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山东省昌乐县营丘镇前皇村,始建于明末清初,原属于马宋公社前皇大队,文化大革命中的1966年下半年至1967年,曾一度更名前进村。因为“皇”是皇帝的“皇"、保“皇”的皇,破四旧立四新,打倒保皇派,故更名前进村,旨意跟着毛主席永远向前进。</p><p class="ql-block"> 前皇村坐落在白浪河西岸边,低山、丘陵、平原相间。与大村庄相比算是一个小村庄,据2020年5月官报数字,户籍人口146户418人,如果倒推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满满算来也就八九十户。</p> <p> 六十年代未,我17岁,参加解放军离开家乡,屈指一算50多年了,现在回想起来,难舍难忘的事很多,一件件一桩桩……但最最难忘的是我们村的那条河,在村西村南环绕半圈潺潺流去,长大以后才知道它叫青龙河,一个好听的名字,我深感自豪,深深怀恋着。</p><p> 青龙河发源于我们村庄西北向一条深沟沟底,泉眼凸水形成。顺泉水向东约400米为东西直向,稍有弯曲,河床宽约50米,包括积水水湾。河流以北是土地,第一生产队的。河流与土地之间有一较宽阔的草地,平均宽约50米,河水润育而成。我当时大约十一二岁开始放牛,生产队的,放牛挣工分,多数就在那一带,草地好,离村庄远。与我同时放牛的还有几个小伙伴,唐中合就是其中一个,他比我小,也就八九岁。当时,放牛是放学、放假后的主要营生。我们在一块谈天说地,谈到了理想、未来。还学习编蓑衣,将毛草拔出晒半干,下雨时当雨衣穿用。后来听说他到了陕西蒲成县,过上了小康生活。</p> <p> 青龙河流径我们村西向南拐弯,到村南向东流,又折向南,像一条弯曲的纽带,闪动着粼粼水光,缓缓地蜿蜒地伴随着叮咚响声流向远方,最终经过河西村汇入白浪河。</p><p> 流径村西时,形成一片广阔湿地,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800米,由北向南3个大湾,成“品”字状。北边的最大,面积约110平方米,东边的居中,面积约80平方米,西边的稍小,面积约60平方米。碧水荡漾,湾湾相连,河流相通,那里的鱼儿最多。河边湾边绿树成荫,无限风光。</p><p> 人说前皇村是风水宝地,这不夸张。村西村南两面环水,村北还有一山叫雪英山,北山南河,山水相依,成就了风水上村。</p><p> 在青龙河自西向东拐弯处,村人建有一桥,取名永建桥,村里人习惯叫南大桥,在桥东上中央拱碹上镶刻着桥名“永建桥”3个字。桥高约3.5米,桥长20米、宽3米,砖石结构,青石发券,橢圆形,桥下高处可以站人行走,宽敞,桥面石板铺就,能够通行大马车,为村庄南出的唯一大道。听老人说,该桥建于清朝中期,1974年遭受一次破坏,将桥南条石挖掘出做了它用,桥体,后村人盖屋将其掩埋,现在已无痕迹。</p> <p> 青龙河平均宽约二三米,河深没脚面以上,每天每日流淌,不时形成一些水湾,积水没半膝。上坡收工回来的人们,都喜欢在河边停下,捧一捧清凉的河水,洗去一天劳作的风尘和疲惫,喝上一口,甜润甘美,顿感沁人心脾。说真的,那种感觉,胜过现在喝的矿泉水。漫步河边,可以看到不时有小鱼跃出水面露出银色肚皮嘻水,在平静的河面上击起层层涟漪。</p><p> 每到夏天,西河、南河,便成了孩子们天然的游泳池,三五成群,光着腚,天天泡在河水里嬉笑打闹,自由自在的度过炎炎夏日。在闷热难熬的夜晚,胆大的大闺女小媳妇们,偶尔也悄悄结伴去远离村子的下游沐浴河水的清凉。小河水清极了,鱼虾遍处淌游,水湾积水处的沿边有螃蟹,我们经常摸到,那个高兴劲,手舞足蹈。沿村南向下走约500米处,流水形成一个大的波湾,水深没膝,宽七八米。</p><p> 闲暇时,村里的女人们都喜欢到河边洗衣服,沿河一字排开。西河、南河都有洗衣服的场地,沿边放几块石头,就是天然的搓板,可供四五人同时洗。浸在水里的两脚,时常有小鱼虾嬉戏骚扰,很是招人喜欢。河边那茂密葱绿的河柳和地毯似的草地,就是天然的凉衣场,衬托着五颜六色的衣物,俨然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树上此起彼伏的截留(蝉)声,伴随着洗衣妇女的阵阵欢声笑语,好一幅安乐详和的田园景象。</p><p> 青龙河也有发脾气的时候,那是在每年夏天的汛期,暴雨过后,河床爆满,狂涛怒吼,势如骏马。我们村里很多人都去河边看,当时叫看山水,冲下南瓜、西瓜、庄稼、树头子等,顺流直下,浩浩荡荡。不过,从没有发生过伤亡事故。洪水只是把污物脏物冲刷干净,很快还原一个清纯的河流。</p><p> 青龙河南边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北边是一片树林。人们在河边种植蔬菜,河水浇灌,年年铺满大地,瓜果漂香。</p><p> 河北边的树林里,每逢截留龟出土季节,白天,我们用镢创,晚上用手摸,人比截留龟多。大人们也出来凑热闹,熙熙攘攘,这是题外话。</p> <p class="ql-block"> 1962冬天,在西河截流,修建前皇水库,全村男女老少齐上阵,河西村也派工参战,中午饭吃在工地上,热火朝天,1963年冬天完工。1964年,河西村在南河截流,单独修建河西水库,2年完工。1965年,又在村西水库上游、永固村南修建一小水库,当年汛期水满决口,大坝冲毁,水库报废。1970年冬季,在村南青龙河南向拐弯处上游,又修建一大池,挖掘坑深七八米,大池水面面积约40平方米,无功而废。</p><p class="ql-block"> 从青龙河上游小水库算起,到河西水库,全长不过3000米,4处截流,修建了4个水库、大池,使青龙河河水断流干涸,风水殆尽。4座水库、大池,维持时间不长便彻底干裂,从此,青龙河那清徹的河水再也不见,成为了人们永远的怀恋。</p><p class="ql-block"> 在建设青山绿水的时代,我们盼望青龙河河水再现。可能,这是梦想。但愿,能够实现。</p><p class="ql-block"> 文:唐福然</p><p class="ql-block"> </p> <p> 本文,2020年8月20日《心悦文摘》推出发表,唐美芳、唐中祥给予资料支持,深表感谢!图片取自网络和同事摄影作品,深表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p> 作者唐福然 </p><p> 2020-08-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