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茉莉清茶 <p>前言:</p><p><br></p><p>大家好!在进入正题之前,请允许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网名叫茉莉清茶,为方便起见,简称清茶,之所以起这样一个网名主要基于两点原因:其一我是北京人,北京人最喜欢喝的茶就是茉莉花茶,我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都是用茉莉花茶来招待的;其二茉莉花茶也是一种最常见和普通的茶,正如我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p><p><br></p><p>我从小就喜欢唱歌,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一位群友那里得知了全民K歌软件,如获至宝,从此开始了我的K歌之旅,也正因如此,我接触到了朗诵,大概一年前吧,在全民K歌里出现了个人制作上传的朗诵底版,我的一位K歌朋友先于我朗诵,我一开始不以为然,并没有想要尝试朗诵,毕竟这里是用来K歌的嘛,在这里朗诵显得不伦不类,但后来,随着更多的k友开始朗诵,我也有了尝试的想法,就这样,我也开始朗诵了。一开始发布的朗诵作品现在听来生涩的很,但当时自我感觉很好,加之K歌好友的夸奖,让我信心倍增,渐渐的我开始喜欢朗诵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当我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朗诵上以后,再也无暇顾及唱歌了。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我的诵龄已有一岁半了,关于朗诵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以下我所要谈的,一部分来自我个人的体会,也有部分来自我所学到的朗诵知识,在此与大家分享,仅供参考。</p> <p>闲话休题,书归正传,下面我就来从四个方面谈谈朗诵:</p><p><br></p><p>一.朗诵的意义</p><p><br></p><p>朗诵的意义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朗诵?换句话说你朗诵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的语言能力强,还是仅仅为了娱乐解压,或许不可否认都有那么一点点吧,但更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为了充实生活,丰富自己。通过朗诵一些名家作品,弥补自己对文学知识的匮乏;通过大声的读出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朱熹的《读书要三到》里云:“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而朗诵通常是要读上数遍方能做到通顺流畅,准确无误,尤其是对比较长的又不熟悉的文章,所以可以说朗诵是加深理解和记忆文章最好的方式,而朗诵名家作品则是丰富自己最好的途径。赋予了朗诵行为这样的精神意义会让你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情,只有为丰富自己而朗诵才是朗诵的真正意义所在。</p><p><br></p><p>二.朗诵的必备条件</p><p><br></p><p>如果你也喜欢朗诵,想尝试朗诵,那么我建议你在准备朗诵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我所说的朗诵的必备条件:</p><p><br></p><p>㈠基本条件</p><p><br></p><p>⑴身体条件:包括健康的身体,清晰的口齿,优美的声音等。</p><p><br></p><p>⑵生活条件:包括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安静的生活环境等。</p><p><br></p><p>⑶人生经历: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p><p><br></p><p>㈡附加条件</p><p><br></p><p>⑴理解力:我们要想朗诵好一部作品,首先要理解这部作品,这就要用到我们的理解力。如果是现代诗文,还比较好理解,对于浅显的我们一看就懂的文章,我们只需要了解文章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了;如果是现代朦胧诗,或者是比较难理解的古诗文,那么我们在读之前,一定要先充分的理解和掌握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刻含义,最好再深入了解一下文章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读才能准确的把握情感基调。</p><p><br></p><p>⑵感受力: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具备一种能力,就是感受力,何为感受力呢?简单的说就是感同身受的能力,你理解文章了,也理解作者了,然后你还要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露出来,现在你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朗诵者,而应该把自己当成是文章的作者,你要很好的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你的感受力,来感受作者写作时的心情,把它表达出来。</p><p><br></p><p>⑶表现力:如果你是一个站在舞台上的朗诵者,除了具备以上两种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表现力,所谓表现力,包括在朗诵时的手势、动作和表情,一个优秀的朗诵者可以通过良好的表现力来感染听众,与之共鸣。