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i><u> 自从知道侄子考上了大学,我就一直想写一些东西来告慰一下我无比激动的心情,侄子能考上大学比我的女儿考上大学都要高兴,我们兄妹三个,就我一个是读了高中上了大学的,而现在各自的生活状态也证明了,读书是农家子弟脱贫的唯一出路,为了下一代不再像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受罪,我是迫切的希望我的侄子侄女,外甥都考上大学,虽然人这一生很短暂,但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去盛开自己,我想要做的,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行动影响他们了。</u></i></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i><u> 前天,妈妈给我视频电话,看见我正在看注会的书,又在碎碎念,都多大年纪了,钱够花就行了......从结婚的那天起,我就已经是报喜不报忧了,面对妈妈的唠叨,也只是笑笑安慰一下她,我能和她说我的钱不够花吗?我能说再不充电就要被职场淘汰了吗?我能和她说我真的不再很年轻了!面对职场的新秀,我除了年纪大,什么都没有了......</u></i></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i><u> 最近,我的一位同学找我做研究课题的访谈,是关于家校合作的,就从我的周围来看,对于现行教育60%的满意度,我的二女儿今年要上幼儿园,而所属辖区可以上公立幼儿园的仅有180名,这批孩子是国家首次放开二胎政策的第一批上幼儿园的孩子,又赶上了中国传统的对猴属相的偏爱,结果是我的孩子没有摇上号,没有摇上号就要面临的是去私立幼儿园,好一点的私立幼儿园,学费很贵,学费便宜的私立幼儿园,食品人身安全保障度低,教师整体素质偏下,教育风格以识字记忆为主,与幼儿整体成长规律相悖,为什么孩子从一开始接受教育的权利都不能平等对待,凭我一己之力,如何扭转这个局面,天方夜谭!</u></i></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i><u> 再来说我的大女儿,小学教育是孩子奠基的一个重要阶段,尤其是小学低段,家长的陪伴很重要,这也就是所谓的家校合作了,因为我对孩子教育还比较重视,这个基础算是顺利通过了,在孩子小学的四年里,学校很多的时候都在强调家长陪伴的重要性,几乎每次班会都会说,确实对于一些不太关注孩子教育的家长来说需要三令五申,但大部分的家长还是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的,我对大女儿的这个班级满意度达到了80%,但这仅对班主任这么多年来的辛苦付出作为回馈,其他老师也都很辛苦,因为其他的老师要兼带很多班级的课,我想说的是,学校在教师资源安排上能否充裕一些,这样老师才会有精力去因材施教。</u></i></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i><u> 这个暑假,我一直参与女儿新闻视频讨论的环节,见过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在面对新知识的探索上面,他们永远都是渴望的,只要引导正确,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天才,以至于在课外知识这个环节,时间永远都不够用,孩子们的争相举手,不能让他们把想说的话憋回去呀,这也是每一位老师想要的氛围——上课的时候孩子们争先恐后的状态,可是课太多了,老师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在课研上下功夫,也兼顾不了每一位孩子的特点,也就周而复始的仅以授课为任务了,或仅以考试成绩论高低了。</u></i></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i><u> 捎带一句课外辅导班的问题,我对近年来很多特长班教学机构开展宣传的手段很不满意,虽然这样的机构肯定是要以最终盈利为目的,但是实质上也是属于教育行业的,每一次网上投票都是以最后票数最多的孩子为优胜者,那么平常课堂表现和孩子这方面的真正学到的成绩却很少提到,以网络投票的前后来定孩子奖品的大小,说句夸张的话,即使这个孩子平常再优秀,家长不参与投票,奖品与这个孩子无缘,还有学习积分与家长转发学校宣传片的次数挂钩,这种现象,所有课外教育机构无一例外,社会的大现象如此,既然这样存在着,或许总有存在的道理吧!</u></i></b></p> <p> 我从2012年拿上了中级会计师职称之后,一直佛系了很多年,虽然从怀老二的时候开始报名注会课程,但也是每年求个心理安慰,做个样子给孩子们看,今年也是报名后驻足不前,直到进入一家新单位,我才下定了决心要攻下这个难题,我不想公司花比别人多的钱雇佣我,而我却看起来一般般而已,让别人以为我也仅仅是乍一眼看上去还算是有点能力,我的爱人在一家企业干了十几年,虽然我们很少时间是讨论彼此工作上的事情,但是总会挑一个时间来交流一下各自工作上的得与失,这也是我很欣慰的地方,我们可以坐下来,没有孩子的打扰去彼此交流心声,而我最多的听他说的就是新入职的谁谁谁也就是刚开始看起来还行,因为我近年来一直跳槽状态,所以听到他说这个,我就会联想到自己,别人是不是也是这么看我的,虽然已经是很少在意别人的想法了,但是也不想自己被别人看做是花瓶。</p><p> 很多人都觉得我很累,每天要抓孩子的教育,还要让自己不在工作上落后,有时候是觉得很累,我也希望我下班以后可以不管孩子,三五好友相约去嗨皮,也想工作将将就就的得过且过,可是一想到孩子们期盼我回家的表情,我就推掉了一切外出计划,回到了孩子们的身边当个她们心中可亲可爱的妈妈;一想到这不上不下的尴尬年纪,再不学习,就坐等被人淘汰的境地,累也得继续,有时候也觉得自己并不累,至少高堂父母全健在,至少一生伴侣伴左右,至少调皮孩子常捣乱,至少很多人还羡慕我这平淡而又温暖的生活!</p><p> 最后,我希望接下来的两个月,我依然可以坚持利用每天的碎片时间攻克注会课程,让我可以顺利开启注会篇章的第一步,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