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发现“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又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 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自公元前11世纪起,中国从漫长的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制时代,荷花也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迁移到人类的田间池塘。 隋唐以后,荷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有关荷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等荷文化也更加丰富多彩。当时,南北各地的莲塘比比皆是,每逢仲夏,采莲的男女泛着一叶轻舟,穿梭于荷丛之中,那种“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 自古中国人民就视莲子为珍贵食品,莲藕则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饯果品。莲叶、莲花、莲蕊等也都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药膳食品。此外,还有传统的莲子粥、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荷叶为茶的代用品,又可作为包装材料。 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最早的《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比如,晋《子夜歌四十二首》:“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再比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高尚品格,历来是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自北宋周敦颐写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后,荷花便从“爱情花”进阶为“君子花”。 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中华传统文化中,经常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联合等的象征。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世界的高洁。因此,某种意义上说,赏荷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 荷花虽美但远在水中央,给拍摄增加了不小的难度。老式手机不能变焦,取景和构图都受到限制,也拍不出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气势。倚在栏杆上,身体前倾,手臂尽力地伸出去,既要担心下盘不稳,又要担心手机落水,心力交瘁地勉强拍了几张,大家凑合着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