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绥阳十二背后原始森林大峡谷

强哥

<p>七月三十一日下午四点,三车十三人在贵阳北汇合经桐梓县向绥阳县宽阔镇底水村行进。计划当晚住扎杨队长家。过了底水桥(7:45)去对岸的杨队长家是毛石路,一路颠簸到达时(8:20)杨队长夫人已经做好丰盛的农家菜等候着。</p> <p>吃饱喝足,简单的向杨队长咨询了些明天路线情况。此次穿越的组织者饭团给大伙强调了注意事项,早早休息(10:30)。我因带了相机及爬楼脚架等配件,为了减轻背包重量就只带了自充垫、抓绒睡袋与地席。是夜爬这个简易木楼梯上到杨队长家阁楼上睡觉。</p> <p>六点,大山里天刚冒鱼肚白,沟谷慢慢升起晨雾。大家陆续起来收拾装备。考虑到峡谷里没有更多的空地可供扎营,男士都不带帐篷进峡谷。</p> <p>杨队长夫妇也同时给大伙做好了早餐,油辣面条。</p> <p>出发前,细心的饭团检查绳降装备。</p> <p>七点,请杨队长用我的手机拍了这张此行唯一的十三人大合影。组织策划:饭团,技术指导支持:再见青春,前锋:大侠陈、亲情树、蒲斌,摄像:文勇,美女:蓝精灵、丹、小邓、小谢,帅哥:209、眼镜浩,我永远是队伍里最亮的那个仔:光头强哥。</p> <p>杨队长的哥哥是此行的半程向导,一瓶水,一把砍刀披荆斩棘送我们到开始下山的垭口(9:10)返回。</p> <p>体能最强的饭团,再见青春和最年轻帅气的209背负了全部公用物资。穿越在丛林中甚是吃力,不一会汗湿衣背。</p> <p>阳光帅气的209。一路上有各种小食品分享给大家补充能量。</p> <p>途中留影,才发现蒲斌与丹已经远远走在前面去了。我与队伍里所有人都是第一次徒步同行,他们介绍说丹是强驴,自此我称之为超级丹!详情待后有图为证。</p> <p>向导返回,开始下行,道路越来越难走。</p> <p>摄像文勇,全程为大家拍了视频记录。</p> <p>行走在长满青苔的岩石路上,需要更多的体力保持身体平衡。对体能是个考验。</p> <p>滑!</p> <p>十点二十,来到一条突出的山脊处,前面的人已经不见了。饭团发现行进路线不对,再次返回此地查看地图。</p> <p>只有饭团与再见青春手里有对讲机,呼叫后基本确认再见青春的线路有误,而亲情树与蒲斌几人无法联系上,但愿他们走的正确路线。决定与再见青春他们汇合,沿着右边的悬崖小心匍匐前行,下面是万丈深渊,我的背包17公斤重,担心背包抵到崖石形成反作用力。一会再见青春返回来接过我的背包爬过了最危险地段。汇合后这边有再见青春,文勇,眼镜浩,209,超级丹,小谢加我与饭团共八人。</p> <p>这条下沟谷路线的选择,开启了意想不到的艰险。原计划中午一点左右到达峡谷入口,用四个小时穿越第一段大裂缝,然后露营休整。在走错路线的前段部分,我们整体的行进速度比预计的还要快。</p> <p>现在面临的下降线路完全没有落脚处,只能顺着溪流绳降。超级丹早已接过209的重包,很轻松的样子。</p> <p>再见青春在上面指导每个人挂绳下降,饭团已经先行下去打保护。超级丹重包下降的姿态英姿飒爽,佩服佩服!</p> <p>从未接触过绳降,出发前饭团特别发了绳降教学视频给我学习。也来不及买个人必备的绳降装备,只是拿了顶工地上戴的安全帽,一副高空作业戴的安全带。安全带还不适合这样的绳降使用。抱着树杆探头观察前面人员下降时的动作要领。最后剩我和浩,眼镜浩让我先下。再见青春帮我挂上下降器,试着身体往后坐,腿与上身成7字形让脚蹬在崖石上一步一步往下挪。饭团和超级丹在下面大声喊叫着引导我下降。终于下到底,忐忑的心也踏实了。回头看浩也下降到了中段,赶紧从防水袋里拿出手机拍了眼镜浩这张绳降的姿态。总共下降了三段悬崖才到达谷底,每次都是再见青春最后下降收绳。</p> <p>更多的时候是手脚并用往下攀爬,汗水混着溪水早已湿透了衣裤。很多惊险紧张的场景无暇顾及没能拍下来。湿的速干裤裹着膝关节,在大跨度攀爬中束缚了腿部的伸展。先是左裤腿一声咔嚓,内缝撕裂了。后面又发出了几次撕裂声音,左右裤腿均成了裙裤。今天出的汗水非常多,背包里的两瓶热水和矿泉水早已喝完,路过一处有渗透水的崖石,赶紧给瓶子补充灌水。此时饭团与文勇发现了我的破裤腿,笑着从后面拍了视频。