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兵团五十五周年祭》(九)

行者祝杰

<h1><div><br></div></h1><h1> <b>十二、塞上行(三)</b><br><br><b> 教育</b></h1><h1><br> 格尔木拓荒者的孩子们长大到了入学的年龄,教育就成了问题。边疆最稀缺的就是师资,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生甘心到边远蛮荒之地执教的寥寥无几,更何况那时停课闹革命,教育几近停滞,真正学满初中以上课程的毕业生少之又少。这时“知青”实至名归,成了真正的知识青年,走上讲台,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h1><div><br></div> <div><br><h1>  据不完全统计,格尔木地方和青海兵团(含河东、河西、马海)的七所中学里就有一百四十多名知青教师。返城前参加省内调配的知青也多数安排到学校执教。三团调配去大柴旦的知青全部进入大柴旦中学,直接担纲初中、高中主要课程,可谓雪中送炭。应该说山东知青给格尔木地区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文化教育方面。</h1><div><br></div></div> <div><br><h1> 1、《知青教师》(一)<br><br></h1><h1> 辛劳十载榜题名,</h1><h1> 弟子多成文曲星。<br> 人问高徒谁指点,</h1><h1> 执鞭原是老知青。<br></h1><div><br></div></div> <h1><p></p><div><br></div><p></p></h1><h1> 这张照片摄于一九八零年格尔木军垦照相馆。</h1><h1><br> 照片中的孩子们是格尔木市第三中学(原青海建设兵团师部一中)初二.一班部分学生,中间是班主任李硕(青岛知青)。这班孩子大部分是兵团职工子弟,在校小学部五年、中学部五年,基本都是由山东知青担任老师。一九八三年高考,全班近五十名学生中一半以上考上本科、专科高等院校,成绩斐然,创造了格尔木地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考录取率。</h1><div><br></div><p></p><h1> 照片中的这群孩子很幸运,在人生的起点遇到了知青老师。他(她)们现在境况如何呢?我问了当年的语文老师李硕。令我吃惊的是四十多年前的班主任竟然如此熟悉自己当年的学生,如数家珍。</h1><div><br></div><h1> 我编写本系列美篇的原则是:惜墨如金。但在这里要破例了,我要悉数将李硕开出的单子照录如下,如此,大家才好理解这群孩子对知青老师们由衷的感恩之心。</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魏青(前排左一):西宁某中学英语教师;司永红(前排左三):格尔木铁路医院护士长;吕红霞(第二排左一):大学毕业,西宁某中学英语教师;郭静琳(第二排左二):大学毕业,曾任格尔木市河西区区委书记,现为格尔木市政协副主席;方丽萍(第二排右一):南开大学博士,青海师范大学教授;崔勇(后排左一):大学毕业,现在天津工作;马军贵(后排左二):大学毕业,青海省政府处长;孙慧先(后排左三):毕业于西安交大,现定居济南;滕兆兵(后排左四):大学毕业,某大型国企高管;苏力(后排右二):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现为青海省气象局处长。</span></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span style="color: inherit;"> 这群孩子与知青的情缘是结下了,终其一生也不会改变。</span></h1><p></p><p><br></p> 1976年教改,马海中学徐济申(青岛知青)老师制作物理教具,写了板书,赵春霑(青岛知青)老师上物理课。马海中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都设有班级,最少的高中班仅有三名学生,赵老师的高中班有七名学生。 <div><br></div><h1> 2、《学校》(一)<br><br></h1><h1> 塞上学堂开,</h1><h1><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知青上讲台。</span></h1><h1> 青灯书卷里,</h1><h1> 教出栋梁才。