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中国人一直都喜欢方头圆身的筷子,其“方圆有度、小箸衔万物”的特性,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餐桌上筷来箸往间,体现着的是中国人的“热乎劲儿”但这种看似情亲密无间的饮食关系,却隐藏着很大的健康隐患,为此,第四小学响应上级部门号召,学校大队部特向全体师生和家长朋友们发出倡议:“公筷公勺,文明用餐”!</p><p><br></p> <p>亲爱的同学们:</p><p>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师生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自觉配合疫情防控,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次疫情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在同疫情进行战斗的时候,也要反思一下。</p><p>长久以来的“合餐制”,虽然饱含浓浓的人情味,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合餐制,易带来疾病传播,筷来箸往为病菌扩散打开方便之门。</p><p>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因此中国人一直都喜欢方头圆身的筷子,其“方圆有度、小箸衔万物”的特性,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体现餐桌上筷来箸往间,体现着的是中国人的“热乎劲儿”但这种看似情亲密无间的饮食关系,却隐藏着很大的健康隐患,为此,第四小学响应上级部门号召,学校大队部特向全体师生和家长朋友们发出倡议:“公筷公勺,文明用餐”</p> <p>一、公筷公勺,从我做起。</p><p>为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提倡使用公筷、公勺或选用分餐就餐,在公共餐饮场所主动索要公勺公筷,避免通过筷子让病菌和病毒“口口相传”,给公共卫生和人类健康埋下隐患。家庭聚餐时也要用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筷,一汤一勺”,要做使用公筷公勺的先行者和宣传员!</p><p>二、节俭用餐,践行“光盘行动”。</p><p>摒弃“爱面子、讲排场、比阔气”消费陋习,不剩饭、不剩菜。饭店就餐适量点餐、餐后打包,养成理性、节俭用餐好习惯。</p><p>三、文明用餐,遵守社会公德。</p><p>不在餐饮公共场所喧哗吵闹、随地吐痰、坦胸赤膊,不在餐厅吸烟,不带宠物进入餐厅。</p><p>四、绿色用餐,拒食野生动物。</p><p><br></p> <p>树立绿色环保理念,拒绝食用野生动物。</p><p>公筷公勺,举手之劳。让我们共同努力,从细节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议就餐新风、养成文明餐桌用餐习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