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激发教育新生态

茗越

<p>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教育服务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革。教育发生的场景不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育的资源和内容不再局限于学校,教育服务提供的主体也不再局限于老师。未来的教育会更加泛在化、更加智能化、更加的个性化。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为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丰富的手段和途径。</p><p> 为促进"互联网+"与学科教学的常态深度融合,提升教师信息素养,8月3日,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主办、中小学专业委员会承办、一起教育科技协办的首届"互联网+教育新生态与学科核心素养"云峰会在线召开。</p><p> </p> <p>  各位大咖们,围绕着互联网+教育新生态构建与学科核心素养两大主题展开思想碰撞。</p> <p>  钟秉林教授关于“教育改革发展呼唤在线教育”的讲座使我认识到了在线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提升自身素养,提高信息素养,改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我们老师也应该积极参与线上教学,探索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与在线教学相适应的,我们还应完善评价机制,以此来保障在线教学的效果。</p> <p>  朱永新教授提倡教育新生态,学习化大社会,打破现有教育不公平的鸿沟,指出未来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而是一个从摇篮到坟墓的终身学习的教育新生态。</p> <p>  刘畅带来了《助力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主题演讲,他认为智慧教育的本质是一个强大的内容库,包含了丰富的数据标签体系和数据汇总能力。最终这些学习数据将会成为智慧教学、个性化管理、智慧教育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从而形成打通课内课外、课前课中课后、线下与线上,成为一个整体的学习场景。</p> <p>  程晓堂教授带来了《教研员如何给英语课堂教学把脉》的报告,十分精彩,幽默诙谐,又具有实效性,让我边聆听边反思自己。他认为教研员不能坐在办公室,而是要深入到课堂当中。在评课的时候要用正确的英语教学理念、方法为依据,避免以个人的偏好或错误的理念、方法评判课堂教学。程教授还在直播中分享了自己几十年在英语教育方面的心得体会。</p> <p>  程教授还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评析举例,老师不恰当的课堂导入、无法猜测的问题、让学习无法接话的提问、指示不清的评价等不合适的课堂教学设计,让我边听边不断地反思这些情况有没有也出现在我的课堂教学之中呢?</p> <p>  程教授举例:“大部分学生还没到喝茶的年纪,你跟孩子讲英国人喝下午茶他们是没有感觉的,想要课堂互动好,就一定要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p> <p>  基于评课,程教授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p> <p>  在线教学从"新鲜感"逐步走向"新常态",这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转变传统思维,拥抱新时代、新变化。</p><p>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将终身学习为己任,努力挖掘出自身更大的价值,不负学生,不负自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