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怀安县游记

sjs

<p>怀安县历史</p><p>基本内容</p><p>张家口怀安县有4个镇、7个乡:柴沟堡镇、左卫镇、头百户镇、怀安城镇、渡口堡乡、第六屯乡、西湾堡乡、西沙城乡、太平庄乡、王虎屯乡、第三堡乡。张家口怀安县是河北省张家口市辖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居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京津冀都市圈和晋冀蒙经济圈的交汇处,素有“金三角”之称。怀安县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建制,唐穆宗长庆二年,即公元822年,取“朝廷施行仁政,百姓怀恩而安”之意,始称怀安县。全县地域辽阔,地势西高东低,属浅山丘陵区。区域面积1706平方公里,可利用土地面积15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0万亩。辖4镇7乡,273个行政村,24.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8万人。</p><p>历史沿革</p><p>夏朝及商期间属夏王朝九州中之冀州,进入西周分属于幽、并两州,春秋时属西周王朝分封之诸侯国——代国,战国时期属赵国之代郡地,秦统一六国后,怀安隶代郡之代县(今蔚县代王城)。</p><p>西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于县境南部旧怀安村北置夷舆县,辖今县境南川,属幽州代郡,旋即废。其地并入下洛县(今涿鹿县),属幽州刺史部上谷郡。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在县境西北部(今东洋河村西南)置马城县,辖今县境西部与万全县西南部,为代郡东部都尉治所,属并州刺史部。</p><p>东汉,仍属上谷、代两郡地。光武帝建武十五年(39年),为避匈奴,上谷、代郡吏民寄治于居庸关内,二十六年(50年)复还故地,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年),幽并二州入冀州,县境为冀州地。三国和魏,属幽州上谷郡。曹魏中后期,县境东部之夷舆县亦省废,旋即又改置下洛县。</p><p>西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分上谷郡置广宁郡,县境大部属幽州代郡,东北部属广宁郡下洛县地,马城县废。</p><p>东晋,县境被突厥、鲜卑占领。晋成帝咸康四年(338年)被后赵石勒占领。晋穆帝永和六年(350年)被前燕慕容隽占领。晋废帝司马奕太和五年(370年)被前秦符坚占领。晋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被后燕慕容垂占领。太元二十一年(396年)被北魏拓拔珪占领。</p><p>南北朝,仍属北魏地。今县境西部属恒州代郡,受北灵丘军管辖;孝文帝(拓跋元宏)太和十年(486年),于今南忻屯置大宁郡,辖小宁(今万全县境)与大宁(今张家口市区)二县,本县东部属燕州大宁郡管辖。北魏灭亡后(534年)属东魏,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四年(546年)燕州废,分恒州东部置东燕州(治今昌平县)辖大宁郡地。550年,属北齐。后主(高纬)武平三年(572年)分东燕州地置北燕州(治今涿鹿)废大宁郡,置长宁、永丰二郡,县境属永丰郡地。565年属北周,577年改北燕州为燕州,县境属燕州。</p><p>隋,县境属涿郡怀戎县(今涿鹿保岱),怀安此时为涿郡怀戎县地。</p><p>唐,618年县境为突厥所据,属北燕州,630年突厥降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改北燕州为妫州,今县境东部属妫州怀戎县地(今怀来)。玄宗天宝二年(743年)改妫州为妫川郡。唐王朝统治者取儒家经典“朝廷施行仁政,百姓怀恩而安”之意,并以此为县名。于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于今旧怀安村北置怀安县,属河北道新州(今涿鹿)。武宗会昌年间(841—846年)新州改称山北八军之武定军,怀安县受武定军管辖。</p><p>五代十国,后唐庄宗同光二年(924年)改武定军为威塞军,废怀安县。后晋高祖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割燕云诸州给契丹,县境全部入辽。南部,初属奉圣州,后改属西京路大同府。东北部属西京路宣德州。</p><p>辽穆宗(耶律璟)应历十三年(963年),分文德县地置怀安县(治今旧怀安)领户3千,乡兵6千,属奉圣州。辽圣宗(耶律隆绪)开泰三年(1014年),于左卫西置德州,领威宁县(与德州同治)与怀安县,1044年改属西京路大同府。</p><p>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于大新镇(今万全县宣平堡)置宣平县,辽天祚帝保大二年(北宋徽宗宣和四年,1122年)金打败契丹,将新州等地归还宋,金太宗天会二年(北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又归金,县境属西京路大同府。金世宗大定七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省德州建置,县境又分属于宣德州(今宣化)和大同府。