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班</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现街道中心幼儿园-柳林园 王佳</p> <p> “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撒白糖......”端午节前夕,结合端午主题,我们开展了包粽子等系列活动。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活动的空间和米、粽叶等活动材料,幼儿通过观察粽子、包粽子,尝粽子,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也让幼儿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节日的美好氛围。各种口味的粽子,引发了幼儿的好奇和讨论:粽子为什么有甜的、有咸的?不同的人都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粽子?不同口味的粽子代表什么意思呢?本次活动就是基于这样的讨论而产生了。 </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一)包粽子、吃粽子——引发探索兴趣</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55, 138, 0);"> </b>我为孩子们准备好爱吃的各种粽子馅,粽子叶、盆等材料,准备工作一切就绪,孩子们看到这么多材料,兴奋地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p><p> 欣怡:“我喜欢吃大枣的,我要多放几个大枣的。”</p><p> 高阳:“我妈妈喜欢吃红豆沙的,我要放豆沙馅,你的呢?”</p><p> 彤萱:“哎呀!这是什么呀?粘粘的,黑黑的。”</p><p> 昊辰:“告诉你们,是肉馅的呗,我喜欢吃肉肉。”</p><p> 欣怡:“我妈妈说了,粽子里是放大枣的,不能放肉!”</p><p> 怡宁:“就是,我妈妈也说了,可以放各种豆子,大枣,不能放肉。”</p><p> 昊辰着急的说“我们家的粽子就是放的肉肉!可好吃了!”</p><p> 于是,我提议等到昊辰的肉粽子做好了,大家再一起分享品尝,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p> <p> 在大家的期盼中,粽子终于出锅了。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孩子们早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品尝一下。于是我在征得昊辰的同意之后,将他做的粽子分享给班级的其他小朋友们品尝。</p><p> 教师:“孩子们,昊辰做的粽子跟你的粽子有什么不一样?”</p><p> 欣怡:“我的粽子有大枣,他的粽子没有大枣,只有肉肉。”</p><p> 衣凡:“我的粽子是甜甜的,他的粽子不甜。”</p><p> 绍行:“昊辰的粽子里有肉肉,咸咸的。还好吃!我喜欢吃!”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并开始逐渐接受咸味的粽子。</p><p> 由传统节日包粽子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粽子的探索欲望。孩子自由讨论自己喜欢的馅儿,因为幼儿生活经验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导致了他们对粽子文化的认识不和理解不同,所以,孩子们对昊辰小朋友选择的馅儿引起了大家的争议。在品尝了粽子之后,孩子们对不同馅的粽子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对中国的传统美食产生了更加深厚的探索兴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二)揭谜底—南北方饮食文化存在差异</b></p><p> “粽子为什么有的甜,有的咸?”这是孩子们始终未解开的谜底。</p><p> 于是,孩子们将这个问题带回家,询问自己的爸爸妈妈,并将自己得到的答案次日带回来。 </p><p> 第二天一早,孩子们就在区域中相互讨论。</p><p> 欣怡:“我妈妈说因为我们是北方人,所以吃有枣的粽子。”</p><p> 智宸:“对对!我爸爸也是这么说的,南边的人吃咸的粽子,我们吃甜的粽子。”</p><p> 金城:“昊辰,我爸爸让我问你是不是还吃鸭蛋粽子,也是咸咸的?”</p><p> 昊辰一脸得意的说:“不是鸭蛋粽子,是鸭蛋黄粽子,可香了,可好吃了!”</p><p> 我带孩子们再次探讨“粽子为什么有的咸、有的甜?”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南方人做菜都是偏甜的,喜欢放糖。而北方人口味偏咸,做菜时常常放很多盐和酱油,到了端午节就反过来了,南方人更偏爱咸粽子,而北方人则青睐甜粽子。</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三)探寻更多口味的食物及特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 </b>除了甜和咸,你还吃过什么口味的食物呢?</p><p> “我还喝过酸梅汤呢。”乐乐说。</p><p> “我也喝过,可酸了。我爸爸还能吃辣椒呢。可辣了。”浩浩自豪地说。</p><p> “奶奶家种的苦瓜,超级苦。”浩明说。</p><p> 艺鸣:“还有酸酸的菜,多加点醋就是酸的啦。”</p><p> 睿晨:“我爸还有做饭非常难吃的,他爸菜炒糊了,特别苦。” </p><p><br></p> <p> 孩子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发现更多不同口味,不同特征的食物和不同地区不同的代表性美食,如酸甜苦辣、串起来的食物、夹着吃的食物。