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朋友你知道“俄亚大村”吗?若想了解,请跟随我的镜头走近吧……</p> <p>曾记得在央视的一个节目中看到过“俄亚大村”的介绍,那时就将这个神奇的村落记入脑海。今年7月去木里,并准备从木里去泸沽湖。早餐时偶见一路牌上写着泸沽湖270公里,俄亚村170公里,这正是我们行程的路线,与老公、弟弟一商量,临时决定去俄亚村探个究竟。</p> <p>从木里大寺出发,行驶约100多公里看到了去俄亚的岔道(路牌显示92公里),一路前行,云雾缭绕,山峦叠嶂。</p> <p>远处的山坡上郁郁葱葱,马羊成群。</p> <p>大山深处竟然还有人家。</p> <p>在弯曲的山路上行驶,几乎没有遇到过车,偶见一处收蘑菇的,雨季期间,各类蘑菇真的不少。不过我一种也不认识。</p> <p>采蘑菇的村民。</p> <p>蘑菇收获满满。可我很奇怪,一路荒无人烟,根本就看不到村庄,这些村民为采买蘑菇要走多少路呀……</p> <p>一路前行,如行四季。除了烈日,忽风忽雨忽雾的,就剩没有下雪了。感觉一路景观,无语伦比,云雾缥缈,犹如仙境。</p> <p>高山杜鹃竞相开放,让我们忍不住停车留影。</p> <p>道路旁的林木茂盛,那摇曳的树挂飘渺在林中,绿野仙踪般的景色,让人难以忘怀。</p> <p>眼前的景色,如同步入仙境。</p> <p>车行驶了两个多小时后,天气变化无常,审美也出现了疲劳,我几乎后悔了自己的建议。在高山中盘旋,“一山翻过一山拦”的景色好像没有个头,大约翻过了四座大山后,道路开始往山下盘旋,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让我们有了真实体验。</p> <p>这就是下山道路,几乎都近似180度的急拐弯。你瞧连羊群都懒得理你,因为人无车少的,它的地盘它要做主。</p> <p>90多公里的路程,感觉好长好长……,可“智取华山”只有这么一条路,你只能前行。一路手机几乎无信号,4个多小时后,在盘旋下山的路上,遇见来车,马上停车询问,得到准确的答案:一直下山,延河岸行驶,过个铁桥就到了。</p> <p>这不看到铁桥才使我悬着的一颗心放下,居然忘记了自己有恐高症的毛病,还站在铁桥上留了个影,留影后双脚发抖,都不敢走回车内。</p> <p>俄亚大村位于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南角。是滇川两省,丽江、香格里拉、宁蒗、稻城、木里五县交界处的原始古村落。为了探寻那份与世隔绝的神奇与宁静,我们翻山越岭,驱车六个多小时来到了这里。当俄亚大村展现在眼前的瞬间,心情莫名的有些激动。</p> <p>车刚刚停稳,我们就忙着打听住宿的情况,还好村内有两处客栈。热情的民警告知我们在对面的山上可一览村庄的全景,见天色还早,我们不顾车马劳顿,立即登上了对面的山上,真想大声喊出:俄亚大村我们来了!</p> <p>路途艰辛困难,像机、手机(长枪短炮的)咔咔拍摄不停。</p> <p>大村民居是用石块与河里的卵石砌筑,通常高达数丈,可见建筑房屋的乡民们技艺高超。每家都是三层的建筑,底楼是牲口,二楼是主居室,三楼是卧室,屋顶用来晒粮食,且可相至通行,远远望去形似蜂巢,十分壮观。如此规模宏大的蜂窝式建筑,在全世界都极为罕见。</p> <p>再拍个全景,感受一下俄亚村建筑层层叠叠的魅力。</p> <p>虽然是手机拍摄,长焦、短距的拍了个够。你能感受到这建筑的魅力吗……</p> <p>俄亚也称之为“鸡鸣两省五县”的一个纳西古寨。龙达河绕俄亚大村而过,以河为界,右岸为生产区,山上有支流缓缓而下,水源充足,稍加修整就是梯田;左岸为居住区,只能架桥而过,由于交通闭塞,骡马成为俄亚人的主要运输工具,各种生活用品、生产物资、全都靠人背马驮运进村,而村里的农副产品也要靠马帮运输。这座桥是进入村内的唯一(正式)通道。</p> <p>村内大概有两处客栈,我们就近入住了《东巴客栈》。客栈虽然不大,但也有三层,一楼有三间房子供吃饭用,二、三楼有七、八间标准间供住宿,电视、wifi都有,我们已经感觉很满足了。为了犒劳这一路的艰辛劳顿,晚餐让房东炖了只鸡🐔。</p> <p>打开住宿的后窗,就可一瞥山村的一角,其建筑特色可见一斑。</p> <p>俄亚村的全村约有200多户人家,家家的房屋连为一体,依山攀筑,巷道蜿蜒,每一家每一户全是敞开的。</p> <p>俄亚村的早晚是热闹的,起码你可看到炊烟或听到马铃声。如果白天在村内行走,偶尔能遇见孩子和老年人,村民都很朴实,相遇微笑而过。宁静的村子,盘旋的石阶,让你充满好奇,有种想深入探秘的冲动……。</p> <p>这个小窗口,是我在村内看到的唯一的一个小买店,探头望去里面黑黑乎乎的,实在看不太清楚,好像只卖些日常的生活小用品吧。</p> <p>俄亚由于交通闭塞,长期处于极度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因而保留了很多不同时代的生活状态和观念。