</p><p>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怀安县从宣德州割出,属隆兴府所辖。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今县境西部改属中书省兴和路,东部宣平县仍属上都路宣德州。元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将宣平县移治辛南庄(今左卫西十里),属中书省上都路顺宁府,后改属宣德府。西南部属兴和路。</p><p>明初隶属京师(北京)兴和府,后改属山西大同府。洪武三年(1370年)县境被鞑靼占领,废怀安县。民移居庸关改置怀安守御千户所。洪武四年废宣平县。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废千户所,置怀安卫,二十六年二月由旧怀安村移卫于今怀安城;先属山西行都司,后改隶于北平都指挥使司。永乐十六年(1418年)革北平都指挥使司,隶属京师。十七年保安右卫,由顺圣川(今阳原)徙至西沙城。二十年(1422年)移治怀安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置万全都指挥使司,辖怀安卫,万全左卫,保安右卫等。是年六月,保安右卫改属怀安卫。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柴沟堡筑堡,并设参将,属万全都指挥使司。宪宗成化八年(1472年)于柴沟堡置分守西路参将。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分西路为上西路与下西路,左卫属上西路,柴沟堡、西阳河、怀安属下西路。明崇祯八年(1635年)上下西路及怀安南界的南山路,又改属分守道。</p><p>清世祖顺治初,延用明制,仍属直隶。顺治八年(1651年)裁柴沟堡参将,怀安卫属万全都司。圣祖康熙四年(1665年)改隶山西。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西阳河、柴沟堡、左卫并入怀安,改怀安卫为怀安县,属直隶保定布政使司宣化府,柴沟堡设守备。世宗雍正十年(1732年)柴沟堡改设都司。</p> <p>简介</p><p>昭化寺,始建于明代。坐落在怀安县怀安城镇西大街路北,坐北面南,占地面积3820平方米。整个寺院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后殿、偏殿以及钟楼、鼓楼、碑楼等形成,是一处以传播佛教为主的大型古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其大雄宝殿内壁画相传为民间画师任朝所作,面积达一百多平方米,所画人物五百多个,几乎包揽了儒、释、道三教中的主要神、佛、仙。人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不仅具有考古价值,更具观赏价值。该寺于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3年争取到国家文物局的修缮资金189.9万元,2004年动工发掘,目前正在逐步发掘、修缮中。</p><p>昭化寺原名永庆禅寺,初创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原为民间祝禧道场,后因多年失修几近荒废,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开始重修扩建,于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修建成一座十分壮观的佛教圣地,寺庙落成后上奏朝廷,上赐匾额“昭化寺”,故得名。</p><p>昭化寺全部建筑均为石条基础,砖木结构,曲槛雕栏,修廊大厦,天王殿、大雄宝殿均为歇山顶木结构建筑,四面斗拱,玻璃瓦盖顶,玉龙卧脊,兽头出飞檐。殿内金像悬山,雕梁画栋,金碧辉煌。</p><p>建筑</p><p>大雄宝殿是昭化寺的主要建筑,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248.5平方米。进门南墙两侧绘有两幅高约3米、宽1.5米的门神画,画着两位身穿盔甲的武将,左为唐代名将秦叔宝,右为尉迟敬德,精心绘制了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的威严形象。殿内东西墙壁和后墙壁绘有近百平方米的壁画36组,这些壁画用连环画的形式,生动地刻画了佛、道、儒三教诸神,及人间帝后百官、三教九流的众多人物形象。</p><p>昭化寺壁画人物众多,内容丰富,形态各异,继承了唐以来寺院壁画的傍题形式,把单幅画内容用水卷云联系起来。画与画之间祥云萦绕,将每幅画连为整体,使壁画有了内在联系。画中人物比例匀称,神态逼真,线条流畅,虚实有度,色彩艳丽,实为我国明代杰出的壁画艺术珍品。</p><p>1930年,挪威画家斯卡根来张家口一带传教,1935年到怀安时发现了昭化寺壁画,赞叹不已,1937年临摹了全部壁画。</p><p>昭化寺及其壁画,是研究明代历史文物、壁画艺术和美术史料的重要资料,是明代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观赏价值。</p> <p>昭化寺壁画</p> <p>昭化寺壁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