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即人生》有感

静待幽香

<p>  别样的暑假,别样的经历。炎炎夏日,静静地品阅《经典即人生》一书,丝丝凉意沁入心脾,收获颇丰。</p> <p>一、于己,诵经典,拓知识</p><p> 在读此书前,我也喜欢阅读,但是自己的知识面还是狭窄,特别是要写文章时,绞尽脑汁,也没有灵感,不知怎样下笔。通过阅读此书,我才知道,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而重在“读”,甚而“背”,只有背诵,将知识储存于大脑中,铭记于内心,才能如涓涓细流涌入妙笔之中,所谓生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储存何来使用?受陈琴老师的影响,我开始背诵经典,先弥补之前的缺失,一步一步往前迈开。目前已背诵《大学》。</p> <p>二、于生,以身作则,立榜样</p><p> 作为教师,在要求学生之前,先做好自己,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诵经典,多阅读。其实,我一向都重视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孩子们也在老师的要求下,多阅读,多收集。但是,遇到写作,还是一大难题。我之前不知道是为什么,原来是只是“阅”,而非“读”,更谈不上“背”。追根溯源,我才知道,原来,只引导学生去阅读课外书是远远不够的,更要背,去储存,才能“下笔如有神”。</p> <p>  三、于子,从小速读,珍惜记忆黄金期</p><p> 作为妈妈,我希望孩子在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为自己多储备点儿知识,别“书到用时方恨少”。从怀孕开始,我就有意识地胎教,儿歌、诗歌、音乐、故事,我都给孩子传递过。慢慢地,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每到睡觉前,我就给孩子背《三字经》,孩子不会说话,年龄又小,我老是觉得自己像对牛弹琴似的,没用。然而,令我惊喜的是,孩子虽然说话很迟,但是开口说话没多久,他居然能把《三字经》背到“养不了,父之过”。当时,我和孩子的爸爸都吃惊了,那一刻,我觉得是幸福的,激动的,原来自己的“无心插柳柳成荫”了。从那以后,每天睡觉前,我都会教些新的知识,背唐诗,唱儿歌,继续背诵《三字经》。到现在,孩子会背《悯农》、《春晓》、《静夜思》、《草》,《三字经》可以背到“弟于长,宜先知”。而且,我发现,我三岁的孩子,背经典特别快,不用教很久,他就会背了。最开始,需要我提醒一个字,提醒两遍之后,他就能独立背了。但是他的兴趣时间很短,别教太多,否则,失去兴趣,怎么教他,他都不开口了。在教他之前,要先督促自己先背诵。</p> <p>  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就,我将督促自己,引导学生,陪伴孩子,做好素读,背好经典,走好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