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母亲

龙河

<p>永远的母亲</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px;">永远的母亲</span></p><p> 今天是庚子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是母亲驾鹤西游一周年纪念日。怀着对母亲无比崇敬的心情,我和大哥、二哥及姐姐等家人一大早乘车来到头背山母亲的墓地。跪拜母亲的坟前,心绪难以宁静:道一声,天堂的母亲,你好吗?母亲慈祥的笑容浮现在我的脑海。母亲洪亮的声音和尊尊教诲在我的耳畔想起。</p><p> 母亲姚令云,是山东省巨野县姚庄人,生于1935年11月8日一个富裕家庭。去年乙亥猪年,是母亲的本命年。农历六月二十一,因心脏病不幸去世。享年85岁。</p><p> 孩提时代的母亲历经了苦难和艰辛。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母亲。13岁时,母亲的父亲把她过继给没有儿女的弟弟姚来元。姚来元是一位八路军战士,经常在家乡一代和日本鬼子作战。在抗日烽火里,他勇敢顽强,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后来在一次攻打县城的战斗中不幸光荣牺牲。常听母亲说,抗战时期,姚庄是八路军的堡垒村,经常遭到鬼子的袭击。八路军经常在姚庄和日本鬼子发生枪战。当地青年踊跃保名参军打鬼子,支援八路军。姚庄群众冒着天上敌机的轰炸和地面鬼子的扫荡的危险,家家户户为子弟兵运军粮、做军鞋、送干粮。儿童时代的母亲也积极加入了这一行动。抗战结束不久,国民党发起内战。母亲的生父遭到坏人陷害,被驻守在巨野的国民党抓进县城拷问。那时,年少的母亲每天步行要往返上百里的路为生父送饭。第一次送饭,看守士兵不让进。第二次来送饭时,母亲给看守的士兵几包香烟和一些好吃的,士兵就让她进去送饭。时间久了,和看守的都熟了,母亲送饭就像走平道,无人阻拦。为了给生父解救出来,母亲到村里长辈家中跪拜,求他们为父亲担保。邻里乡亲为母亲的孝心所感动,纷纷在担保书上签字,最终将被看押三个月的父亲解救回家。</p><p> 母亲有兄弟姊妹四人。一个姐姐,两个弟弟。那时,母亲的姐姐身体不好,长期治疗。二个弟弟在城里念书,住在城里。生父性格倔强,脾气暴躁。对儿女动辄打骂,家法用上。唯有对母亲能好一些。面对生父的家暴,母亲总是挺身而出,保护她的姐弟,使他们免遭皮肉之苦。</p><p> 母亲家中有几十亩地,除了一小部分种植粮食作物外,大部分种植的是棉花。农忙季节,这些地全靠母亲耕种。繁重的地里活和家务使母亲产生了离家的念头。在两个弟弟相继完成了学业、姐姐出嫁后,母亲决定离家寻求个人的幸福。1956年的隆冬,有人提媒告诉母亲,男方家是本县田庄东杨楼老徐家的,人在大连旅顺工作。母亲爽快答应后,父亲便从旅顺回到巨野老家与母亲办理了结婚手续。之后,随父亲来到旅顺。离家前,母亲将两颗晶莹的珍珠送给了姐姐。</p><p> 听父亲讲, 1955年3月,旅顺苏联驻军要撤回国内。为接收旅顺苏军防务,东北各部队派出人员来旅顺接收。当时,22岁的父亲在齐齐哈尔陆军油库服务。作为一名军工,父亲接到调转命令后的第二天便和另一名战友刘海义从部队出发,先到沈阳集合,后来到旅顺苏军九三路油库学习、接收。1955年5月,旅顺基地组建,旅顺苏军正式撤离了旅顺口。父亲就留在了旅顺基地九三路油库工作。</p><p> 父亲携手母亲来到旅顺后,部队临时安排一间宿舍。从部队食堂领取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便开锅立灶。</p><p> 母亲一向善良。这或许是她的天性。中国有句俗语叫百善孝为先。进了徐家门,母亲虽然没有和婆婆生活在一起,却把老人家放在心上。</p><p> 父亲兄弟姊妹多,在家排行老二,9岁时因家境窘困不得不离开家乡投奔闯关东的大姐。在齐齐哈尔度过了他的童年、少年。</p><p> 母亲同情父亲的遭遇,结婚后,每月都给婆婆寄去养老钱。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国家经济形势不好,特别是三年自然灾害发生,造成了许多人吃不饱饭。此时的母亲已经养育了四个孩子。家里的生活开始拮据。