兄弟,可要保护好我的隐私哈。视频私发给我就可以。</p> <p>途中遇到另一组的亲情树顺着沟谷来找寻我们,知道快到峡谷入口处了。此时已经快到下午四点,他们大约是中午十二点半到达的。我们多花了三个多小时,也多了更有挑战性的体验。在离他们休息点稍远处脱光了衣服在水塘里全身上下洗刷一番,换上干衣服,一身顿时感觉轻爽了。</p><p>大侠陈直接卧倒在乱石上靠着背包休息。 蓝精灵已经捡来枯树枝烧起了篝火。</p> <p>小伙子看来也累得够呛。</p> <p>这样的小潭水在晚上就迅速下降消退,难道是潮汐现象?</p> <p>这是一处稍微平坦开阔地段,就在峡谷入口前面。晚上住扎此处。文勇与小邓开始为大伙准备熬胡萝卜黄瓜汤。</p> <p>红烧肉罐头加上蓝精灵带的熟排骨煮瓜汤,汤浓味鲜。各自带的路粮解决了晚餐。</p> <p>蓝精灵,出发前安排车辆时因为是邻居,饭团把我调整到坐她的车。路上聊天时知道了这位居然是来自四川九寨沟的藏族美女,我觉得她的藏族名字拉姆更上口好记。拉姆带了好多食物给大家分享。</p> <p>最后凑到一堆的总是喝酒爱好者,各种自带食物拼到一起,把酒言欢。既助兴又消除疲劳。</p> <p>微醺之后男儿当自嗨,亲情树开始放飞自我了。</p> <p>我想要不一样的天空。</p> <p>像山羊一样的攀爬。</p> <p>超级丹也能搞怪助兴,美女与野兽。</p> <p>前面就是我们将要进去的峡谷入口处。透过缝隙还能看到沟外烈日高照,沟谷里已经光线暗淡。</p> <p>看到镜头,亲情树马上就姿势要帅。</p> <p>超级丹的红裙适合这样的场景。</p> <p>真的野,赤脚爬上崖石包。</p> <p>大逆光,强力提亮。</p> <p>其实都很累了,就这样睡吧。但愿晚上不要下雨。</p> <p>我的铺位,一张地席半边在下防潮,半边反上来搭在抓绒睡袋上防露水。打开防蚊水放头旁,安全帽放手边,预防蛇虫和高空落石。</p> <p>从早上七点出发,到达扎营地是下午四点,一路重装大强度行进,几乎没有停下来休息。此刻拉伸了躺在自充垫上真舒服,抖抖大腿放松肌肉。脚已经被水长时间泡白了。</p> <p>快十点钟时被吵醒,亲情树与蒲斌下午休息了精神好,打着手电捉了一袋石蛙回来。大伙吵吵嚷嚷没人会弄,我翻身起来,搞这些东西俺从小就会。一阵撕蹼刮皮开膛破肚,清水加盐的蛙肉汤味道鲜美。</p> <p>十二点,再次躺下,只见上面的一线天风轻云淡。很快入睡,一觉到天亮。</p> <p>一大早,再见青春和拉姆就给大伙烧好了开水,简单吃了早餐,清理了营地垃圾。重新收拾背包,所有的物品全部打好防水,我用大垃圾袋做了两层内防水。单反相机用内胆袋扎紧再装入防水包,并特意让防水包充满空气增加防震保护层。一切收拾妥当,七点二十大家整装出发。</p> <p>一入峡谷便是这样刺激的画面。入水体感水温非常冰冷,后面浩用手表测了只有17.9度。</p> <p>攀爬下滑过程中,都是先丢包下去,把控好了人再扑下水。嘣嘣的响声回荡在身边,暗淡的光线,灰黑的环境色调,给人一种阴森神秘与空灵的感觉。</p> <p>偶尔有光线射入,明暗对比甚是强烈。</p> <p>洞穴探险</p> <p>好喜欢这样强烈的明暗对比。</p> <p>边行进边欣赏头上的景致,湿润的崖石表面在镜头下分外油润细腻。</p> <p>一路行来一路拍,累并快乐着。饭团不时回头呼唤我跟上队伍。</p> <p>很多时候都是我在浩前面先下,所以总能回转身抓拍到眼镜浩的行动。</p> <p>地缝里每一处大落差下都是深潭,好像只有浩和我是背着重包下降。我是因为包里有相机不敢随便往下丢包。浩说背包下降拍的照片才好看😎。</p> <p>嗨,别走,回头,给大家一个正面。斯文羞涩的眼镜浩原来有一颗焖骚的心🤪。</p> <p>文勇,先下去准备给大家拍视频。</p> <p>螺旋一样的小洞口,下面依然是深潭。排队等候下滑,给驴友打个卡。209,救生衣加水袖,双保险。</p> <p>蒲斌,沉着稳重得让人放心。</p> <p>超级丹,随时透着一种 闲庭信步的潇洒与自信。</p> <p>亲情树,自我保护最齐全,潜水服外套救生衣,嘿滑稽😂</p> <p>大侠陈,几乎每一个下降点都是打前站。眼神那么坚毅,神态那么笃定,充满了自信。</p> <p>饭团准备下降</p> <p>此行的俩大侠,全程帮助大家安全行进。