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前事不忘后事师,自来坟典萃先知。”作为传承文化,积累文明的载体,档案在历史和文化的长河中留下了浓重的一抹光辉。它的外表朴实无华,字里行间却满是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天空。档案拥有不言自明的价值,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档案默默无闻的贡献。现今社会,大数据在快速发展,档案也在悄悄改变着,它褪去自己原有的灰色容貌,向我们展示着华丽、简洁的新形象。</p><p> 面对国际档案日征文主题,我思绪万千,我不是一名档案管理工作者,但是成长的过程中却无时无刻不在接触档案,这些档案记录了我的成长,同时也映射着祖国的伟大发展。祖国发展的历程有国家专门的档案馆记录,而我接触最多的则是和自己有关的各种档案。有的档案是由自己来完成记录,而有的却是在他人的记录下展现。 </p><p> 最初接触档案应该是小学阶段在学校借阅室借书,每个班级由班长登记,将借阅册交于借阅室老师,待老师找好所需书籍,就由班里学生搬至教室,在规定的两周借阅时间内看完,并由班长收齐归还,借阅册记录就是一个小小的档案,虽然记录的时间很短,又必须保证书籍的完整,但却能满足同学们学习知识的乐趣,美中不足是所需时间过长且过程繁琐。</p><p> 进入高中,除了忙碌的学习,课余时间就是看各种小说,有武侠,科幻……学校旁边的镇上有几家书屋,办理一张读书卡,就可以借阅书籍,卡上记录着每一位借阅者的信息。想要哪本书,去老板整理的书架上寻找,找到后将卡交给老板进行登记,借阅记录就马上呈现在电脑上,甚是方便,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电子档案,这样的借阅方法使我感觉到科技的进步。</p><p> 步入大学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专业知识的提高,就需要去图书馆中查询资料。图书馆门口有大屏幕借阅机,只要在上面输入资料的名称,从古代到近代的资料诚然跃于屏幕,应有尽有,大数据的电子知识档案,使查阅更加便捷。自己的借阅过程俨然就是档案发展最精彩的过程,是改革开放后各个行业大力发展的缩影,也是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冰山一角。</p><p> 随着改革开放,国家科技,社会文明的建设,档案也从最早的结绳记忆,竹简,文字,到现在的大数据电子档案。从档案的发展历程也衬托出国家近几十年取得的伟大发展。档案在很多人的认识里,是作为一种官方权威的载具,是记录国家政策、方针的载体。殊不知,档案一直以不同的方式陪伴着我们的成长,它无时无刻地陪伴在我们身边。</p><p> 从呱呱落地时的出生证明,上学的学生证,年满16周岁申领的居民身份证,到工作后办的体检卡,自己的社保、养老,这些都是自己的档案,它记录着我们最平凡的生活,关注着我们漫漫人生路上的点点滴滴,而我们在它的怀抱里也演绎着各自的精彩人生。</p> <p>作者:党艳丽,中共党员,渭南高新小学教师,本科学历,二级教师,从教以来兢兢业业,将朱熹的“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作为自己的座右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