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8月1日上午十点,夏日炎炎,热浪滚滚,适逢人民军队建军九十三周年之际,我们登上了D6530号动车开启了厦门四日游模式。列车经泰宁、三明、永泰、莆田、泉州、晋江等城市约三个半小时的车程於下午一点半左右到达厦门火车站,打车下塌在黄厝海滨路附近的染宿民居!</p> <p>放下行李,稍作歇息我们来到海边,吹着海风,踩着沙滩,虽然头顶烈日,但心旷神怡,无疲惫之感!</p> <p>天色已晚,当地人说八市那边海鲜比较正宗,我们欣然前往!</p> <p>海砺煎和姜母鸭</p> <p>鲍鱼饭</p><p><br></p> <p>小黄鱼</p> <p>海鲜拼盘</p> <p>原浆扎啤</p> <p>第二天上午我们打车来到植物园,里面好大,丘陵地势,坡度不高,分了很多板块,有竹类植物区、裸子植物区、蔷薇园、棕榈植物区、南洋杉疏林草坪、多肉植物区、藤本植物区、百花厅等。其中热带雨林区域让人印象深刻!</p> <p>南洋杉疏林草坪</p> <p>藤本植物和多肉植物区留影</p> <p>热带南洋树种</p> <p>棕林,山顶剪影</p> <p>茎上开花结果一菠萝蜜。桑科,原产热带亚州的印度,现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隋唐时期传入我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台湾及福建栽培,著名的热带水果。菠萝蜜枝叶繁茂,在粗大的枝干上开花结果,果实或一个一串,或三五成团悬挂树干周围,果实硕大,重的可达一二十公斤!</p> <p>摘一缕静闲时光驻足细品,还原生活本色!</p> <p>雨林喷雾</p> <p>下午来到五老峰山下的南普陀寺,香客众多,人来人往!</p> <p>寺庙不远处即是厦门大学,厦大不予开放,游人只得在门口顿足远眺!</p> <p>3号上午,睡了个懒觉醒来后已到九点多,早餐后单车骑行了大约一站公交车的距离我们决定坐公交车去轮渡码头。</p> <p>游轮大概航行了20分钟后,抵达三丘田码头就是著名的鼓浪屿了!鼓浪屿位于厦门岛的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面积1.9平方公里,鼓浪屿原名圆洲仔,因西南海滨礁穴受浪冲击声如擂鼓,明代改称“鼓浪”屿。岛上气侯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有鸟语花香,素有“海上花园”之美誉!</p> <p>日光岩</p> <p>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p> <p>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p> <p>小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观光景点主要有日光岩、皓月园、风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毓园、海底世界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p> <p>回来时正逢海水退潮,海面上礁石依稀可见!</p> <p>再见了!鼓浪屿!</p> <p>吃过晚饭,逛逛中山街,夜色迷人!</p> <p>地标建筑一世茂双塔</p> <p>中华城夜景</p> <p>回到民宿路过海滩,只见“海上升明月”,原来今天是农历六月十四,正所谓十五的月亮十四圆,本世纪百年中这种情况出现只有6次,下一次将会是十七年后……祈愿欣宝一切圆满!</p> <p>4号早上下了些雨,天气凉爽,打点行装,今天的目的地是集美学村也是本次旅程的最后一站,女儿计划周密而翔实,坐公交转地铁到集美学村!</p> <p>集美大学</p> <p>超大印度榕</p> <p>陈嘉庚先生故居建成于1918年6月,是陈嘉庚、陈敬贤昆仲先后居住、工作过的地方。1919年6月至1922年3月,嘉庚先生住在此楼亲自擘划厦门大学的创建和集美学村的扩展!抗日期间,本楼被日寇烧夷弹所毁后,遵照嘉庚先生指示,首先修复校舍,本楼迟至1955年进行修葺,1958年8月至1960年10月,嘉庚先生又居住在这里。</p> <p>先生遗物</p> <p>“陈嘉庚生生故居”七个大字糸前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所书。</p> <p>离开陈嘉庚故居坐一站公交车即达地铁站,大概半小时后就到了厦门北站,我们踏上了返程的列车!厦门再见!</p> <p>甜蜜时光匆匆而过,感谢鼓浪屿,感谢厦门带给我们的快乐之旅!明年暑假女儿就正式实习了,不论读研还是工作今后一家集体外出相对较少,谨作拙篇以示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