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建五十二师战友(西安地区)联谊会通讯录

洋槐

<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人在部队锻练了3——5年后,复员回到了家乡。当时正值人生中的22—25岁黄金年龄,有人走上公检法岗位、有人走进了医疗教育系统、还有的人去了企事业单位。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幸福。</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愿为祖国国防亊业贡献终生的人,始终坚守在军人的岗位上,不离不弃。</p> <p class="ql-block">  这个战友通讯录是在1989年12月份形成的,距今已有三十多年。那个年代用的是固定电话机,勾通起来沒有现在方便,但是仍然挡不住战友之间的情感交流。</p><p class="ql-block"> 工建52师在1972年底从陕西宝鸡、咸阳(127团);西安、安康、蒲城(110团);渭南地区(118团)分别征招一大批青年入伍。西安地区西郊和东郊参军的人数较多,在这些年轻人中,部分人是来自本市工矿企业的青年工人,多数人都是直接从应届(1972年12月中旬还在校上课)高中生中选拔入伍的。那年代,上大学不考试,实行推荐制,名日工农兵大学生。</p><p class="ql-block"> 当年这些17—20岁的年轻人,有朝气,有文化,接受新事物能力强,不但给部队增添了新鲜血液,而且是一大批文化素质较高(部分人在工厂已掌握精湛机械操作技能)的城市兵。特别是在部队机械化加工、机械化施工、文体活动、文化宣传交流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今天把它用美篇的形式再现,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战友看到,更广泛的传播,有利联系。</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1989.12.24)西安地区战友聚会时的合影,由白西亚任摄影师。统计照像人数是149人,我们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是亊后复核,发现当时参加照像的人数应该是150人,因为我们还有一位战友是带着孩子来参加聚会的(第一排左19)。</p><p class="ql-block">摄影:白西亚 ↓</p> <p class="ql-block">  110团篮球队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 林继安(右一)、 李晋闽 (右三) 、于建华(右四) 、</p><p class="ql-block">后排: 浮建勇 (右一)、梁东成(右三、山东人)、张保民(右四)、 董振升(右五)、</p><p class="ql-block"> 由于相隔时间较长,信息又不够畅通,难以为全,若有知情者,乞赐补上为盼。 ↓</p> <p class="ql-block">52师排球队赴四川成都训练留影</p><p class="ql-block">第一排:体工队指导员(右一)、教练员(右二 右三 右四) 、体工队莫队长(右五)。</p><p class="ql-block">第二排:排球队副队长 邓雄 (右一)、 排球队队长 孙长彪 (右三)、 体工队副指导员 杨森 (右四)、 白西亚(右六)。</p><p class="ql-block">第三排: 陈勇(右一)、 党美玉 (右三)、 孙树卿(右四)、 康保利(右五)。</p><p class="ql-block">第四排:体工队 上士 (右一)、郭胖子(右二)、 赵成林(右六)。</p><p class="ql-block"> 体工队由篮球队(男子)、排球队(男子)、乒乓球队(男子)组成。</p><p class="ql-block"> 从1973年底去成都训练,一直到第二年(1974年4月)结束。↓</p> <p class="ql-block">排球队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合影</p><p class="ql-block">前排: 陈路(左一)、 党美玉 (左五)、 邓雄(左六)、 赵成林(左七)。</p><p class="ql-block">后排; 孙长彪(左一)、 陈勇(左二)、孙树卿(左三)、 郭胖子(左四、大名沒记住) 康保利(左七)、白西亚(左八)。</p><p class="ql-block"> 说起排球队,记得在成都训练期间,四川省女子排球队和师排球队(男子)进行训练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前两次师排球队均告负(2 :0 和2 :1),弄得排球队员好没面子。师篮球队和乒乓球的队员有人嘲笑:连女队都赢不了,太掉价!</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师排球队主动与省女排联系,欲再切磋切磋球艺,顺便捡验成都训练成果。但提出要求是在室外场地进行比赛。专业的球迷都知道:室内场地是木地板,平整,稍有弹性,队员敢摔也敢做扑救动作;而室外的场地,是由三合土压成,场上队员比赛要受阳光,風力風向的影响,土质是硬的,做扑救动作比在木板地上的动作要难!师排球队一直都是在室外场地训练,相对场地状况熟悉一些;而省女排队却一直都是在室内训练馆训练,她们敢摔敢扑救的动作是在室内球场,对室内球场更适应一些。排球比赛需要翻滚救球,而在木地板上翻滚和在三合土上的翻滚救球完全就不是相同的感受。比赛的结果不用说,肯定是师排球队赢,而且还赢的相对轻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张是在成都体育场训练前的休闲照。由部分篮球队队员、乒乓球队队员以及排球队队员合影。