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县第三中学“戏曲进校园—京剧”知识荟萃

王芳

<h1>为了使同学们能够了解京剧的相关知识,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继承并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我校政教处携手团委开展“戏曲进校园—京剧”知识宣传活动。</h1> <h1>—、京剧基本知识</h1><h1>1、中国五大剧种:京剧、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h1><h1>2、徽剧是京剧的前身。京剧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民国时期得到长足发展。</h1><h1>3、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h1><h1>4、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h1><h1>5、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四项。</h1><h1>6、角色划分成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h1><h1>7、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h1><h1>8、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青衣(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彩旦。</h1><h1>9、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h1><h1>10、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分文丑(分方巾丑、袍带丑、老丑、荣衣丑,并兼演彩旦、婆子)、武丑(又称开口跳)等。</h1><h1>11、京剧脸谱: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h1><h1>12、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h1> <h1>戏曲进校园”是推动戏曲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中学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间段给青少年学生注入戏曲文化细胞,有利于熏陶学生综合素质。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京剧的相关知识,对京剧感兴趣,能够继承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h1><h1>撰稿:王芳</h1><h1>审核:赵欣</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