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救死扶伤。——铁道兵二师医院简介 李友珍2020.8.8.

李友珍

<p class="ql-block">【战火中产生的二师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二师医院是在战火中发展起来的医院。二师医院成立于烽火嚣烟的194O年,渤海回民抗日游击队,经历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援越抗美战争。</p><p class="ql-block">【援越抗美】1965年即新中国成立16周年之际,当时正在湖南湘潭的二师医院卫生营临危受命与二师大部队接受援越抗美救国的使命,6月27日随支队跨过友谊关参加援越抗美。开始驻扎于越南凉山省一号公路61公里处的鬼门关,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乘直升飞机视察时,发现这里为敌机重点轰炸区,指示支队立即将卫生营搬迁至一号公路39公里处。营长宋福庭,副营长杨忠海,政治协理员张兆武。</p><p class="ql-block">1966年8月,越南共和国主席胡志明来部队视察,发现卫生营所在的39公里处仍为敌机菱炸的目标,指示立即移防。卫生营驻地移至一号公路82公里处,置身于丛林之中,掩护于溶洞式的山洞里面,为安全救助病人创造了条件。当时通信代号为广西11号信箱6中队。驻所在越北一号公路距友谊关82公里外。整个参战人员都换上兰色和灰色服装。当时医院设有内科、外科、传染科门诊、手术室、药房、X光室、化验室、卫训队。行政设有医务处、政治处、院务处。三个临床科病房分别在三个大山洞内。</p><p class="ql-block">【敌机轰炸,战争升级】1965年、66年、67年美军的轰炸登峯造极,很多车站、桥梁都是遭多批次多驾次敌机的轰炸,梅花大桥、宋化大桥、克夫火车站都是轰炸的重点,我院的医生,先期我们出国的战友们冒着敌机的轰炸抢救伤员,如外科郭和平郭姐,外科大姐祖述娟医生,陈阳安医生、朱鹏寿等医生冒着敌机轰炸护送伤员,刘明生医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带领11名战友恰遇敌机轰炸宋化大桥,他当机立断,英勇果敢指挥汽车加大油门,继续前行,实践证明如果停车车上必遭轰炸,十余人性命难保,像这样出生入死的事例很多,老兵们从不弦耀,总说自己的脑袋是系在腰带上,随时都有为国捐躯的可能。仗打得非常激烈,几乎没有前、后方之分。美全天候飞机不分昼夜、不分晴天雨天频繁轰炸重点交通枢纽,加上战时越南社会治安状况差,几乎每晚都能见到敌特的联络信号弹。战争环境下,医务工作是没有上下班之说的。</p><p class="ql-block">【卫生营改为医院】</p><p class="ql-block">1967年6月7日,“中国人民志愿工程队一支队医院”(后改为中国后勤部队一支队医院)在越南凉山省82公里处正式成立,定编为正团级建制单位。伴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医疗设备人员明显不足,军队领导在视察后给予补充,先后有齐齐哈尔医学院20大学生:魏国平医生、曹佩成医生、杨中道医生等充实到医院,他们都是医院的中坚力量,1968年解放军301医院护校的30名应界毕业生来到二师战地医院,她们是满怀激情的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力军,充实到护理岗位上,同时第四军医大学大学毕业生:杜秀英、沙赫夫妇、米淑秀、厐志显夫妇、孟金荣、周书葙夫妇和张宝能来到二师,他们都是第四军医大学的6年、7年制精英,他们都是拿到结婚证就上了前线,没有婚礼,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只有服从命令永往直前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抢救伤员】在敌机疯狂轰炸的年月里医院外科的医护人员日夜奋战,与死神赛跑,把伤员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一次轰炸往往就有多名伤员,所以外科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外科马基生医生还为俘获的美军飞机员做了骨的手术。</p><p class="ql-block">【血库】在战争期间抢救伤病员离不开鲜血,但是医院没有血库,因此大量的血液都是来自医训队和本院的医务人员,大量的工作人员都为伤病员献过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向白求恩学习救死扶伤实现革命的人道主义。