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西园寺、留园、耦园游记

茗明

<p>沧浪亭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园内的景色多不加雕饰,以自然为美,山水相宜,表现得法,宛如自然风景。沧浪亭内曲廊壁上嵌有各式漏窗,共有108种式样,外观各式各样,镂空的花纹也是绚烂多彩。诗意江南,多少烟雨故事发生在其中。</p> <p>苏州西园寺位于苏州阊门外虎丘路西园弄18号,别名戒幢律寺,俗称西园。创建于元代至元年间(1264-1294)始名归元寺,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寺内五百罗汉堂为中国四大罗汉堂之一。</p> <p>留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太仆徐时泰的私园,称东园。清嘉庆三年(1798年)在旧址上筑寒碧山庄,因园主姓刘,又称刘园。刘与留同音,后习称留园。面积50多亩,分东、西、中、北四部。中部以山水为胜,池居中央,四周环以假山和亭台楼阁,长廊旋曲其中,廊壁上嵌历代书法家石刻300余方,为“留园法帖”。东部以建筑为主,楼阁廊屋富丽堂皇,如五峰仙馆、林泉耆硕之馆,不仅建筑宏伟,内部装饰、陈设等亦较古朴精美。有著名的“留园三峰”,其中冠云峰是北宋花石纲遗物,高约9米,为江南最大的湖石。北部是小竹林和桃杏等树。西部以假山为奇,土石相间,堆砌自然,山上一片枫树,山左云墙起伏。北面桃园,称“小桃坞”。山前小溪,两旁桃柳。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园林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p><br></p> <p><br></p><p>耦园位于苏州城东小新桥巷内,为晚清明园。因其一面临街、三面环水的地理条件,而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具一格。在正式建园前,这片地是清顺治年间的“涉园”,因仿兰亭曲水流觞修禊事,曾盛极一时。同治十三年(1874年),两江总督沈秉成得此园,并开始规划扩建。耦园的得名于沈秉成与继室严永华这对夫妇唱和而作的《联吟集》,取佳偶天成之意,更有夫妇双双偕隐之意。后来,国学大师钱穆和史学家顾颉刚都在此借居,潜心治学,静心研读。</p><p>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耦园成为水陆两进的园林。西花园有一片湖石假山,成为建筑间的障景,山下有山洞通往书斋——织帘老屋,幽静无比。东花园山水相间,开朗空旷,最知名的当属跨水而建的四面厅——“山水间”。厅南北敞空,东西漏窗,更有明代遗物的鸡翅木落地罩,精雕细刻着“岁寒三友”,雕褛精美,珍贵难得。沿廊西行为枕波轩,外墙有砖刻“枕波双廊”额,刻联为“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实为当初男女主人爱情的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