</h1><div><br></div> 马海中学校长、教师与初中毕业生合影 格尔木三中(原来是兵团师部一中)的知青老师 格尔木四中(原兵团小岛师部二中)初三.二班毕业照 河西农场(三团)中学部分老师合影 河西农场(三团)中学小学部合影 个人先进里有很多知青老师 <div><br></div><h1> 3、《知青教师》(二)</h1><h1><br> 弟子从师漫自夸,</h1><h1> 知青授课显才华。<br> 弦歌不断三更夜,</h1><h1> 桃李春来百树花。</h1><div><br></div> 大批知青返城后,仍有很多知青老师留在格尔木中学继续任教 (上下图) <p>  贺中原(青岛知青)老师被聘为青海省高考语文评卷教师</p> 1968年姚以娜老师担任一年级班主任与小学生们留影 师部二中75届初中毕业班留念 马海中学部分老师合影 河西农场(三团)中学部分高中老师在教室前合影 在格尔木四中(原小岛师部二中)校内合影 一团学校部分老师合影 格尔木三中篮球队,体育老师也是兵团知青(上下图) <h1> 4、 《学生》</h1><h1><br> 上学顶风沙,</h1><h1> 来回冰路滑。<br> 课堂寒冻手,</h1><h1> 笔记似涂鸦。</h1><div><br></div><div> </div> 格尔木三中学生到格尔木机场参观 河西农场学校 <div>  连队小学</div><div><br></div><div><br></div><h1> 5、《学校》(二)<br><br></h1><h1> 土屋昏光暗,</h1><h1> 一师开几科。<br> 孩童三五个,</h1><h1> 不废起弦歌。</h1><div><br></div> 格尔木三中少先队活动 1973年知青老师带领师部二中学校宣传队 格尔木四中(原小岛师部二中)学生表演《草原姐妹》 <div>  格尔木中学的学生在绘画</div><div><br></div><div><br></div><h1> <b>医疗</b></h1><div><br></div><h1> 青海建设兵团当时医疗条件十分简陋,连队配卫生员,各团设有卫生队(团部医院)配备少数医生,医疗设备极少。兵团只有师部一所医院,遇到疑难病症还需要求助于格尔木陆军22医院。</h1><h1><br> 连队分布很广,最远的连队距离格尔木上百里,路况很差,即使普通的急症用马车、拖拉机送到医院也危及到生命。兵团战友中因为急症和难产来不及送医院死在途中的并不鲜见。</h1><div><br></div> <h1><br></h1><h1> 6、《师部医院》</h1><h1><br> 师部新医院,</h1><h1> 兵团独一家。<br> 疾疴身不爽,</h1><h1> 路远亦来查。<br></h1><div><br></div> 图为陈崇宏在师部医院为病人手术后观察切除瘤。 师部医院化验室 <div><br><h1> 7、《求医》<br><br></h1><h1> 塞上人烟少,</h1><h1> 营连途路赊。<br> 杏林无国手,</h1><h1> 何处觅丹砂?<br></h1><div><br></div></div> 师部医院医护人员 卫生队卫生员下连队 (上下图) <h3>  三团卫生队</h3><div><br></div><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 font-size: 20px;"> </span><br></div><h1> 8、《孕妇》</h1><h1><br> 孕妇奔医院,</h1><h1> 狂颠赶路程。<br> 可怜人未到,</h1><h1> 孩哭已闻声。</h1><div><br></div> 营部卫生员 营部卫生所医务人员 <div><br><h1> 9、《卫生员》</h1><h1><br> 连中无大事,</h1><h1> 小恙可疗扶。<br> 偶遇疑难症,</h1><h1> 飞骑请大夫。<br></h1><div><br></div></div> 陆军22医院为兵团医院培养医务人员 师部医院医务人员在格尔木陆军22医院培训 兵团第一批卫生员在22医院培训结束后合影 这是王华培和杨丛源的女儿王璐,在三团十一连卫生室拍的一张照片。她从小立志从医,长大后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学位,留学美国顶级大学,现任美国顶尖肿瘤诊疗及科研中心之一的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肿瘤中心病理科分子诊断中心分子病理医生,并担任细胞分子遗传诊断实验室主任。<div><br></div><div><br></div><h1><b> 其他工作</b></h1><div><b><br></b></div><h1> 师部设有汽车连、机修厂、面粉厂、副食连、蔬菜连,各团也相应设有汽车班、机务连、副食连等解决兵团的生活问题。