如外科郭和平郭姐、方华一次献血400毫升是两个人的献血量,内科芦凤霞、任素春、郭倚门、王玉秀等都参与了献血,医院的工作人员就是备用的血库。1969年的一天,广播中传来外科抢救越南小姑娘内出血急需输血,门诊正在上班的郭家瑞立刻跑到外科,因为她身材瘦小,体重不够输血标准,外科抽血的护士不同意,但是郭家瑞同学躺在床上执意献血,在她强烈要求下只好为他抽了血,同时为这个小姑娘献血的还有芦凤霞、吳秋胜、郭和平。挽救了越南小姑娘的生命,为中越友谊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1967年7月正是支队医院成立后的一个月,越南战争升级到慘绝人寰的时期,仅这一月,敌机的投弹量接近全年投弹总和。支队一大队五连、四大队十四连、五大队十四连负责的克夫火车站及高炮连相继被炸,大批伤员送到医院,院领导组织全院医务人员日夜奋战在抢救第一线。伤员多,需血量大,医院除个别有病的外,都自动献血,医训队的50名学员也都参加了这次献血活动。经过一个星期的抢救200多名伤员全部从死亡线上抢救过来。</p><p class="ql-block">【与自然环境做斗争】越南北方是热带气候,潮湿闷热,夏季署热难耐,皮肤病多见,各种蚊虫叮咬、蛇经常出现在路上、被子上、蚊帐上,时间长了,困扰严重,不仅工作忙,压力大还要与自然环境做斗争,从1965入越到70年回国长达五年时间,克服了重重困难,表现了对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p><p class="ql-block">【釆药】在越南工作期间医院为伤病员治疗坚持是中西医结合的方针,没有离开过中医中药,这些中药都是医务人员到越南的深山老林中亲自采摘的,如当归、鸡血藤、雷公藤、等多种中草药,很多都是名贵中药材,有些是在很高的树上,我们在北京没爬过树,在越南学会了上树,能够爬的很高,回国五十年后,战友们在北京相聚,回忆当年釆药情景,沙赫医生怕我们掉下来,时刻做好接人的准备呢。在深山老林里采药危险因素也很多,除了防止摔下树之外还有预防毒蛇,虫咬,清楚记得当时是主治医生,后来是二师医院付院长的隋守珍医生被毒树叶刮伤引起剧烈疼痛,送回医院内科时他惨痛的痛苦叫声振荡着整个山拗,当注射了强烈止痛的杜冷丁后他才平静下来。</p><p class="ql-block">【新医疗法】虽然部队在国外,但是紧跟着国内的形势发展,68年、69年轰轰烈烈的开展新医疗法,全院各科室普遍开展针灸治疗,外科开展了针灸麻醉做兰尾手术,外科余永明医生,康长明医生,邓启如医生,张广来、韩建新,都参与了手术,在当时被传为佳话。在门诊魏国平医生,邹文平、马秀菁、郭家瑞等为越南哑巴针灸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在内科为病人针炙治疗慢性病,当时叫新针治疗,自制水罐拔罐,当时开展的轰轰烈烈。造福连队负伤的伤病员也造福越南老百姓。</p><p class="ql-block">【预防防疫工作】为了保证部队的战斗力,做好预防工作是重要的环节,没有疫情积极预防,有了疫情极时消除,真正做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医院防疫人员刘明生医生曾带领张余,曾陶、董凤荣下到连队流调,防疫站的医生们长期下连队,工作非常辛苦。做好了防预工作才能有效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p> <p>1969年的一天,广播中传来外科抢救越南小姑娘内出血急需输血,门诊正在上班的郭家瑞立刻跑到外科,因为她身材瘦小,体重不够输血标准,外科抽血的护士不同意,但是郭家瑞同学躺在床上执意献血,在她强烈要求下只好为他抽了血,同时为这个小姑娘献血的还有芦凤霞、吳秋胜、郭和平。挽救了越南小姑娘的生命,为中越友谊做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四医大毕业的三对大学生:左起:1、周书箱、2、孟金荣、夫妇,4、米淑秀、5、厐志显夫妇,6、杜秀英、沙赫夫妇。第三位是招待所领导。</p> <p class="ql-block">作者:李友珍、1968年解放军301医院护校毕业后在铁道兵二师医院内科护士,1973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铁道兵二师医院军医。1984年铁道兵集体转业后北京市中西结合医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18年进入兵网写作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