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红色行 牢记使命育新人——中共张炉集学区总支委员会

伊始

<p>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数次踏上红色革命圣地,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多次强调要从中国革命历史、优良传统和精神中汲取养分。</p><p> 一片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为激励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展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张炉集学区全体党员于2020年8月9日,来到西柏坡、狼牙山、白洋淀,经历了一场红色文化的洗礼,了解新中国的成立历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发掘红色资源、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p> <p>  在去红色基地的大巴车上,学区党总支书记赵广亚语重心长的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p><p> 全体党员全程都要佩戴好党徽,更重要的是始终不要忘记党员身份,提醒自己时时处处起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言论行为与党中央保持一致。</p> <p>  红色之旅第一站—西柏坡</p><p> 西柏坡,曾是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大决战期间解放军的最高统帅部。有中共中央旧址、西柏坡展览馆、纪念碑、领导风范雕塑园、西柏坡石雕刻园等。</p> <p>  在党旗下举行重温入党誓词。衣书华领誓,全体党员高举右拳,面对党旗再一次庄重地作出自己对党的庄严承诺。所有党员逐一报出宣誓人姓名。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p> <p>  宣誓完毕,全体党员带好口罩,依次走进西柏坡纪念馆馆,每个展室均展出大量展品,系统形象地反映了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p> <p>  截至2014年3月,西柏坡纪念馆馆藏革命文物2000多件,其中一级品8类15件。基本陈列有革命遗址复原陈列和纪念馆辅助陈列。复原陈列有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同志的旧居,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中共中央九月会议会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中共中央接见国民党和平代表旧址等。纪念馆辅助陈列,通过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系统形象地反映了中共中央和领袖们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p> <p>  展览以生动详实的资料、图片等,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1年来发生的沧桑巨变,充分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刻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取得的丰硕实践成果,深刻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p> <p>  改陈后的西柏坡纪念馆,开设了《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专题展,包括前言、序篇和10个单元,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西柏坡纪念馆改陈新增加了《走向复兴》展览,通过继往开来、开启新时代“赶考路”、新思想引领新征程3个单元,展示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全体同志思想受到震撼,灵魂得到洗礼。</p> <p>  1948年党中央、毛主席移驻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并在1949年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p> <p>  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选定这个地方,1948年5月中旬,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这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创建新中国的指挥中心。</p> <p>  红色之旅第二站—狼牙山五壮士</p><p> 我们怀着对革命烈士的缅怀与崇敬,参观了狼牙山五壮士纪念馆,并攀登上纪念塔。</p><p> 狼牙山五壮士(1941),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1团7连6班[1],为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军和伪满洲国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他们是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p> <p>  在战斗中他们临危不惧,英勇阻击,子弹打光后,用石块还击,面对步步逼近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p><p><br></p> <p>  “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当年重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时,聂荣臻元帅的题词。从此,“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精神便一代代流传下来,铸就了这支英雄连队的连魂。</p> <p>  红色之旅第三站—白洋淀</p><p> 日头高照的午后,我们在位于河北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抗战纪念馆见到了一位个头不高、身穿绿军装、面容慈祥的老人,他就是这里的讲解员王木头,他是小兵张嘎原型之一赵波的二女婿。 馆内陈列着大量反映雁翎队员作战和生活情况的珍贵历史资料,以及雁翎队曾经使用的大刀、土炮、步枪等实物,真实再现了当年小兵张嘎和淀上神兵“雁翎队”端炮楼、截汽船、捉汉奸、打鬼子的光辉历程。通过讲解,使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冀中地区抗日军民“机智勇敢、坚韧顽强、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战斗精神和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p><p> </p><p><br></p> <p>  通过这次红色教育学习,使我们的心灵接受了一次洗礼,开阔了视野,并且让我们深深的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在以后的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把红色精神融入其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不断学习积累,不断完善自我,使工作能够更快、更好的完成。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甘于奉献,脚踏实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p> <p class="ql-block">编辑:陈明丽</p><p class="ql-block">审核:张鹏</p>

西柏坡

狼牙山

红色

纪念馆

精神

党员

五壮士

中共中央

陈列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