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母亲在离家不远的砂轮厂找到找到一份工作,每月赚一点钱补贴家用。尽管这样,母亲依然牵挂山东老家的婆婆生活,每月按时给婆婆寄去养老钱。后来,老家那边要分家,问母亲想要什么东西?母亲说,什么都不要,只要孩子奶奶。后来奶奶去世时,老家人让父亲回去继承家产,母亲对父亲说:咱什么也不要,只要孩子奶奶用过的被子!</p><p> 母亲勤劳、坚强,勇于担当起家庭的重任。父亲在齐齐哈尔陆军油库时,正赶上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为保证前方用油,父亲和部队官兵一样、昼夜奋战在油料库房装运油桶。由于长期吃不好饭、睡不好觉,身体出现不适感觉。特别是胃部经常胀满、硬、痛疼。来到旅顺后,几次治疗也为没有取得理想的疗效。</p><p> 1966年12月3日晚上,父亲突然胃出血住进了海军旅顺406医院。医生给他作了胃出血缝合手术。一周后,父亲的胃部再次出血,同时吐血。药物止血失去作用。医院立即决定进行第二次手术。二次手术后不到一周父亲的胃部又开始出血。医院领导请来了地方医院和陆军医院的专家来病房会诊,专家意见:不手术生命难以延续,手术还有一线希望,但危险性很大。406医院决定实施第三次手术。</p><p> 病魔在吞噬父亲的生命,母亲焦灼万分。白天,在医院护理父亲,晚上回家还要照顾四个年幼的孩子。父亲要进行第三次大手术,母亲不同意。父亲单位的林生政委到医院劝说母亲:人到了这种地步要听医生的。不手术,就没有生的希望。作了手术,生命有可能会出现奇迹。为了这次手术,后勤部朱教民部长和医院领导一起开会研究抢救措施和救治方案。</p><p> 悲伤的母亲痛苦无奈,只好同意作第三次手术。当天夜里,母亲回到家里,做好了最坏的大算。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就领着四个孩子来到医院,走进父亲的病榻前。父亲抚摸着思念的儿女,对母亲说,万一下不了手术台,你不要太难过。要把孩子拉扯大,有困难,单位会帮助的,要相信党。母亲的双眸噙着泪水,哽咽地说,放心吧,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要把孩子养育成人。说完,医护人员将父亲推进了手术室。九岁的大哥穿着不合体的白大褂和单位林生政委也随着一起进入手术室。在手术室开刀前,医生问父亲还有什么要说的。父亲对大哥说,以后一定要听党的话。</p><p> 生死离别时,突然出现一个嘹亮的声音:“妈妈,爸爸一会还会回来睡觉的!”仅有三岁的姐姐这句话让母亲忐忑不安的心绪一下放松了。童言可信,经过六个多小时的抢救,父亲下了手术台又回到了病房。父亲第三次手术后,医院成立了特护组。母亲也是白天和夜晚都在医院守护着父亲。尽管医院竭尽全力救治,术后一周父亲的病情还是在不断的恶化。父亲又开始吐血,每次吐血上百毫升。一边输血、一边吐血。医院血库告急!一个月内进行了三次大手术,病情都是在术后一周出现出血。每次手术都用了大量的全血。三次大手术用血量多达一万四千毫升。部队有近百名年战士来医院献了血。</p><p> 面对复杂的病情,怎么办?怎么办?是继续抢救还是放弃这位普通的军工生命?单位领导说,徐师傅还年青,才33岁。在单位工作中,他任劳任怨、站排头、抗红旗,年年都被基地后勤部评为五好职工和先进工作者。后勤部领导和医院领导考虑如果继续抢救,医院的医疗水平有限,就得请舰队专家来旅顺。基地司令员马忠全听说后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只要有一口气,也要把这名职工抢救过来!</p><p>很快,舰队401医院派来二名专家乘机来到旅顺:一位是外科主任,一位是麻醉科主任。二名专家下了飞机乘车立即赶往406医院,对父亲进行会诊,并提出了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急需一种氨基酸新药。这种新药由天津制药厂生产。基地卫生处立即和北海舰队、海军卫生部联系。海军卫生部又通过国家卫生部从天津制药厂将所需的药买到。专家将新药用到治疗上不久,父亲的病开始好转。三次手术后,刀口难以愈合。专家就采取中医方法,对刀口周围进行热敷。经过一周的治疗父亲脱离了危险。</p><p> 父亲从死神手里被夺了回来。出院时,院领导叮嘱母亲,回家后,要好好地照顾好病人,他的生命来之不易。