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一次春检检查下班途中,已是黄昏,发现一些群众在电力线路下面的树地里挖树,准备装车,大卡车恰好就停在线路下方的小路边,非常危险,我和同事老吕立即就上前劝阻,用农村人身触电事故案例向他们讲安全常识,卡车司机很快就将车挪远了。在场人多,是安全宣传的好机会,我俩就又向线下挖树的民工讲安全,也许由于用词过重,其中一位民工冷冷的说了句“我就不爱听你那样说话”,此言一出,话令我心情很不爽,咋就好心得不到好报呢?回来路上,老吕和我说,咱是“职业病”,总想把道理一下子给人讲清楚,心太急,别人不理解,也与我们说话方式有关系,宣传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讲的道理没错,以后说话用词须注意些。</p> <p> 说话用词注意些,确实是这样。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和形形色色得人打交道,与许许多多人交流。什么时候与什么人说话,什么场合说什么样的话,所需要展现出的姿态和言语的轻重都要有所不同,既要把话说清楚,道理讲明白,又要尽量不让对方曲解话中的意思,是最重要的。所以不论到了什么年龄阶段,学会说话都是人生的“专业必修课”。</p> 说话前要先明辨是非,不清楚的话不要说,不明白的话不要说,做“烂好人”的话不要说,是是非非的话更不要说。明明一件事情会伤害到某个人,而且你自己本身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一知半解,人云亦云,就因为身边有人说、或大家都这么说,让你产生了一种错觉,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我为什么不能说,没错呀?其实这是对别人的不负责任,既伤害了别人,也让人觉得你这个人不靠谱,自己全然不觉,不过是自我欺骗罢了,别人怎么会听不出呢?所以,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多说一些激励别人的话,肯定别人的能力,那样才能让拉近与人谈话交流的距离,谈话中友好的指出对方不正确的地方,也更能让人接受。 任何时候不要说过分炫耀的话和不算数的话。在一个单位,即使再有能耐,也应谦虚说话,“满招损、谦受益”,说话要让大家能够接受。再就是说话要说到做到,做不到的话就不要说,“只许愿不还愿”的话千万别说,否则,就会失去信任。所以,出言多思量,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千万别说。 说话时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话,不要抢着说。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中说,“在人们清醒的时间里,有百分之八十的时间在用来进行人际沟通,这其中又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时间用于倾听。”所以说自己都不想听到的话,那么自然别人也肯定不想听到。当想要说服对方的时候,先把对方的话听清楚弄明白,不妨先反问自己,将自己带入到这样的事态环境之中,如果用这样的谈话方式,是否会被说服,这样的交流是否会让自己感到舒适,因此要学会寻找双方意愿的“最大公约数”。即使是最熟悉、最亲切的人,依然保持尊重和耐心,先聆听,再说话。那些人缘好的人、家庭和睦的人、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通常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的幽默风趣,而是们能静静地听完每个人的说话。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往往会听比会说更重要,会说有时候是一种技巧,会听则代表了一种态度,能言善辩不如洗耳恭听。 <p> 说话要从提高自我修养做起,做一个有高情商的人。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更具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有些人在说话,举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问候,甚至是接听电话时都会给人一种很美妙的感觉,而有些人则恰恰相反?这就关系到一个人的修养问题,内心深处,我们每一个人都很欣赏这样的美。工作和生活中,高情商的言谈能拉近与交谈者的距离,提高自我修养,才是聪明的选择。说正确的的话,把握分寸。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方面,尊重与道德是谈话的“基础建设”。与同事之间交流,最重要的便是尊重,要学会聆听,在对方说话时,不要随意打断,要用真诚的态度来对待别人,这样才会为建立起更多良好的关系。</p> 说话是门学问,好的话语宛如一阵春风细雨,滋润听者的心灵,陶冶听者的精神,而不好的话语就像刺骨冷冽的寒风,听着阵阵刺耳,心灵上顿时泛起一阵苦酸味,精彩的说话技巧,能为每个人的人生迎来更多的机遇,说话的技巧需要在点点滴滴中积累,生活中,只要以宽厚之心待人、接物、说话,就能赢得别人的理解与支持,所以,我们要学会说话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