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p><p> ——习近平</p> <p><br></p><p> 劳动创造美,劳动创造生活。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全社会勠力同心,用劳动教育,筑牢立德树人基石。</p><p> </p><p> </p> <p> 2020年8月3日至6日,杨建芳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相约云端,聆听了由北京开放大学、基础教育论坛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系列活动之“后疫情时代的劳动教育”培训讲座。短短的几天时间,专家们各有侧重,或是高屋建瓴,从教育的起源到新时代教育的方向等为我们指出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或是结合本校的实践活动讲述劳动教育开展的具体做法,成员们受益很大,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劳动教育它不仅仅是学习劳动技术,也不仅仅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补充,而是全面育人的重要抓手。 </p> <p>1.把握劳动教育实质,做实劳动教育。</p><p> 陈镇虎老师从习近平主席提到的几次有关劳动教育的讲话入手,指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背景与价值取向,无论是从法律法规、理论支撑,还是从专业发展,现实状况,开展劳动教育都是十分有必要的,而教师要努力成为开展劳动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p><p> </p> <p> 在专家的引领下,与会教师对什么是新时代劳动教育以及其基本特征有了明晰的认识,思想也发生转变,劳动教育不应该束之高阁,而应该付诸切实有效的行动。要将劳动教育做到实处,可采用的路径就是将劳动教育与课程设置,学科建设,校园活动及校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融入、体验、联动等方面作为重点,使劳动教育真正成为学生树德、增智,强体,孕美的重要方法。</p> <p><br></p><p>2.科学设计,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p><p> 如何将劳动教育设为一门学科在学校进行开展?来自上海闽行区一小的陈蕊校长为我们揭开了答案。她指出,她们学校通过开展“德”系列课程与“才”系列课程,有效的融入劳动教育,以“校园劳动,社会劳动,家务劳动”三方面为着眼点,建立本校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具体到每周开设的节数,任课教师的安排,螺旋上升的梯度化课程内容,通过20多年的摸索,使劳动教育真正的落地生根。陈蕊校长的报告有宽度,有广度,有深度,特别是在课程评价体系方面,指出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引入争章评价体系的实施令人耳目一新。</p> <p><br></p><p>3.多方联动,全方位保障劳动教育实效。</p><p> 知识躺在书本里,它就是文字。而人格升华、心灵成长、优秀品质的培养必须和劳动实践相结合。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还有南昌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余卫指出他们学校的劳动教育特色是分为田园课程,艺术课程,创客等方面,而且注重将课内引向课外,比如走入新农村,感受新时期农村的风貌,亲临陶瓷博物馆,见识校外的陶瓷世界,游览茶文化基地,体会茶背后的故事……</p><p> 杭州市富春第七小学在这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校长章震乐指出要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基地,多方合力,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场域。</p> <p> 高尔基曾说:“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卢梭在《爱弥尔》中说:“一个小时劳动教育给他的,比终日向他讲述所记住的东西还要多。”让每个孩子有心灵的成长,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也是我们银南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劳动教育,我们一直在践行!未来的日子,我们将继续改革创新,将劳动教育落地生根,用劳动托起自己最美的“中国梦”!</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