通过搜集美食图片,寻找美食的发源地、口味,并将寻找到的美食的味道画了下来。</p><p><br></p><p> </p> <p> 在绘画的的过程中,孩子们又提出了很多奇妙的设想。楠楠说妈妈喜欢吃麻辣烫,自己喜欢吃冰淇淋,想要将两份不同的食物设计在一起,却又苦恼,怎样能不让冰淇淋融化还能放在火热的麻辣烫上呢?第一次她尝试画了两个小碗,并标注一边是火热的麻辣烫,另一边是冰凉的冰淇淋。但自己总觉得不满意,跟其他小朋友提出了她困惑已久的问题“你可以用盒子把麻辣烫装起来,然后再冰淇淋里挖个洞洞装进去。这样就在一起了。”欣欣说。“可是,我看不见小碗里的麻辣烫,这样不行。”这可怎么办?楠楠一抬头,发现了班级吊饰的透明球。“老师,可以把那个透明的球借给我用一下吗?”楠楠,跟老师借走了透明球,这是干什么去呢?原来楠楠设计将麻辣烫装进透明球中,然后挂在冰淇淋上。孩子们在设计的初期画出了许多奇思妙想的好主意。虽然有些材料并不符合科学逻辑,但是这并不妨碍孩子们展开天马流星的想象,而这样做也进一步丰富了幼儿对各地美食文化的探索兴趣。</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0px;">(四)做美食——私人订制创意独家美食</b></p><p> 在感知了美食的更多种类和特征后,孩子们对美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幼儿根据之前积累的食物口感、食物温度、成型方式、食物味道的已有经验,设计和创造自己的独家美食。</p><p> 昊辰:“这个叫海盗船,我做的是丸子小兵、还有可以吃的容器--胡萝卜小船。胡萝卜吃起来甜甜的,我用胡萝卜做的碗,加上胡萝卜丸子倒点水,煮一煮。太热了就加一点凉水就不冷不热了刚刚好。再加一个太阳蛋就更好看了。”</p><p> 雨霏:“我设计了有甜还有辣的食物,把他们都放在辣椒里,我妈妈最喜欢吃辣的了。还要塞一些虾仁、豌豆、玉米、胡萝卜、西蓝花四樱桃、荔枝······”</p><p> 老师:“这么多食物都能装进辣椒里面吗?”</p><p> 雨霏:“那我可以这个红的辣椒装点虾仁、豌豆。那个黄色的辣椒装苹果、樱桃、西瓜。这个绿色的辣椒装点草莓、玉米、柠檬。”</p> <p> 虽然,孩子们在介绍自己的食物时极为流畅,但是,在过程孩子们却手忙脚乱。雨霏设计了辣椒的创意菜,于是去问厨房里的师傅有没有辣椒,然而幼儿园的小朋友是不吃过辣的食物,很显然,雨霏这一趟扑空了。那么是不是雨霏的创意菜就结束了?雨霏立刻想到了另一种不辣的辣椒——彩椒,彩椒代替辣椒的事情解决了。</p><p> 似乎一切都很顺利,雨霏找来了彩椒并将其他食材按照自己预设的菜谱将食物放进去,并设计了10分钟蒸煮时间。等到品尝的时候雨霏期待的小脸上立刻变得皱巴巴的,苹果樱桃变成了果汁水。吃了一口虾仁的软软的黏黏的没有熟。再尝一口草莓玉米柠檬的“哎呀,太酸了。”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食物难以下咽?</p><p> 在后续小组讨论中,孩子们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虾仁要多煮一会就熟了。”“我觉得是柠檬太酸了,还是别放了吧。我们可以放甜甜的水果。”“荔枝是甜的,还有枣也是甜的也可以放。”“我们把西瓜、苹果在切的大一点,它就不会变小了。”而在寻找水果的过程中又产生了问题。枣不是夏季水果,没有枣怎么办呢?聪明的孩子们集思广益,展开谈论。虽然没有新鲜的大枣,但是可以用果干来代替,或者直接添加白糖,蜂蜜。解决了这系列的小问题。终于将第二次将做好的食材送去蒸煮。当食物蒸煮开锅后,孩子们的小脸上充满了忐忑不安的表情,好在这一次只有彩椒里盛有虾仁豌豆的没有熟,其他的都成功了。没有熟的这一份,孩子们又加时蒸煮了一次,这一次刚刚好全部都成功了。</p><p> 通过一开始自由想象的“创意菜设计”到孩子们亲自操作切菜,洗菜,削、切水果,到最后完成一整道“私人订制”的菜品。孩子们不仅会因为做与大人同样的事而感到快乐,同时对于孩子而言设计、洗菜、择菜、炒菜、揉面、捏团、摆放等,通过这些孩子们亲自操作的过程,刺激孩子的触觉、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意与思考力,同时梳理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p> <p> 1.活动源于生活,回归生活。</p><p> 这是一次关于美食的奇特之旅,是一次幼儿大胆释放的美食探索过程。由生活活动吃粽子引发幼儿对不同口味的粽子的探索兴趣。于是,教师为幼儿提供包粽子的材料,幼儿亲手包粽子、吃粽子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在此过程中,幼儿自主发现粽子馅除了种类不一,口味也不一,进一步产生了对生活中美食的探索兴趣,带着疑问,幼儿回归到生活中去寻找答案,丰富和构建幼儿的感知经验,从生活中回归,幼儿再进行创意美食制作,体现了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的理念。</p><p> 2.自主探索,自然成长。</p><p> 从游戏开始到结束,幼儿在自发游戏、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创意美食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自信心,锻炼了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教师鼓励幼儿用调查、记录、表征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发现,如咯吱咯吱脆、软软的、滑溜溜的、酸、甜、苦、辣。并在做美食前,设计喜欢的美食口味及特征,幼儿学会用符号表征自己的想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