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榜样在“脱贫”路上砥砺前行

任小涛

<h3> 文\图:方新阳</h3>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作者方新阳在紫金县义演</span></p> <h1>一,身边的“脱贫”榜样 </h1><p><br></p><p> 我身边有两位“脱贫”榜样,一位是我的父亲方皋,一位是我的领导和老同事杨凯生。</p><p> 拨乱反正后,1979年方皋兼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行长。他胸怀战争年代做出巨大贡献的老区人民,一心扑到“老、少、边、穷”地区,冒着风雨,顶着烈日,爬山涉水,深入农村社队调研。无轿车就坐公交,无公交就坐卡车,无公路就徒步走小路。他倾听农民意见,排除干扰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定面向农村和个体农民的信贷管理新办法,使濒临崩溃的农村经济活跃起来,全国大部分农村连年丰收,逐步“脱贫”。</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原行长老八路方皋</span></p> <h3>  杨凯生曾是我们深圳工商银行的行长,我俩还曾是总行同一处里的老同事。他任总行长后,十进大巴山,五进凉山,行程数万里,走遍定点扶贫的四个县、几十个村。他掂记着下乡时“三同”的老乡们,多年来冒着严寒与酷暑,深入沟沟坎坎和村村户户,成效显著。他跟我父亲心心相印同出一辙,他们不忘初心,清正廉明,心系群众,砥砺前行,是省部级领导干部的楷模!</h3>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中国工商银行的总行行长杨凯生在自己的扶贫作品旁</span></p> <p>  退休后杨凯生带着相机坚持回访“扶贫”点,他以平等的视觉和平实的镜头,将崇山深处的时代之风定格在广大群众眼前。通过鲜活的光影传载着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变化,展现了乡村脱贫致富奋发向上的新风貌。他将己拍的“扶贫”照片义卖款和学生读物等几十万元,以“工商银行一名退休员工”身份,捐入“扶贫”基金专用账户和4县20多所小学,他获得了《中国扶贫贡献奖》称号。</p><p> 受身边榜样的激励,退休后我成为深圳市义工联合会艺术团顾问(全国公益之星丛飞是创建团长)、深圳市博物馆志愿者团队顾问。我也跻身于“脱贫”攻坚战中去。</p> <h1>二,“脱贫”文化攻坚战</h1> <h3>  广东省的GDP在全国一直是领先的,但“五根手指也不一样长”,还是有贫困的地区。我省最贫困的是粤东北的河源市,全部五个县都是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最穷的是老区紫金县。</h3>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紫金县</span></p> <p>  几年前春节期间,按省“扶贫”办文化下乡的安排,深圳市星光艺术团赴紫金县开展“脱贫”慰问义演。我参加了这次活动,作为曾经的下乡知青,为当年的家人老乡们“脱贫”是我当仁不让的责任和义务。</p><p> 离开深圳时,我们的车以百公里的高速驰骋向前,进入紫金县后,只见峰峦连绵,山道弯弯,晕头转向,寒气逼人;好在满目的青山绿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里90%以上是山地丘陵,人均耕地只有几分,经济、文化、生活远落后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想富,先修路”!脱贫攻坚战就首先从这打响了。</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黎坑村自修的弯弯曲曲的沥青盘山公路</span></p> <p>  次早吃了当地特产“紫金濑粉”和“八刀汤”,我们就上山村临时舞台。这时候雨毛毛,风萧萧,气温比深圳低十来度,我们调整了舞台设施和节目表。我首先参演了曾获得省金奖的情景服饰表演《深圳速度》。</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华商银行的方新阳和张梅英同台演出</span></p> <h3>  看到有积水的舞台滑,我就留在上台口,一手抱着上台演员的外套,一手不停地掺扶演员下台,大家齐赞:“老义工的举动太暖心啦”!老乡们对我们“一不怕冷!二不怕雨!”宣扬正气不下舞台的精神,频频爆以热烈的掌声。我们用体贴温暖乡亲,用星光照亮夜空!通过义演赞颂老区村民脱贫致富奋发向上的成果;触动、唤起各界更多人关注弱势群体和投身公益!</h3>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工商银行的方新阳和张丽娟跳起了欢快的民间秧歌</span></p> <p>  这次慰问我还探访和了解了紫金的红色历史文化。1927年四月底紫金农运暴动,5月1号紫金县苏维埃政府成立,现址苏区镇,是全国唯一以“苏区”命名的地名。革命领袖周恩来、徐向前、澎湃和南昌起义部队都到这指导过工作,是中国最早的红色政权之一。因维期短,影响小,而知名度低,但却是名符其实的老区。</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紫金县苏区镇红屋《紫金县苏维埃政府》遗址</span></p> <p>  乡村是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的发源地,是婚丧礼仪文化、客家农耕文化、“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老区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与当地老乡和文化工作者共同探讨,认识到: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源泉,是传递尊老爱幼和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和邻里团结、弘扬革命传统、安全生产和远离毒品、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的正能量。后来当地申报了“紫金八音小调”为省级“非遗”,开发了岭南客家山歌和旅游婚庆行业,制定了每年开展“最美家庭”的评选活动。而智慧农业谷、田园综合体、生命健康园、文体产业园、红色苏区镇……缤纷呈现。</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我在龙岗甘坑村为“甘坑凉帽”呐喊,使之成为了深圳市的国家级“非遗”项目</span></p> <p>你不认识我,</p><p>我不认识你,</p><p>互相牵牵手,</p><p>生活就少了风雨。</p><p>互相暖暖心,</p><p>冬天就有了寒衣。…</p><p>你不认识我,</p><p>我不认识你,</p><p>也许是同事邻里,</p><p>也许就是自己,</p><p>好人就在身边!</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方新阳演唱《好人就在身边》</span></p> <p>  从各地派教师前往山区支教“扶智”先行,到我们退休干部参与传递田园文化的正能量;从专家学者走进田间地头传授技术,到网络村村相连;从乡、镇、县、市层层政府的支持,到小微企业和农户获得咱们银行的无息贷款;……这一切有机结合为“脱贫”攻坚的一套组合拳!我也荣幸地获得了紫金县《爱心使者》的称号。</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我参演《脱贫攻坚战》</span></p> <h3>  现在已经到了最后的攻坚时刻: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远,走下去,定能到达!瞄准高质量的脱贫靶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真抓实干,定能夺取“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50多年前我们下乡知青和老乡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现在也要共同迈进全面小康!</h3>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图为广东省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王荣和志愿者们在一起,后右三是方新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