比如至今都靠马到大山深处驮运木材回来生火做饭。</p> <p>每到傍晚,马铃响起,大多是驮着木头或劳作的村民返家了。</p> <p>据说是在俄亚,一般家里都有两、三匹马,全村的上千匹俄亚马帮远近闻名,在过去马帮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唯一渠道。</p> <p>我跟随着牵马的主人来到他家的门前,原以为这么粗大的圆木是用来做什么家装之用,一打听才知就是用来生火做饭(心里多少有点可惜这树木)。</p> <p>瞧瞧,家家门前都堆积着圆圆的木材,这是他们生活必备的物资。</p> <p>这些圆木够粗壮的吧,看看年轮也经历十多年的风雨。</p> <p>村庄里的房屋,除了石块就是木头搭建。</p> <p>瞧瞧这只漂亮的大公鸡,我马上联想到,它如果鸣叫,真的能“鸡鸣两省五县”吗?</p> <p>神气的大公鸡,可惜没能听见它的鸣叫声。</p> <p>砍柴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这里的男人身强体壮,大概和上山伐木回家砍柴的劳作分不开。</p> <p>砍完柴后也是这么粗大,估计他们生火的炉膛也足够大,做顿饭大概也用不了几根木柴。</p> <p>经打听,村民的粮食基本都能自给自足,加上种些蔬菜,养些鸡呀羊的,即便不能出去看世界,也幸福满满。</p> <p>村中的道路狭窄,门口对窗口的就能进行聊天。</p> <p>在石板路上行走静谧而宁静,随着远处马帮的铃声响起,仿佛听见远古的呼唤,心也醉在了它浓郁的古老气息里。</p> <p>负重前行也是生活所迫。</p> <p>上坡下坎是进村的常态。</p> <p>迎面走过来的姑娘身上背了不少东西,一打听正遇假期在家,与母亲一道采购物品回家。</p> <p>瞧这奶奶,返家的路途也要靠手来攀登。</p> <p>回家的路程对老人来说是艰难的,好在有孙女搀扶着。我向老人打听了一下高寿,才74岁可步履已经蹒跚。</p> <p>隔代人带着孩子也常见。</p> <p>而且是幸福满满……</p> <p>遇见这个可爱的小姑娘,看我举着手机,马上摆了个Ps。</p> <p>一般情况下,白天大多数人家的壮劳力都在对面山坡上劳作或跑马帮,只能偶见老人或孩子们在玩耍。</p> <p>目不转睛看电视的小朋友。</p> <p>在江边见几个孩子在“跳皮筋”,走近一看他们是牵了根麻绳,他们快乐的跳着,愉悦的心情也触动着你……,其实快乐也是件很简单的事情。</p> <p>下面跟随我的镜头,看看这难得一见的房屋结构吧……</p> <p>在此可粗略的观看到建筑的屋顶,除了晒粮,且可相通。</p> <p>在俄亚,感觉住户几乎都没有大门,由于底楼是安置牲口,所以上二楼都是通过石阶或木梯进主居室,偶见门前有木质的大门的,但木门上也都没有上锁,民风朴实可见一斑。</p> <p>进屋都要登这样的梯子,还真的要有点功夫才行。</p> <p>家中也有面荣誉墙~</p> <p>第二天一早我们又走进了村里,窗口望去一位妇女正在做早餐。</p> <p>这只小狗我一露面就开始狂叫,它也知道来了外人。</p> <p>马儿也抖擞精神,等待着出发。</p> <p>在俄亚,马匹真的是他们的重要交通工具。</p> <p>为了生计村民必需早出晚归,早上出发的马帮应该是驮着山货去交易的。</p> <p>家中马匹不够的,就需肩扛了,女人也要出力。</p> <p>就算过桥后的河边上停了几辆车,但是我认为马匹的作用绝不可小觑,因为上桥进村,除了肩扛就需马驮。</p> <p>清晨出村的人们络绎不绝,几乎都牵着马……。</p> <p>俄亚整个村寨是很宁静,由于我们要赶往泸沽湖参加一个活动,不得在吃完早餐后匆匆离去。走马观花的行程,了却了古寨看“俄亚”的心愿。这次走近俄亚的照片均为手机拍摄,下面几张是个人留影,只为留下那难忘而美好的记忆。</p> <p>虽然都是手机片,但路途的艰辛实属不易,感觉这辈子不会再去,张张照片都需珍惜。</p> <p>我和我弟。在此还要谢谢弟媳,他们来看母亲,弟媳主动提出在家照顾年迈母亲,让我们去旅行,才有了今年这第一次的出行。</p> <p>到俄亚打卡留影是必须滴。原本带了条长裙和沙巾,想拍组对撞的留影,可临时放弃了决定,我怕这样的穿着会打扰到那里的朴实居民。</p> <p>感觉在村里随便怎么站、怎么拍,你都不用P图,张张都是妥妥的(低饱合)的美照。</p> <p>清晨在行摄中见身后的小伙子在吃早餐,随口说了句好香呀,他马上递过来一块饼子让我尝尝。盛情难却,真的挺香,你看到我手中的饼子了吗?</p> <p>我将返程,时间虽短,记忆永存。</p> <p>愿我《俄亚行》的照片,能给朋友们带来美好的印象。你是否也有想去俄亚看看的冲动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