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水鲜的美篇(副本)

荷塘水鲜

旧堂人的故事 <p>  凉城县地处阴山南麓,长城脚下,黄土高原东北边缘,呼市的中南部,集宁的南部,东邻丰镇,南与左云,右玉相毗邻,北与卓资接壤,西与呼市,和林交界。</p><p> 凉城县现在改成了鸿茅镇,其实原来就是新堂,旧堂。</p><p> 早在1886年西湾子教区派比利时天主教神父到旧堂修建了土教堂,1901年比利时神父又在凉城县城内修建了十字教堂。所以早建的叫旧堂,后建的叫新堂。</p><p><br></p> <p>旧教堂</p> <p>天主教堂</p> <p>旧堂天主教堂</p> <p>新堂十字架型天主教堂。</p> <p>新堂十字街天主教堂室内装修建筑。</p> <p>新堂天主教堂室内装饰。</p> <p>  旧堂村,位于县城边缘的城乡结合处,人多地少,既没有山,也没有河,地产资源非常匮乏,属于贫困村。由于天主教在这里传教最早,所以旧堂人大都信奉天主教,在那缺吃少穿,解决不了温饱的年月里,人们属实是饿极了,就瞅着集体地里的粮食,山药,玉米葫芦等偷偷摸摸地搞回家里。当年新堂人有句串话:“旧堂人白天念经,黑夜偷人。”</p><p> 但是,旧堂人聪明智慧,勤奋能干,吃苦耐劳,就是本地人土话说的那种“事好好”的人。</p><p> 旧堂村有好多的好后生,其中班贵贵,班二蛋,张有才,他们三人年龄相仿,又是同一年级的,三人眼看着在这贫瘠的土地上生活也没有多大出息,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p><p> 于是乎,他们就拿起书本开始复习功课准备高考,三个人经常在一起相互切磋,研究难题攻克难关,奋发图强,经常是学习到通宵达旦,眼熬的通红。尤其是班贵贵,因为家里没有书桌,只好趴在水缸盖子上学习,俩腿挨着冰冷的水缸,寒冷刺骨一学学到深更半夜……</p><p> 还好,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个人都金榜题名,班贵贵考上了内蒙古水利学校,班二蛋考上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张有才考上了乌盟财贸学校。他们三人是旧堂人的骄傲,旧堂村农家子弟的佼佼者。</p><p> 毕业后,三人都发展的很好,并且都走上了领导岗位。现在都已退休,在家含饴弄孙,享受天天伦之乐。</p><p> 今年,2020庚子年,全世界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为了防制疫情,不能出门,都在家中憋屈了俩个多月。</p><p> </p> <p>  北国初春时节,烟雨未至,桃花含苞,大地茫茫,苍黄依旧,但是,渐渐转暖的天气,略显出一丝丝春的气息。</p><p><br></p> <p>桃花含苞欲放。</p> <p>  清明节,班贵贵从和林回来,张有才从集宁回来都给祖先上坟了,班二蛋也在凉城了,三人就又聚在了一起。</p><p> 清明时节雨纷纷,</p><p> 路上行人欲断魂。</p><p> 借问酒家何处有?</p><p> 防疫期间都关门。</p><p> 三人只好提酒割肉买菜来到班二蛋家,班夫人在外地哄孙子不在家。谁做饭?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了,于是就:"狼打柴,狗烧火,猫儿在炕上捏窝窝"。地干开了,班贵贵撸起袖子,发挥了班家厨艺本领,指挥其他俩人洗菜,剥葱忙前忙后,不一会儿功夫,一桌子的好饭就端了上来。有炖开河鲫瓜鱼,秧节葱炒笨鸡蛋,炒菜,凉菜……等。</p><p> </p><p><br></p> <p>秧节葱</p> <p>开河鲫瓜鱼</p> <p>  于是乎,三个吃货开始了最开心的时刻,就是嘛,有酒有肉有知己哪能不开心?酒逢知己千杯少,按说班二蛋还叫班贵贵叔叔呢,因为从小一块长大,年龄差不多,所以也就没那么多讲究,从来就无话不谈,张有才呢,人长得身高树大,一表人才,有才倒是很有才,有时候也有点菜。