</p><p><br></p><p>三.朗诵的技巧和方法</p><p><br></p><p>我们在正式读一篇文章之前,首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步骤如下:</p><p>⑴默读一遍,遇到不认识的字或拿不准字音的字,先查字典学会。</p><p><br></p><p>⑵分清文章的叙述和描述部分,叙述就是作者陈述的部分,读时不需要加感情;描述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描写的部分,要加感情读。</p><p><br></p><p>⑶找文章的重音,也就是需要重读的部分,通常来说数字、形容词和动词都需要重读,另外还有一些生活中的习惯性重音,如妈妈,第一个妈字要重读,第二个要轻读。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声音的长短,把握好诵读的“轻、重、缓、急”,恰当地分好“音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才能将诗歌情感强调出来,才能将诗歌的韵味体现出来。</p><p><br></p><p>⑷断句,也就是读文章时需要停顿的部分,通常标点符号处需要停顿,逗号停顿一小会儿;顿号处停顿时间最短;感叹号、问号与逗号相同;省略号、破折号停顿最长; 有时则需根据诗歌内容和语意关系来断定;另外还有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特殊停顿的地方要做到声断气不断。根据语境,正确处理诗句的停顿。这样才能使诗歌节奏鲜明,富有韵律美。</p><p><br></p><p>⑸气息的运用,不管是唱歌还是朗诵,都要用到气息,朗诵时要气声与实声相互转换来增强表达效果,气声是用气发出的声音,通常在需要加感情的描述中,需要用到气声来烘托渲染。我们平时说悄悄话的时候基本上是用气声,但在朗读中用到的气声比悄悄话的声音要大很多倍,这就需要有充沛的气息支撑,所以需要做气息的训练,如何来训练呢?就是练习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一种呼吸方法,吸气时用鼻子,肚子鼓起,呼气时用嘴巴,肚子收缩,快吸慢呼,吸气五秒,憋气一秒,呼气十秒,每天练习五分钟。运用到朗读中,就是在读之前深吸一口气,然后在朗读的过程中再慢慢把气吐出来,气往下沉,声音往上提。</p><p><br></p><p>⑹人物对话用口语读,即平时说话的语气,要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小孩儿怎么说话?老人怎么说话,年轻人怎么说话?中年人怎么说话?说话的语声语调要符合说话人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p><p><br></p><p>⑺文章最后的总结句,要放缓读,加重语气重音。</p><p><br></p><p>⑻,另外还有一类特殊的文章,就是夜听、电台和解说词,夜听与电台类似,朗读时没有重音,要用轻松柔和的声音,平淡的语调去读;解说词的声音要正,发音要清晰,调值要饱满,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字正腔圆。</p><p><br></p><p>⑨情感的表达,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文章,都需要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如果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稍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稍慢一些;表现的内容是平铺直述的,速度就要力求平稳、不紧不慢。深刻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 如徐志摩的名诗《再别康桥》,写的是离愁别绪,其情感基调定在一个“愁”字上,而且,这愁,不是哀愁,不是浓愁,而是轻淡的柔愁,愁中又带有一丝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带有一丝对母校眷恋的深情。</p><p><br></p><p>四.朗诵中的弊病及改善方法</p><p><br></p><p>我们听某些人朗诵的不好听,听不下去,除了声音不好听外,还因为这些人犯了朗诵中的弊病。何为朗诵中的弊病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拖音、蹦字和朗诵腔。拖音就是把声音拖长了读;蹦字就是停连不当,在不该停顿的时候停顿,读的不连贯;朗诵腔就是拿腔拿调,语气不自然。那么如何改善这些弊病呢?有一个方法推荐给大家:练习快读,越快越好,不要加感情,不要考虑停顿, 连贯起来读,反复练习,直到做到随便拿来一篇文章,都能快速的把它准确通顺的读下来,练好以后再按正常的语速读,试试吧,也许这个方法真的能改善你的问题呢。</p> <p>后序:</p><p><br></p><p>总之,明确朗诵的意义是关键,具备朗诵的条件是前提,掌握朗诵的技巧和方法需要长久的磨练,理论联系实践。现代诗歌的诵读,具有很大程度的表演性。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投入真情,反复吟咏,方能读出诗歌的感染力,用诗歌特有的魅力打动读者。</p><p><br></p><p>当然,了解了理论知识的我也无法很好的做到,犹如纸上谈兵,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练习中慢慢领会,我的观点仅供参考,关于朗诵的知识我也只知皮毛而已,难免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还望海涵,与君共勉。</p><p><br></p><p style="text-align: right;">写于2019.3.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