</p> <p>只能容一个人在前面等候下降,</p> <p>胆大灵活的莽妹小邓</p> <p>已记不清下降了多少次。在昏暗狭窄的地缝里,有的完全就是洞穴,人容易失去空间感与时间感。这段照片的顺序已经前后混乱了,我也不想查照片信息去纠正。</p> <p>文静内敛的小谢,话不多,身体协调性与体能都非常好。</p> <p>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人类在其中显得多么渺小。</p> <p>偶尔头顶上有一丝光线射入。</p> <p>一段二十多米的泅渡,三位不会游泳的均安全渡过。拉姆为自己的勇敢雀跃。</p> <p>哪怕游泳姿势不好看,上岸后的庆祝依然要帅。</p> <p>对水最有恐惧感的209也扑腾过来了,为自己点赞!</p> <p>好像是第一段狭谷最大的一个厅穴,已经十一点四十,大家停下来补充食物。取路餐就顺便拿出相机手持试拍了这一张,还好,相机没有受伤。洞里到处都有滴水,光线暗淡,试拍了几张就收起了相机。我们这样的行进速度根本不允许用相机拍摄。除非是专门的拍摄团队,不赶时间,用脚架打灯。</p> <p>手机拍摄,对比一下就看出与相机的差距了。</p> <p>吃完路餐,头顶的石缝正好有阳光斜射进来。透过水雾形成强烈的电筒光。</p> <p>完美的光影效果。</p> <p>随着光照角度的移动,超级丹想爬上崖石迎接光束。敏捷的她刚爬上去就大叫一声一屁股索下来,口中喊着有癞蛤蟆。原来她惧怕蛙类😂。蒲斌爬上去把石蛙赶走,光束下拍下这张双剑合璧。</p> <p>刚爬下来,发现一个酷似蛤蟆洞的岩孔,超级丹马上钻进去盘腿打坐了。鸠占鹊巢的样子。</p> <p>再见青春总是指导大家下降了最后收绳,然后急冲冲追赶大家,</p> <p>他的背包最重,确实是一个技术体能都非常全面的户外达人。</p> <p>此处是悬空垂直下降,我要先下去给大家拍照,再见青春好几次给我们的下降方法都不一样,有用到下降器的,有用八字环的,还有直接把绳子从胯下穿过绕大腿似安全带一样的。我看不懂,也记不住,每次下降起步蹬腿时都有点小紧张。这次悬空下降给我套绳子时他嘀咕了句:你体重大,多套一环。突增了我的惶恐😂。</p> <p>我的背包漂在水面上推着走,一截阴浸木横撑在中间,仿佛千万年来就是它在抵抗两边裂缝的合拢。</p> <p>历经雨水的浸蚀与冲刷,形成的缝隙曲折迂回光滑,</p> <p>穿完第二段裂缝,手机没电了。收起手机专心攀爬前行。大约下午四点穿完第三段峡谷地缝。前面还需徒步三公里河道。我依然走在了最后,饭团与文勇在我稍前一点,几次回头唤我跟上,回答让他们先走,不用管我,没问题的。渐渐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前方河道升起的雾气中。朝着我们的起水点是逆光行走,光线反射下水波粼粼,根本看不清楚水下的乱石,只好慢慢地,一步一步摸索着迈步。十二背后最特别的一点就是只要光线能照到的地方,都非常的滑。穿的溯溪鞋常常卡在乱石中间,因为薄且没有鞋帮,不能很好的保护脚和踝关节,整个下肢承受了更多的痛苦。浸透了水的背包也沉重了,行走中每一次趔趄都需要付出更多的体力维持平衡。庆幸整个过程中都没有摔跤。突然一阵倾盆大雨淋来,打在安全帽上发出叭叭叭急促的节奏声。河道上水雾更浓,密密麻麻的水滴打落在水面,反弹后仿佛给水面铺垫了一层朝天水刺。慢悠悠摸索着冒雨行走,享受雨水的冲刷。十分钟左右雨停了,前面出现一个七八米高的断崖瀑布,环顾四周观察了一下,河岸两边都是茂密的竹林,我光胳膊光腿不可能去钻竹林,还要防竹叶青蛇。右边的崖石更高更突出,但有几处凹凸的沟槽,应该可以攀爬。渡过去,站在崖石边往下仔细观察。下包,蹲下用双手支撑慢慢坐在崖石上,抓紧石缝,再向下伸右腿,踩实了,换下左脚。反身抓住背包往下挪,这样下挪了两次,已经是能下滑的最大限度了,左手抓紧石缝,右手抓顶包带,尽量探身往下放,在极限处调整背包姿态,松手,背包底朝下跌入水中,非常完美。再次观察潭水情况,收腿,团身,用最安全的野外跳水方法跳入水中。快七点终于走到了起水处,拉姆在小桥上远远拍下了这张照片,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