</p><p class="ql-block">最后一排: 谷阿利(左一)、 党美玉(左二)。</p><p class="ql-block">第二排: 赵成林(左二)。</p><p class="ql-block">第一排 : 李建国(左六)。 ↓</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手握重60斤左右的风枪钻,头戴柳条编制成的安全帽,口捂一般的口罩(没有护目镜,也沒有N95口罩,更没有专用防尘设备)。8个小时需要打32个深约1.5—2.0米眼孔(安放炸药)。坑道里空间有限,几台风钻同时发出刺耳的声音,躁音大、通风条件差;粉尘大、空气污浊。一个班下来,浑身衣服湿透,除眼睛和牙齿是白色的,脸上全由岩尘熏染成黑色。晚上睡觉前,想冲个澡或靠简单的淋雨喷头冲洗清洁一下身体,这样简陋设施都沒有,只能靠几盆水来解决。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都很恶劣,战士们是用牲牺自身健康条件为代价换取的。 </p><p class="ql-block">(这四张施工照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坑道掘进</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点燃导火索:胆颤心惊、手发抖。</p><p class="ql-block"> 新兵分配到老连队不久,副排长张洪贵叫我跟他去备石料, 砌 挡水墙用。我肩扛一箱炸药(十包,一包十管,一管有20公分长,有手表盘那么粗),副排长手拎一梱导火索,兜里装了一盒雷管(一盒五十支)。沿着漫长的山间简易小路拐了几拐,就到了石料场。副排长让我到周围寻找些黄泥来,他则在原地加工导火索、雷管、炸药等。等我将黄泥搜集好后,只见副排长已将导火索用钳子截成有50公分长、55公分长、60公分长直止100公分长度不等的十段,再将每段导火索的一头插入雷管入口端,用雷管专用钳将雷管和导火索卡死,防止其脱落。将一包炸药中取出一管,拆开包装,倒出少许炸药,将连着导火索的雷管插入炸药中,最后将刚才倒出的炸药再回填到炸药管中压实,把装着雷管的炸药安放到一包炸药中间位置(视实际情况,可增添和减少炸药的数量)。只见副排长把炸药包塞到石缝中,周围用黄泥封好。一次可设八到十个炸点。他让我先找一隐蔽处藏好,然后再剪下一截导火索,在这段长约一米的导火索上每隔10公分剪开一个口子,(并不完全剪断导火索)。掏出火柴盒,从中取出一根火柴,将火柴上有药的一头紧贴在导火索的黑火药上,轻轻地拿火柴盒划一下火柴头,点燃了火柴头的同时,也引燃了导头索。只听导火索哧哧作响,冒着黑烟。副排长身手敏捷并熟练地用手中的导火索将其它连着雷管的导火索一一引燃,迅速地跑到隐蔽处躲避。紧接着轰隆轰隆的爆炸声一声连着一声响起,顿时硝烟迷漫,碎石扑天盖地,四周的树叶被碎石击中,发出哗哗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爆炸声响停止后,副排长问我一共响了几下?“不知道!”我回答。光顾着听响声和躲飞石了,响了几炮,炮声如何?根本沒有留意。副排长叮嘱我,以后不但要隐蔽自己,还要留心炸了几响!如果炸响的次数和埋炸药的点数对不上,就存在哑炮(没响的炸点)。排除哑炮的危险性较高,需格外小心谨慎!再一个炮声如果发闷,炸下的石料多;炮声如果响亮,炸下的石料少。</p><p class="ql-block"> 跟随副排长多日,对一名老工兵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对工作兢兢业业,细心胆大,以身作则,身先垂范;对新兵,沒有傲气,不摆资格,言传身教。</p><p class="ql-block"> 虽然相随时间不长,可是这种言行和身影,却影响了我,并时常在脑海中重现。</p><p class="ql-block"> 以后我也学会了导火索与雷管连结,雷管和炸药捆绑,炸点的引爆等环节。并把这些环节以一个老兵的身份、详尽地传授给了新的战友。</p><p class="ql-block"> 但是第一次点燃炸药,我的手是发抖的,胆是乱颤的。</p> <p class="ql-block">出渣 ↓</p> <p class="ql-block">  110团一营四连宣传队合影。</p><p class="ql-block">第二排:胡建龙(左一)、洪节金(左二)、赵成林(左三)、王 琪(河南籍 左四)、袁根成(左五)、杨科战(左六)。</p><p class="ql-block">第三排:刘正锦(左一)、杨学智(左二)、钟长华(左三)。</p><p class="ql-block"> 其它战友的姓名,因为年代有些久远,回忆困难,十分抱歉,敬请谅解!若有知情者,请在美篇后留言,将及时增补。↓</p> <p class="ql-block">  此照片是由当时团部摄影记者兼报道员贺贤钦在湖北房县371温泉四连驻地拍的。</p><p class="ql-block"> 连长高俊(原系52师文艺宣传队队长、左一)正在联系连队实际解读有关文章、陈必忠(左四)、赵成林(左五)。↓</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新兵集合大检阅是在西安后宰门小学内进行的。当时全付武装沿着400米的跑道连跑十几圈,虽然累的气喘嘘嘘,眼冒金星,双腿发软,可全体新兵竟然没有一个人掉队。</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在新兵徒步拉练途中(湖北老河口火车站到湖北房县军店训练地)学唱的新歌是:《咱这两条腿》</p><p class="ql-block"> “咱这两条腿,哪可不是吹!人称’十一号’,又叫草上飞。走起路来一阵风,越走越快不知累,越走越快——不知累!”</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训练,是用双脚去把冬季闲置翻晒的稻田踩平,变成训练的场地。</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晩上站岗,不是守卫枪械室、连部、仓库、宿舍、而是养猪场,为猪站岗放哨。