</p><p> 三人一边喝一边聊,开始了回忆过去的岁月。回忆起童年三人上树掏雀,翻墙,上房,藏老埋埋,拔猪菜,拾粪……再大一点就是三人在放假期间,到外贸脱土呸子卖钱。</p><p> 张有才,他小时候就鬼点点多,聪明才智有了用场,在垛土坯时,中间垛成空心,数坯子时,数量就增多,还能把数过的坯子不知咋鼓捣的换成没数的坯子。这样呼弄人就能多挣到钱 。 </p><p> 班二蛋,因为家穷,家里早就不让他念书了,回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不大大儿的孩子,只有十几岁,干的和大人一样样的活。整天担粪,挖坑,打圪楞,晚上回到家里,俩手都磨起血泡,双肩压得通红,也磨起了肉皮。累得实在受不了,就向家里提出:“我要上学!”遭到了拒绝。二蛋也有主意,就去找他二姨,搬上他二姨去说合,他二姨最亲他,并且也有文化,能说会道,他二姨就去他家说服了他大大,才同意他复学。</p><p> 复学了,因为耽误了好几年比同班同学大了好几岁,自己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就下决心努力学习,发奋往前赶,勤奋努力,加上脑子聪明,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学校同意他连跳了二级。</p><p> 因为上学了,家里少了个劳力,又要供他念书,生活就更困难了。所以全家的灶火🔥都得他供。夏天搂柴,秋天捡茬子,尤其是冬天,天不亮就起床,挎上箩筐到县里各单位的灰堆里捡烧完炭的燎炭,俩手冻的肿的像馍馍,捡回一箩筐燎炭,才能去学校上学。</p><p> 班贵贵呢?胆子大,饿得不行就到生产队集体地里偷山药,在一个天高地黑的夜晚,一个人拿上锄头,挎上箩筐就到了地里开始刨山药,正在刨得起劲时,忽然听到有嚎叫的声音,抬头一看:“妈呀”!不得了!是一只狼🐺,是一只从北山上下来饿极了的狼,(因为那年月没有吃的,狼也饿得不行)眼里闪着绿光,对着他嚎叫。贵贵天生就有武二郎的胆子,你嚎你的,我刨我的,你嚎,我叫。狼🐺嚎了半天,也没敢到跟前,想想怕是遇上了打虎英雄武二郎了,就灰溜溜地夹着尾巴走了。狼走了,箩筐也装满了。然后凯旋而归。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真是天不怕, 地不怕。还怕你一只狼🐺吗?</p><p> </p><p> </p><p> </p><p> </p> <p>  ,</p> <p>  三人叨啦起过去的事情太多啦!说起过去的糗事,都笑得跌倒咕噜,前仰后合。</p><p> 再就是漫无边际的瞎聊,天上一百年,地上一千年。</p><p> 聊的聊,喝的喝,喝得天花乱坠,就不知天高地厚的不由自主地吹开牛🐮了,最开心的事是:当年,谁,谁,谁追过我,我又追过谁,谁,谁。喝得是东倒西歪,说得是舌根发僵,语无伦次,口齿不利,说话含糊不清。这时辰,鸡🐔也叫过三 遍了。便倒头大睡。</p><p> 第二天,早上起来,有才要回集宁了,三个人依依惜别,恋恋不舍地握手告别。</p><p> 有才走了,贵贵也起身走呀,低头一穿鞋,“咦!咋一只鞋是黑色的,一只鞋是灰色的?并且一只大,一只小”?低倒头思谋了半天,才定动开啦,闹机迷是:有才走时,穿错了鞋,一只穿他的鞋,一只穿了贵贵的鞋,把贵贵的一只鞋穿到了集宁。咋哇,一只是皮鞋,一只是旅游鞋,并且一只鞋大,一只鞋小,咋穿了?哈😊哈哈!哈哈哈!笑死个人了!</p><p><br></p><p><br></p> <p> 这就是,有才的一只鞋留在了凉城,贵贵的一只鞋穿到了集宁。这真是心心相印——成鞋鞋相印。真可谓情深意长。😁</p><p> 就这样庚子年留下了一段佳话,成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完)</p><p><br></p><p><br></p> <p>  荷塘水鲜2020年4月1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