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拆书稿

荷塘月色

<h3><br> 第一部分 谋事在人 我命由我不由天<br> 我们处在一个数字时代,娱乐消遣的方式太多了,电视剧,搞笑视频,明星八卦等等,占满了大多数人的休闲时光,这是一个狂欢的时代,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我想,能够拿起一本书,静静的阅读的人,应该是喜欢思考的人,所以,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br> 有句话说:书是最贵重的奢侈品,那么今天,我们走进《终身成长》这本书,了解一下作者到底告诉了我们什么。<br> 我们上中学的时候,都学过相对论,比如:先天基因和后天环境不是相对的,两者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但是,正如“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这么简单的定理也需要论证一样,本书作者就针对“人为什么不同”,“人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还是后天可以改变的”等问题,用西方科学的视角,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最终得出结论。<br> 当我跟随作者的思路走过一遍之后,我发现,我们平时理解的关于人的成长的一些正能量的想法,实际上还是很肤浅的,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思维模式多么重要!<br> 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观念,也就是思维模式,会对你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它决定你能否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信念,可以改变你的心理状态,进而改变你的生活。<br> 作者认为:人分为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作者举例说明了两者的不同,很有趣,大家不妨也测试一下。<br> 假如,你是个年轻人,经历了非常糟糕的一天,去参加一个重要考试,没考好;出来后,发现车子被贴条了,收到一张罚单;心里很沮丧,想打电话跟朋友倾诉一下,结果电话打不通。<br> 你会怎么想?有什么感受?怎么做的?<br> 实际上,面对失败,我们都会喊一些正能量的口号,要积极面对,要乐观,要阳光,自信,开朗等等……<br> 但是,当我真的把自己当成这个年轻人,我却是这样想的,“我怎么这么笨呢?我是不是永远都考不好了,车子还被贴条,真是倒霉透了!今天我怎么这么背,电话也打不通,这人死哪去了,关键时刻找不到!”<br> 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可能会比我正能量。<br> 我自认为也知道很多大道理,可事情轮到自己头上,还是落入了作者说的固定性思维模式。<br> 作者认为,固定性思维模式的人,在挫败面前,会产生彻底的失败感,把失败从一种行为转变为一种身份,并且给自己贴标签,认为能力是固定的,鄙视努力,认为当下就是完美的。<br> 其实,我们很容易有这样的想法。<br> 作者认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的,即使人们先天资质各不相同,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改变和成长,人的潜能是未知的,能取得什么样的成就也是未知的。<br> 这种思维模式,让人们在遭受重大灾难和挑战的时刻,依然可以茁壮成长!<br> 如上例中的年轻人,如果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会这样想“考试成绩不好,我下次努力;停车挨罚,我下次注意一下;朋友电话不通,可能在忙。”<br> 遇到糟糕的事情,成长型思维的人不会给自己贴标签,不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即使沮丧,也会承担风险,直面挑战,继续奋斗!<br> 成长型思维模式真好,可我们总在不知不觉中落入固定性思维模式,我想,这就是本书的意义何在。<br> 我们的潜能是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未来是怎样的?不要过早的给自己下定义,一切都是未知。马云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br> 很多人早期并没有表现的很出色,甚至在各自的领域内被认为是缺乏潜力的,但是,后来却被称作是时代的天才。谁也不知道努力和时间会把一个人变成什么样子。<br> 很多人并不了解自己的能力,不能准确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根本就不了解自己。<br>每个人都能出色吗?我不确定,但我认为,人们能做的事比你曾经以为的要多得多!<br> 人的才能是可以发展的信念,给人们带来学习的热情,当你有时间的时候,为什么不提高自己呢?<br>  这本书本来就是心理学的励志之作,是满满的一碗鸡汤,就让我们一起喝下去吧!<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