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年我已是年过半百知天命的年龄了。</p> <p>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兵团六师新湖农场一个靠近沙漠的偏僻连队。虽然条件艰苦、物质匮乏,但我们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我们的笑声是发自内心的,我们的欢乐是简单真实的,至今也是记忆犹新的。</p> <p> 夏天的夜晚,月朗星稀,蝉鸣蛙叫,小伙伴们藏猫猫、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玩的不亦乐乎。冬天的夜晚,白雪皑皑,我们在雪地里打尜尜、玩沙包、抓石子、跳方,穿着单薄,还浑身冒热气。没有课外书,家里订的《儿童文学》、《少年文艺》就是我们的最爱。每当邮递员送来,小伙伴们都聚到我家,如获至宝,许多文章我们倒背如流。</p> <p> 在连队上小学、初中的时候,冬天我们很早要到学校生火架炉子,春天要帮家里拔猪草,夏天要捡麦穗、颗粒归仓,秋天要勤工俭学摘棉花,一干就是一个多月。</p> <p> 上高中要到30公里外的总场,不通公交,一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有时候骑自行车,车上还要驮个同学,两个人换着骑。有时候四五个同学一起走路回。下午放学开始走,等回到家已快12点了。</p> <p> 考大学是兵团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兵团孩子能吃苦,一日三餐馒头夹红豆腐,每天学到深夜,通过高考“鲤鱼跃龙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带来家庭的改观。我也是其中一员。</p> <p> 大学里,兵团农村孩子和城市学生的差距显而易见。我们不会唱歌跳舞绘画,我们没有文艺特长,我们没有见过世面,我们自卑胆怯。在刻苦学习的同时,我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各方面能力,成为全班仅有的两名党员之一。我用奖学金买了一台录音机,用来练听力,1988年在全国第一次开展的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中的。</p> <p> 1990年,我以学生党员和优秀毕业生的身份来到昌吉州工作。在昌吉这个美好的城市里,我工作生活了25年。我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往前走,先后在5个单位历练、成长。从事过纪检、政务服务、信息化、企业管理、统计等工作。我在这里找到了爱情,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有了健康可爱的儿子。</p> <p> 我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和每一个岗位,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告诉自己要“多一些努力,少一些抱怨”。有“大国体检”之称的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我还到北京领了奖。</p> <p> 我在昌吉,养成了2大爱好,一动一静,坚持至今、受益终生。一是健身。我学会了打羽毛球,学会了游泳。我在体育馆挥汗如雨、酣畅淋漓。我在泳池里劈波斩浪、放松惬意。</p> <p> 二是写作。入职后,我从写“豆腐块”入手,多写多练,1990年12月昌吉报发表了我的第一篇稿件。此后越写越顺,不少稿件相继被自治区、国家级报刊采用。从2000年开始,我自娱自乐,将陆续发表的稿件整理汇编成册,至今已完成9册,今年年内计划编辑第10册,基本两年一册的速度。当白发苍苍的时候,再捧读这些文章,我想,我会微笑。</p> <p> 2008年我开设了博客,迄今发布了2300多篇博文,访问量超过32万人次。博客成了我的调节器、减压阀和心灵栖息地。</p> <p> 人到中年,我坚持学习,先后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弥补了我的缺憾,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p> <p> 昌吉,有我温暖的家,有我挚爱的亲人,有关心鼓励我的同学同事朋友。昌吉,有我洒过的笑,有我流过的泪,有我走过的路。昌吉,是我的乡愁,是我的心灵港湾,是我记忆里最美的风景。</p> <p> 2015年年初,承蒙组织厚爱,我来到乌鲁木齐工作。我报名参加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在南疆重镇喀什的2个小村庄里当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4年多的时间里,我把村庄当家,把村民当亲人,付出了真情和辛劳,也收获了村民对我满满的爱和2个村庄的华丽蜕变。《喀玛勒克的花开了》、《厉害了,我的陈老七村》和《花开陈老七村》这三本册子,见证了我和同事驻村的日日夜夜和点点滴滴。</p> <p> 2020年4月份,我回到单位上班,赶上了“大国点名”——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我和小伙伴们“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们做试点、搞宣传,每天激情满满、干劲十足。我们拍宣传片,做微视频,排三句半,写诗填词、做美篇,使出了浑身解数,那个拼劲也是“没谁了”。</p> <p> 50知天命的年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唯愿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从从容容遇见更好的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