考卷纸。九点准,门外进来一位老师递给监考老师一只信封,监考老师庄重地拆开信封,从中抽出一张纸条。走向黑板拿起粉笔,在黑板上认真地写下了作文考试的题目:“我最愉快的一天”。上帝保佑!这是一个非常实际而又不难发挥的题目。我稍作构思提笔写下了一篇当年学校欢度六一儿童节,作为高年级学生的我有幸参加学校的节日秩序维护组,尽力维持庆祝活动的秩序,一天下来看着众多同学们度过了自己欢乐的节日,而自己虽累心中尤甜的文章。考试间隙我找到马老师,向她汇报了考试的题目以及自己的作文内容。马老师高兴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孩子,写得不错”。我买了块马头牌小冰砖犒劳自己。接下来的算术考试是我的强项,二张卷子一路做下来几乎没有碰到难题,只是其中一道小填充题(内容是将市制的几尺几寸化为公制的公分长度)略为花了我二分钟思考。做完全部题目后,我又从头检查了一遍,提前交卷离场。从考场出来,自我感觉良好,估计数学得满分没问题,语文得个八十分也应不成问题,和老师、同学们道别以后,乘车回家。</span></p><h1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 64年暑假,我依旧像往年一样在院子里尽情地玩耍,下河掏龙虾、钓青蛙,上树粘知了、捉牵牛,到游泳池去游泳……等到开始捉蟋蟀、斗蟋蟀的时候,学校发榜的日子就到了。那一天下午,我睡完午觉骑上车子,和同院子的小胖哥一起去看发榜(他考的是十中高中)。来到十中门口只见二张红榜贴在大门左右两侧,一张是高中的,一张是初中的。我和小胖哥各取所需分别在二张榜上寻找自己的名字,很快我在初中的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再过去帮小胖哥找他的名字,可惜来回找了二遍都没找到。于是又陪小胖哥骑车到他报考的第二志愿学校十三中去看榜,在十三中我们顺利地找到了小胖哥的名字,两人皆大欢喜地骑车回家。那一年报考十中初中的考生是932人,实际录取300人,平均3.1个考生取一个。放到现在,应该是个非常非常高的比例.</span></h1><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64年十中的初中录取通知书。</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