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穿越2500年的风云,儒家文化辉映千古、隽永如斯。我们游学曲阜,拜谒圣贤,在苍松翠柏间,感受儒家文化精神,沐浴仁义之光,探寻政德之根。</p> 学必有得 秉烛未晚 <p> 刘振佳教授说:“德者,得也。”就是将德认知、理解、内化、坚守、践行。</p> <p> 我们通过儒学见识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伟大;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参观了解了儒家思想的价值与时代意义。</p><p><br></p> <p> 学必有得,从儒家精神我看到的是孔子及其弟子对理想的执着,为实现大同社会不懈地努力,对信念的坚定。这也启示我们坚定信仰,凝聚力量,为突现心中理想埋头苦干,奋勇向前!</p> 学有所思 思有所悟 <p> 孔子不但学问博大精深,他的人格也令后世高山仰止,足当“万仞”之赞。杏坛春晖,薪火传承。正是因此孔子思想和儒学文化得以传播弘扬,光焰万丈。</p> <p>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修行。那么80多岁的马老师,他不愿退休志愿在工作岗位撑到人生最后一刻,她对职业的热爱、对学校的依恋、对学生的关爱,让我看到作为一名教育者的修行,修的是情怀,行的是仁爱之心。</p> <p> 子贡手植楷”为老师亲手种下楷树,越两千年而不朽,六年守墓尽尊师之情,颜回与老师超脱师徒的情谊让我感受到儒家的尊师之道。他们不仅仅是教学的团队,更是生活的群体。</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精神的交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情怀的相依</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观念的共鸣</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生命的关爱</b></p><p><br></p> <p> 学生对教师的崇拜,团队对管理者的信服,就是一种信仰。信仰是什么?是一群人核心凝聚力,人格意志的统一。教师的信仰来源于教育的初心和使命。作为管理者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让人信服。我理解的“德”是叩问初心,明白:</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是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为了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依靠谁?</b></p><p><br></p> 悟有所行 知行合一 <p> 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做到“乐学善思 勇挑重担”。坚定的政治信仰的前提一定是过硬的理论修养。通过书本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坚持向实践求真,学以致用,始终保持自我革新的勇气,攻坚克难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才能真正推动教育事业发展。</p> <p> 作为一名竹石先锋要做到“以身许教 信仰坚定”。我们经常说要以校为家。参观时发现,孔府、孟府的布局均为前面为官府后面是家,这种家国一体的布局也警示着我,只有坚守初心,忠诚于对教育事业的信仰,才能将教育发扬光大。</p> <p> 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做到“身正是范 崇德修身”。修身意味着改变,改变自己,适应时代发展。将自己活成一种风范,以德服人,感染、激发教师的内在激情和意愿。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把孟子的“浩然之气”融入骨髓,胸襟广阔、着眼大局。学会运用集体智慧和团队力量推动学校发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关爱教师和学生,在与师生的共同奋斗中成长进步。</p> <p> 修身齐家平天下,孔孟之道通古今。儒家思想是一种能量,涤荡我们心灵上的尘埃。儒家精神是一束光,指引我们寻回初心,找到方向。儒家思想的精髓早已熔铸成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任时光流转,还将引导着我们,走向更远的前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