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人的寥寥数语道出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教育的道路上,我就像未经精雕细琢的璞玉,在一次次打磨中成就更好的自己。今年有幸被选中参加第一期的明星班主任专业培训活动,又再次回到带领我走向专业教育起航的地方——橘园。一年后再次走进这个地方,远远就看见树上挂着绿柚青橘,接着走过精致仿古的圆门,穿过挂着灯笼的中式长廊,正式开启了我的班主任专业学习之旅。</span></p> 珍惜机会,专注学习 <p> “学无止境”,人只有不断的学习进取,才能在专业上得到一些成就。“年轻人的机会很多”,这是我经常听到工作中的前辈对我说的一句话,既然机会多,来了就要牢牢地抓住。这次班主任的专业培训是在疫情还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教育局经过认真研究和慎重考虑后组织的一次学习培训,所以在这严峻的时刻下,更要抓住这来之不易的点滴光阴。我在这短暂的五天学习里,认真的聆听和记录专家的教育观念,也对今后的班主任工作开展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和领悟。</p> 专家讲座,精彩纷呈 <p> 这次培训学习的内容丰富,既有权威的教育专家讲座、也有本地明星班主任的经验分享。让我印象最深的三堂课,对我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有三个方面的启迪。</p> <p> 张爱群教授带来的《班级文化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讲座。他强调“文化治班,以文化人”的管理理念,一个班级的文化是“软”实力,一个好的班级文化是具有导向、规范、凝聚、动力、教化和创造功能的。这成为我在今后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时新的理论依托。他还提出作为一名一线班主任,要树立远大的专业目标、增强专业自觉,要大胆的走近专家,要追求精彩的课堂、修炼专业精神,要坚持读书和业余写作……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专业型教师。其中“专业”这个词让我深深触动,如今拥有“匠心精神”的人少之又少,在教书育人的领域上不断通过各种学习夯实自己的专业基础才是我现在迫切要做的事情。</p> <p> 雷梅玲老师的《班团队主题育人活动的创意及实施》。雷老师介绍了班会和队会的本质区别,接着从主题班会的设计技巧、少先队活动课的组织与实施方面进行讲解,让我印象最深刻是她亲自戴上红领巾,手握着少先队队旗展示队会仪式。这让我明白每次开班队会时,老师戴红领巾的意义。</p> <p> 易华芹老师的《探索深度合作的新型家校关系》,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易老师为了改善爸爸与孩子的关系,只身带着爸爸和孩子们去湖南游学,我敬佩的是易老师身上那股永远对教育充满创造与热情的劲头,有了她的激励,自己也会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更加努力,走的更远。</p> 积极实践,增强实力 <p> 这次培训有很多现场实践活动,着实考验着我们的专业化素养。除了每次专家课后的现场实践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宜都市的医务工作者联盟团队,他们现场为我们展示应急急救技能,并且让我们亲身体验,这是我在平时生活中完全接触不到的,试想,当工作和生活中真正遇到危险时,自身具备应急急救技能或许可以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这是多么重要的技能。这让我更加深入思考,作为一位班主任,只有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不断学习新思想新事物,不断实践,增强自己各方面技能,才是新时代优秀班主任的模范。</p> 勤勤恳恳,孜孜不倦 <p> 培训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因此我也为自己以后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暂定三个目标。首先是修炼自身文化素质,俗话说“功夫在业余”,在工作之外要坚持读书写作,增加自己的文字储备量。其次是修炼自身的道德素养,时时刻刻铭记师德规范,及时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在工作生活中自律、慎独。最后是提升自身的应急能力,不管是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合作,还是处理各种紧急事件,我都希望自己能做到沉着冷静,心中有底。</p> <p> 作为一名年轻班主任,我的专业学习之路依旧漫长,但是我相信,有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终有一天我会登上人生历程中的珠穆朗玛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