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英德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研讨会纪实 <b>“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b>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广东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的重要精神、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研究破解改革难题,形成改革合力,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教学组织与管理、课程与教学实施指导,发挥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共进,促进我市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2020年8月5日下午,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组织召开了新课标背景下英德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研讨会。 会议由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部匡乐华副主任主持。他首先指出本次研讨会的目标:<b>一是学习·探索</b>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新高考改革高中教育教学应对策略;<b>二是反思·规划</b>加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做有力量的教育教学研究。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一阶段会议</b></h3> <br> 山东金榜苑文化传媒集团新教育研究院院长、全国高中特色研究中心主任赵光坡同志就<b>新高考推动教育变革——基于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下的新高考改革进行专题讲座</b>。讲座主要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展开:(1)国家招生制度改革与学校管理;(2)新课程标准与高考命题;(3)新教材改变教学思维;(4)国家意志在高考命题的应用;(5)高考评价体系与高考命题。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二阶段会议</b></h3> <br> 各学校教研(教导)处负责人随机抽签确定发言顺序。发言内容围绕以下四个方面:<b>学校教科研成效;学校高考备考经验;学校教科研和高考备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下学年度教科研工作思路。</b> <b>英西中学</b>教研处梁锡光主任结合本校实际,做了精彩具体的总结,其中他们对参加春季类高考和体艺类考生的分层分类教学模式,非常值得同类学校学习借鉴。 <b>英德市第二中学</b>教研处邓东梅主任发言,在刚刚结束的高考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学校一年以来的教学教研工作和高考备考策略措施做了很好的总结,尤其是针对学生特点对老师进行合理分工,以及对体艺类考生的有效辅导方式,效果非常明显。 <b>英德中学</b>在今年的高考中继续表现优异,教研处申端中主任结合学校实践,也分享了他们行之有效的做法。其中申主任讲到的校本教研积分制和选择文科类竞赛作为高考突破口,已经开始呈现出好的效果。 <b>英德市第一中学</b>在今年的高考中同样表现优异,教研处逯伟华主任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也进行了分享。特别是建立了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培养体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通过与名校(广大附中)教师交流,学习名校备考经验,成效都比较明显。 <p><b> 英德市田家炳中学</b>在今年高考再创历史新高,教研处李志军副主任结合学校实践,讲到的“清单式”落实教学常规,对于面上中学的高三备考复习效果明显。</p> <b>英德市崛起教育培训学院</b>是英德市唯一一所高考复读学校,承担着为英德市的高三复读学生进行二次加工的重任,教研处刘永生主任详细总结了复读学校的行之有效的备考经验和教科研做法,再次用实际行动兑现了“低进高出、中进优出”的庄重承诺! <b>英德市英东中学</b>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较大的进步,教研处杨雪秤副主任代表学校也分享了他们致力推行“四晒”活动(晒教案、晒课堂、晒作业、晒成绩),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四晒活动制度和相应评价标准。 各学校教研处主任发言后,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部匡乐华副主任结合大家的发言,相信在坐各位必定有触动、激动、感动,希望大家结合学校校情优化管理、行动跟进,不能不动。<b>提高教学质量不论学校还是教师个体,都要遵循“七分管理,三分教学”和“七分态度,三分技巧”的定律——称之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七三”定律。</b> 接着,匡老师重点谈了下学年度高中教科研工作设想:<b>新高考综合改革强调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和创新思维培养,是本轮高考综合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b>,建议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清楚<b>“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很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学生的大脑,教会学生进行思考”</b>。 他指出,教与研,是教师成长的一体两翼,是促进教育发展的统一体。<b>教而不研则浅,如果教师只埋头教书,不思考,不研究,即使学生成绩提高了,含金量也不高。研而不教则空,教研的目的在于促进教育教学更好地发展,脱离教育实践的研究是空洞的,对教育实践没有指导作用的理论是无效</b>的。 <p> 匡老师还对开学前安排部署本学期(1+6)次(一轮复习综合视导)教研活动,下学期(2+6)次(二轮复习综合视导和学业水平专题视导)教研活动具体事宜。<b>主题教科研方向:</b></p><p><b> 一是</b>学科教研员总结上学期教学教研工作,传达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召开高三复习备考工作研讨会,推门听课,了解更加真实的课堂教学。</p><p><b> 二是</b>组织高三第一轮复习综合视导活动,加强备课专业化教学评一致性备课和一轮复习课模理念与操作实践研究。</p><p><b> 三是</b>开展大教研活动,观课议课评课赛课、第一届学生发展指导生涯规划能力大赛等活动,尝试进行分层次的全市教研活动(示范性高中和普通高中分层教研)。强化高三第一、二轮复习有效性的探索。 </p><p><b> 四是</b>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更新和新高考题型研究利用,高考二轮复习综合视导加强试卷讲评课模式研究。加强评价驱动教学研究,“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p><p><b> 五是</b>对教师的教研、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试和质量分析等专业领域做出明确规范和要求,组织教师研发课程,研究和实践教学路径,强调合作与共享,并通过评价和考核达成既定的管理目标。</p><p><b> 六是</b>基于监测数据确定教科研主题,有针对性地改进课堂教学。各学校按照“数据分析-诊断教学-实施改进”的思路,将质量监测与日常教研紧密结合,明确区域共性问题和学校个性问题,将区域共性问题作为教研的主题、科研的课题。基于监测数据和证据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增强解决问题的行动自觉,形成在课程目标引领下的备、教、学、评一体化格局。</p> 活动最后,英德市教师发展中心教科研部陈文增主任进行了总结性发言。陈主任首先代表教育局陈莉副局长感谢大家,在新冠肺炎的不利影响下,我市的教育教学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20年高考成绩喜人,在座的各间学校负责人和学校的老师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其次,陈主任建议<b>学校的主管教学副校长要统筹计划好下一年的工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做好“顶层设计”,具体提出“精准备考,科学训练”的指导思想;</b>最后,陈主任介绍了教育局新办公楼的一些主要功能场所,硬件设备有了很大的改善,希望各间学校多为教学培训中心推荐人才,为我市的教师培训工作贡献力量。 撰稿:熊海倦 申雷雷<br>审核:陈文增 匡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