因为副连长说:山里的狼夜里把猪叼走了……</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领教了山里漆树的厉害,无论你是无意还是有意触碰到它,会浑身发痒肿胀,寝食难安,严重者,双眼会肿成一条线。</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患“烂裆病”,部队驻地瘴气重,男性大腿内侧易患湿诊,越挠越痒,住院治疗方可痊癒。</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次到部队的医院去看"烂裆病",遇上是一位年轻女军医。我们三人都患相同的病,由团部卫队转院去了当时驻扎在师部附近最大的军队医院去医治(铁道兵,工程兵野战医院)。来到医院,寻到了皮肤科,敲门进去,瞧见里面坐着是一位年轻女军医。当询问得知她就是专门给军人瞧皮肤病的大夫,就试着问是否今天还有男性医生值班?女医生摇了摇头。看到我们欲言又止的窘迫,女医生猜透了我们的难言之隐,爽快地对我们说:如果你们想换其他医生治病,我去把我们科室领导请来给你们检查检查。唉呀,理解万岁!不一会儿,就听见门口传来脚步声,抬头望去,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女医生随着年轻医生一起来了。"都什么年代了,还思想这么封建?在我们医生的眼中,病人是没有性别的。来,你先到布帘围挡里边,让我和李医生来给你检查,还是从大城市来的青年人,思想应该更解放一些啊"。无奈,挨着"训",还得乖乖的接受检查,别提当时是多么的令人尴尬!。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年轻女医生当时戴着大白口罩,仅露出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看不到她的表情。反正我自己十分的窘迫和尴尬,面红而赤、不敢正视她。医生用戴着橡皮手套的手,左边一划拉,右边一扒拉,查看完毕后说了声:已经感染了,病情较严重,住院吧。旁边的主任马上开出住院单。随后我们三人就入院治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大约十几天后,就基本痊癒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这种皮肤病只要经常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常换内裤,注意通风即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回连队的路途中,脑子一直纳闷?你说这么大个医院,开设皮肤科,又是专门给现役军人治病的地方,而"烂裆病"又是这个地区常发病,领导为啥就不能安排个男性医生?怪! 真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返回连队前,我们制定了严格保密约定,信誓旦旦地保证,决不透露医生给咱们三人捡查治疗的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四天后,碰到老兵或同年入伍的同龄兵,怎么瞧人的眼睛怪怪的,有人还神密的微笑,热情仔细地询问入院治病的细节。心想坏了,肯定有人泄密了。招来他两人"审问",没人承认。最后还是从源头查到那个透露消息的人。他是一名烟鬼,别人一包好烟,他就出卖了这件"丑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去河北涞水县师部(新址),乘坐的“小火车”,如同小说《林海雪原》中描写的小火車一样。</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在新兵连包饺子。一排一口大铁锅,在驻地野外的塄坎上 挖一个土灶,放上大锅,添上水就开始烧火。饺子馅由炊事班事先拌好,各班按人数领取。干面粉领回后,或班长操刀,或选一位在家和过面的熟手来往面粉中加水操作,要求和出来的面不软不硬。一个排有四个班,以班为单位包饺子,那位班长指挥得当,手下的兵心灵手巧,手脚麻利,率先包完饺子,那个班就优先享受煮第一锅饺子(一般讲究,头锅的饺子二锅的面,清水煮饺子不易烂)。十个手指,长短都不一样齐,一个排四十多号人,尽管争先恐后,捏饺子的速度一提再提,但是总会出现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第一名洋洋得意,最后一名无可奈何。 </p><p class="ql-block"> 饺子煮熟后,要先从锅里捞到盆里,可是炊事班并没有给每个班配备捞饺子的盆,怎么办?只听排长张春土(山西籍)说:去挑捡两个干净点的脸盆洗净拿来,排长先将搪瓷洗脸盆在灶头火苗上燎了几圈,然后又舀煮饺子的汤烫了两遍,说这算给脸盆消了毒,可以盛饺子啦……!</p><p class="ql-block"> 部队生活中有很多第一次……,经历的多了,慢慢就变成了老兵。</p> <p class="ql-block">  我们五人参军前来自同一所学校、同一年级,并且其中的三人还来自同一个班,真正的同学十战友。</p><p class="ql-block">前排左起:古青山、赵成林、</p><p class="ql-block">后排左起:马世奇、周领胜、贾国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战友通讯录》,当年共录了225名战友的联系方式,其中110团的战友147人,118团战友25人,127团的战友34人,师直战友19人(包括兵部、115团、133 团、180团、108团)。</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年通讯不发达,也可能由于工作学习繁忙,还有很多在西安工作的战友错过了这次聚会,也就未收录进《战友通迅录》中,虽有遗憾,但是我们期待下次相聚十弥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