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流光溢彩的緑汁江(一)</p><p>云南多山,</p><p>云南多铜,</p><p>云南多姿,</p><p>云南多情,</p><p>云南多回忆。</p><p>1975年,当我离开生活学习了六年的易门铜矿时,心中在想,以后恐怕不会再回来了吧。</p><p>可不曾想,如同有磁石一般的吸引,我竟然一次次的雁南飞,寻找人世间最淳朴的记忆与情感。</p><p>就连这里生长的一草一木,今天也是格外的亲切。</p><p>不惑之年,我独自一人从小木奔经过明塘,爬过七中段,五中段,四中段,三中段时,眼前的景物让我忍不住问一个放羊的老乡,这里的渣子坡怎么不见了?他奇怪的看着我说,你在过凤山?不知道这渣子里有铜呀,早就被人拿去卖钱啦!</p><p>孤陋寡闻的我,从三中段黑漆漆的隧道里往前走,时隔几十年,我脑海里依然清晰的记得这里的每一条路,每一道弯,不需要手电筒的帮助。</p><p>凤山早已经空无一人,有没有一个建筑物,一切都夷为平地,只有坑道门口的那棵榕树与岩子边的几棵桉树遥相呼应。正对面的牛尖山,左边的狮山静的出奇,没有了原来的吠声和垮山的声音,只有兰天上,隐隐传来的一阵阵飞机经过的声音。</p><p>难以想象,这里竟然生存过一千多条生命,他们的存在是因为凤山肚子里铜的存在。</p><p>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切灰飞烟灭,始于复然,只有记忆依存。</p><p>甲子之年,再一次回到矿山,跨过緑汁江吊桥,寻访三家厂残存的人行天桥,废墟中昂首挺立的那棵攀枝花树,花红瓣艳。</p><p>小木奔,唯一的一条街道空无一人,只有街道尽头马建兰的小铺子还在守望着。</p><p>小緑汁也早已经失去往日的风光,小香港只是传说。</p><p>当年沸腾的群山,如今寂静的地方,反差如此之大,让人难以释怀。</p><p>除了眼前的这一切,难道不能还看到些什么?</p><p>除了大山里的矿石,难道就不能发掘其他的富矿?</p><p>人世间,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p><p>于是,在寻觅中,我逐渐得到了以下的故事。</p><p>(待续)</p><p>文章作者:张明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