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一路希望,静待花香满园 ——2020暑期小学语文专业成长网络研修活动

兰陵县大仲村镇中心小学

<p>  一声梧叶一声秋。2020年8月5日——6日,兰陵县大仲村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们通过线上的方式参加了“智慧园丁新课堂”暑期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网络研修活动。</p><p><br></p> 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 <p>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支柱是“文化传承与理解”,那么如何将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手中的统编教材成为传统文化的抓手与载体呢?王崧舟教授给了我们几点建议:</p> <p>  识字教学是中国文化的基因。识字写字教学从姿势、观察、示范、描红、练写、讲评这六步,一步不能少。但这些都是技术,没有文化。没有文化,语文便没有灵魂。那么,这个“大”字,有什么文化呢?</p> <p>  了、子、人、大,这四个字最原始的意思分别为:胎儿、孩子、侧身站立的人、大人。大就是顶天立地的意思,盘古是“大”的代言人。了解这些之后,对于“大”字的教学就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技术的堆积上,我们要挖掘汉字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p> <p>  课文是精神返乡的入口。学语文,本质上是学文化。一年级上册《秋天》这篇课文中,象征秋天到来的景象有很多,为什么只有落叶,只有大雁?这就是北雁南飞的文化意象。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一个有文化自觉的老师,看到课文,便要升起一种文化警觉:这篇课文,就是通往文化殿堂的入口。</p> 作文教学80%的问题都在这里 <p>  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有五点要求,而管建刚老师抓住了往往被大家忽略的第一点: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自我表达就是说真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套话。而很多人不会写作,是因为一开始就走上了说谎的路。</p> <p>  有意思的作文是个人的,情绪的,淡化是非的;而有意义的作文是公共的,理性的,强化是非的。儿童有童言无忌的特权,只要让他学会自我表达,学会与别人交流,写作就会很简单。</p> 又记得,又晓得—古诗群文教学 <p>  古诗的难读在于古诗里生僻词太多,很多词汇的古今义发生了变化,并且古诗喜欢用典、用意象。对于小学古诗教学,蒋晶军老师给出的建议是:疏通字词、了解背景、将心比心、联系自己。</p> <p>  学习古诗还要敢于提问。《静夜思》中床前为什么能看见月亮?是因为这里的“床”是“窗”的通假字,指井上的栏杆;《相思》这首诗原指王维和李龟年两个男人之间的相思,“愿君多采撷”和“愿君休采撷”都说得通;古代的“楼”=“愁”……</p> 全批全改的困境与突围 <p>  宋运来老师指出:全批全改作文的困境即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全批全改作文又该怎样突围呢?</p> <p>  一个意识:让发表意识走进习作欣赏中来。利用微信、墙报、校报、手抄报等多种方式,发表学生的习作。一项分权:红笔不是老师的专利,让孩子自我修改作文。一套符号:讲给学生修改作文的符号。两方结合:学生自我欣赏和生生、师生之间批改作文相结合。</p> <p>  宋运来老师还建议:在起始年级、起始学期,也就是教学前三周,对于作文可以精批细改。但从第四周开始,教师要由精批细改到赏批互改,这样才能减负增值。</p> <p>  四位专家都用朴实优美的语言、高屋建瓴的理论、鲜活生动的案例为在线学习的老师们传经送宝。老师们或是伏案记录,或是陷入思索,专家的高位引领使大家拨开云雾见日头。</p> <p>  微言若发蒙,喜获此三益。相信经过两天的学习,大仲村镇中心小学的小语团队们会带着自己的思考继续前行!心中有光,脚下有路,新的希望已然播撒,期待我们的教育满园花开!</p>

作文

语文

文化

教学

古诗

老师

课文

全批

全改

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