师团机关还设置警通连(警卫和通讯)、班等。<br></h1><div><br></div> 电话总机接线员 机关打字员 通讯员 无线电发报员(上下图) 团部的机务连配有铁匠和木工(上下图) 格尔木小岛面粉厂 师部汽车连部分战士合影 <div><br></div><h1> 10、《驾驶员》</h1><h1><br> 寒冬水冷摇车早,</h1><h1> 酷夏驾蓬如烤煎。<br> 戈壁荒山行万里,</h1><h1> 寂寥途路少人烟。</h1><div><br></div> 兵团知青们探亲时乘坐的客车。那时连队的知青回家探亲要在凌晨摸着黑,背着行李赶到客运站,经过两天路途颠簸到西宁再换乘火车。 给师傅擦车 师部小车班 在青海兵团轮式拖拉机一般用来跑运输(上中下图) <h1><br></h1><h1> </h1><h1> 11、《路况》<br><br> 当年搓板路,</h1><h1> 往返过筛罗。<br> 车遇抛锚后,</h1><h1> 夜深何处拖?</h1><div><br></div> 马海机务连合影 <div><br><div><h1>  看到姜志光战友(后排最高处)这张旧照,禁不住泪目。他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却不能忘怀。姜志光一生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侠骨柔肠,心底无私,铮铮铁骨,勇于担当,他的人格魅力,令人倾倒。</h1><div><br></div><h1> 姜志光的事绝非几篇文章可以概括,更遑论这短短的小文。只能挂一漏万,略表怀念之心。</h1><h1><br> 姜志光回城后为了挽救一家大型国企的困境,踏遍了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找到了矿源。他这一去,竟用了二十年!但作为回报,他成就了一个庞大的国际企业集团。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领军人物,他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优秀企业家”、 “贵州省优秀企业家”、“贵州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人物”、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风云人物”、 “感动山东的十大新闻人物”等等殊荣,还受到总理、省委书记接见。头顶种种光环,但当记者们采访他时,见到的却是一个穿着粗布工作服,双肩微驼,两鬓斑白,一脸皱纹的老工人。当听到他那特有的爽朗大笑,才会被散发出满满的魅力折服。</h1><h1><br> 回忆几件往事。<br> 其一,姜志光从青海兵团被选送到上海华东化工学院上学,毕业后学院决定让他留校任教,这时学院已经宣布援藏的学生当中一位女同学出发前因故不能去西藏,姜志光毅然放弃繁华的上海,顶替同学去西藏海拔3500米高的昌都工作,义薄云天。</h1><h1><br> 其二,西藏昌都条件非常艰苦,食品匮乏。一天,一位远方的朋友来昌都看望姜志光。姜志光素常惜客好义,这次却令他窘迫,一时拿不出东西款待朋友。趁这位朋友不注意,悄悄抱起一床被溜出门,不一会提着两只鸡回来,炖鸡待客。原来他用被子在老乡那里换了鸡。</h1><h1><br> 其三,在昌都的时候,上海华东化工学院感念姜志光曾在关键时刻顶替同学援藏的侠义,招他回学院读研究生,毕业后继续留校任教。可这时姜志光已经爱上了一位同是大学毕业援藏的湘妹子。在这次人生转折的关口,姜志光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爱情,决心在西藏坚守陪伴心爱的姑娘。</h1><div><br></div><h1> 志光的往事说不尽,道不完,点点滴滴都记在战友的心里,正所谓,斯人已去,风范犹存。</h1><h1><br> 志光走的时候,我曾撰过一幅挽联,录在这里以结束此文:</h1><h1><br> 西北西南,筚路蓝缕,伟业勋猷名不朽;<br> 大徳大惠,尽瘁斯民,扶贫济世颂千秋。</h1><h1><br></h1><h1><br> 本篇配曲是王佑贵演唱的《我们这一辈》,这是姜志光战友生前最喜欢的歌。</h1><h1><br></h1><h1><br> (未完待续) </h1><div><br></div></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