是啊,没有部队领导的关怀、没有医务人员的精湛的医术、没有近百名战士的鲜血,父亲的生命不可能延续。是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解放军,给了父亲第二次生命!从此,“听党话、跟党走,永远不忘解放军”成为母亲教育儿女的口头禅丶为了让父亲早日恢复健康,母亲每天早早起来给父亲热牛奶喝,煎鸡蛋饼吃。烙葱油饼、韭菜盒、炸茄盒是母亲的强项。在孩提时代的记忆中,父亲最喜欢母亲作的面片汤和烙葱油饼。家里的细粮以父亲每月四十五斤大米、白面为主。另有一斤半豆油和十多斤黄豆。那时的母亲在生活上精打细算,粗粮细作,过着勤俭的日子。她平时很少吃细粮。总是以粗粮玉米面和高粱米为主。在母亲精心照料下,父亲身体康复的很快,在家仅休养三个月就返回到了工作岗位。父亲的主治医生说,术后康复的这么好,是一种奇迹。 </p><p> 父亲上班后,单位领导照顾母亲来到部队做家属工。这样:一方面能挣点钱补贴家用,另一方面,也能更地好照顾父亲。那时,每到吃中午饭的时候,大家都羡慕父亲的午饭总是香喷喷的,夸母亲饭菜做得好,对父亲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七十年代中期,母亲赶上辽宁省政府解决部队家属就业机会,被分配到旅顺硬质合金厂当上一名正式职工。在工厂,母亲经历了多个岗位,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能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母亲常说:做人要善良,与人无争、与世无争。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吃亏是福。人要精三分、飚三分,留的三分给儿孙。八十年代初期,就业难困扰着当地政府,一大批待业青年找不到工作。姐姐就是待业青年里的一员。为了姐姐早点就业、进一个好单位,母亲提前退休,让姐姐接班到了旅顺硬质合金厂。</p><p> 母亲退休后,在家没闲着。不是给邻居看孩子,就是找临时工作干。那时母亲在家搞起副业,养起了猪、鸭和鸡。有时还上山挖马齿苋、蒲公英、薤白等野菜做菜吃。母亲说这些菜是药食同源,不但能吃还能治病。母亲经常用薤白炸菜盒,也有时用它拌豆腐。母亲说薤白常吃可解身体之毒。 有时,母亲还到太阳购体育场海边赶海、捞海菜喂鸭子,一直到儿女们都成家立业后,母亲过度的劳力才有所减轻。</p><p> 母亲的三个儿媳妇都很能干,经常回家帮助母亲干些家务,使得母亲从繁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三个儿媳妇给徐家各增一丁,母亲打心里高兴。母亲比较公正,对三个儿媳妇一视同仁,几乎做到了不偏不倚。母亲比较宽容,每当儿子和媳妇发生矛盾时,总是站在儿媳这一边,训斥儿子。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母亲都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求家庭和睦。</p><p> 在母亲病重的那段时间,儿媳妇们放下了手头上的事,白天黑夜在医院护理;母亲心功能衰竭达到四级,医院告知不能救治便回到家中接受中医治疗。儿媳妇们轮班陪伴,守护在母亲床榻前喂饭喂药、端屎接尿。</p><p> 母亲临终前,最牵挂的还是父亲。那天,她让孙子到商店买二包吐司面包回来。我以为母亲要吃。母亲接过面包转放在父亲手里说:这是卖给你的。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多保重身体。这便是母亲留给父亲的最后一句话。携手走过六十三年的老夫妻在人生旅途中就这样分手!</p><p>母亲的一生,看似平凡,却始终闪耀着伟大母性的光辉。她历经了生活的惊涛骇浪,她却靠善良的心肠、勤劳坚强的意志和甘愿吃亏、吃苦耐劳的精神战胜了生活的磨难。</p><p> 在我心中,母亲永远是最亲的人、最近的人,最值得爱戴的人。永生不忘父母的生之情、养之恩!</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徐福元</p><p> 2020年8月10日于旅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