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对于梧州的了解,可以溯源到儿时的记忆,爷爷是远近闻名的美食家,儿时记忆总有他描述的“纸包鸡”、“古典鸡”、“龟苓膏”……还有他房间里一张斑驳的龙母庙前的照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真正走进梧州,了解梧州是在若干年前,兄弟到梧州藤县任职,然后每次通话都会向我介绍这边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而好奇的我借来藤县县志、梧州历史等书籍去了解和认识这边的情况,久而久之,也爱上这座千年商埠</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2017年开始,应梧州八中廖宇校长和吴蔚副校长的邀请,为梧州八中创作节目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我开始系统地对梧州风土人情进行了采风研究和探索!禤狮、下哩歌、水上船歌、牛娘戏、八音……</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终在大家的通力合作下,也硕果累累!而在这几年来,也创作了不少梧州题材的艺术作品~</span></p> <p>2019年冬,应藤县宣传部张俐副部长和藤县文联唐主席的邀请,到藤县再次深入采风,想让我再以禤狮作为题材创作一个作品,一开始我十分抗拒再创作禤狮舞蹈,因为梧州八中的《禤狮传人》在梧州已经广为流传,且已经荣获了教育部第六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和优秀创作节目奖,我真心害怕突破不了,也害怕作品风格雷同。</p> <p>通过对“东方狮王”邓彬光的采访,对禤狮制作工艺和技术的了解,我开始慢慢寻找突破口,去思考如何突破自己,突然现状!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了我更多思考和沉淀的时间!</p> <p>五月,神州大地,驱散了新冠疫情的阴霾,此时接到梧州市教育局的任务,为参加全区基层文艺汇演创作一个舞蹈,这个夏天注定是忙碌而充实的。为梧州市教育局教师舞蹈团创作了女子群舞《豆趣》,与此同时马不停蹄为藤县创作男子群舞《瞧,那狮舞少年》</p> <p>群舞,且是女子群舞,脑海中浮现骑楼城里岭南女子拿着簸箕在阳光下边晒豆子和拣豆子边嬉戏打闹的场景,那种太阳下透出的美,伴随着青纯的豆香,组成了最美的风景!于是我邀请了从小看着长大的麦俊师弟也是优秀的舞蹈教师、舞蹈编导一起创作这舞蹈!</p> <p>7月26日桂林大剧院我们24位豆娘完美绽放,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29号在汇报演出中也再一次成功地展示了梧州风采!</p> <p>比赛一结束,我们立即马不停蹄地赶往藤县,进行节目的创作、修改、提高!</p> <p>《瞧,那狮舞少年》绝对是我创作史上遇到的第一绊脚石,一群学习舞狮专业的中专生,百分之百没有接触过舞蹈,且赛程要求所有参赛人员必须是农民户口,而我们唯一能用的一位老师是城镇户口,意味着我们必须短时间内根据演员的能力和特点进行创作……</p> <p><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道具紧急制作,音乐紧急适应,演员紧急突击提高……由于没有基础,演员们习惯平时的锣鼓节奏跟着配合,现在固定的cd播放,大家根本找不到节奏,只能一遍遍地磨合!</span></p> <p>8月6日晚,在梧州文化中心剧场,舞狮少年们迎来了首演,紧张、兴奋充斥着每个人,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得到了观众和评委领导们的一致肯定!</p> <p>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梧州几千年的历史,纯朴的民风,灿若星河的创作素材,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和传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感恩所有人所有冥冥之中注定的遇见和一路并肩携手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