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情感的联结。教育工作者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原本制造爱、传播爱的形象,近年来却不时成为家校矛盾冲突事件的舆论中心人物。</p> <p>我们认真剖析就能发现,这些瞬间成为焦点的事件中,沟通成为大多数冲突事件的原罪。何为沟通?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来自山东歌尔教育集团的赵桂霞老师的分享给了我新的启发。</p> 摆纸条的故事 <p>讲座伊始,赵老师分享了“摆纸条”的故事,老师躲在窗帘后面讲述摆纸条的要求,孩子们分为3组去摆,但是最终的3组结果都截然不同。问题出在哪里?</p> <p>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已有经验存在差距,所以相同的信息解码得到的结果也不尽相同。</p> <p>耿玉苗老师也曾说过,心里想的100%的事情,通过讲述者的输出可以传递80%的信息,接听者能理解其中的60%,真正做出来可能只有原有表达的40%,这也是现在课堂中大量存在的现象,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附和,未必真正理解老师的意图。</p> 何为沟通 <p>所谓“沟通”,就是信息,凭借载体,从发送者到接收者,并被理解的过程。</p> <p>沟通,无处不在。教育沟通发生在工作中的每时每刻。凡有对话,皆为沟通。</p> 与学生沟通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何讲,学生才能听呢?</p> <p>有效沟通必须基于“双向互动”,其本质在于推动对方思维改变,让对方接纳和认可。赵老师认为沟通方式必须多元化,沟通信息的传递只有8%来自说话的内容,37%来自声音声调,55%来自肢体语言。</p> <p>这就要求教师明晰目标有所取舍,以课堂目标为导向,以学生生成为发展,注重合理反馈和引导,通过追问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并完成学生大脑的自我建构。</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何听,学生才会说?</p><p><br></p> <p>倾听,是教育沟通的必备前提。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在《一生的学习》这本书中说道,不加任何评价的倾听,才是真正的聆听。</p> <p>有效沟通首先要求教师放下身段。树立新时代的教育观,错误是孩子进步的机会,放下身段从孩子的视角出发重新思考问题。</p> <p>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不以原有对孩子的认识来处理新的问题,严禁出现对优生偏袒对待优生严厉的情况。</p> <p>真诚专注,而不是敷衍了事。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认真聆听孩子心灵的声音,尊重每一位孩子的回答。</p> <p>推动孩子更深入的思考。倾听的过程,往往是让对方疏导情绪的过程。倾听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发现问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开始。教育人在沟通问题的时候,可以简单的对孩子进行提问和追问,引导孩子进行反思,从而实现更深入的思考。</p> 与同伴沟通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了解自己,是沟通的前提</p> <p>更客观的了解自己,坚持自我觉察,训练自己当某种情绪一出现的事情就能察觉,这也是情绪智力的核心能力。</p> <p>赵老师勉励我们认清自己,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找到自己的教育榜样、研究那个榜样的言行举止、成为这个榜样、最终超越榜样,成为更好的自己。</p> 与自我沟通 <p>总结经验,反思自己。与自我对话,约束自己的品行,提升教师发展的技能。在职初阶段要抓住发展的关键期,不断学习广泛涉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技能。</p> <p>以名师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确立短中长期目标,突破椭圆式教师发展高原区。</p> 结语 <p>“教育沟通,需要教师以专业的姿态切入,以专业人的自我要求来努力修为,从而通过每一次沟通渗透的教育因素,帮助沟通对象做更好的自己。这种通过沟通来矫正言行和思想的过程,是教育沟通独有的意义样态。”</p> <p>沟通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教师只有不断了解学生,完善自我,读懂他人,才能够提升沟通效率,更好的传递知识技能、爱与尊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