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摄影:色影狙击手</p><p>文字:归燕</p> <p> 国人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可见苏杭是人们有限眼界中唯一可与想象里天堂相媲美的所在。苏州的美也不仅在城中几处精致有名的园林,更在那被周围太湖水包围着的一个个湖中之岛、小小村落里。</p> <p> 太湖中的小岛无数,我们前往农家小住的苏州洞庭西山不仅是太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我国淡水域中最大的岛屿。波浪般起伏的太湖大桥如凌空长舞的白练飘落在山水间,分三段连接起岛屿与苏州市区内的交通。岛上海拔336米的山峰曰缥缈峰,让人因名自然联想到当飘浮的云雾萦绕山腰山顶时,它所呈现出的似幻似仙之美妙景象。有人曾这样诗意地概括了西山的美丽环境:水抱青山山抱花,花幽深处有人家。</p> <p> 所居农家与太湖一路之隔,窗外即是芦苇摇曳的山水湖景,隔窗即可欣赏到太湖水面上的晨辉夕阳,浪波云影,光电雷雨。</p><p> 吃完第一顿农家男主人精湛厨艺烹制的包括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在内的美味饭菜,我们开启了五天漫游西山的休闲夏日之旅。</p> <p> 正如著名江南民歌中所唱:“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环山望湖,一望无际,天水相连;湖随天象异动,展现万般姿容。随意地择一视角,都可漫看湖面烟波浩渺无边际,闲观天际云舒云卷云水齐。</p> <p> 从雷鸣电闪、狂风骤雨,到蓝天白云、绚丽夕阳,天水构筑的巨大舞台上无时不变化着背景,上演着一幕幕让人为之惊喜的剧目。</p> <p> 湖边观景,风声呼呼掠耳,吹飞了头发,吹乱了衣衫;湖水排涌拍岸,与礁石相碰欢唱着迸出白色快乐的浪花;此时此境放空自己融入其间,安享大自然抚慰灵魂的天籁之音。</p> <p> 明月湾古村紧邻太湖边,村口一棵近二千年的大樟树,据传是当年吴王率兵在此驻扎练兵时期栽种的,今仍枝盛叶茂,生机勃勃。明月湾之名据传因当年吴王夫差与美人西施一起常在湖边观月而来。英雄爱美人,枭雄也柔情。乍听着传说很浪漫浓情,细想时又感画面很耐人寻味:当时的俩人,一个被美色深深迷惑,疏于政务;一个心怀以身献国之念,肩担以色乱君重任,赏月时怕也是一个沉浸于眼前情爱中;另一个却心念故国故人颜,共面婵娟却各有所想吧?</p> <p> 西施为国献身以色惑吴王,使之分心助卧薪尝胆十年的越王勾践成功复国,按理说于国有大功,却结果终不如人意。有传说一:她被越王下令装入袋中沉湖;传说二:她与范蠡驾舟驶入太湖消失于江湖。人们出于善良的愿望,更愿意相信是第二种结果。</p> <p> 这个位置是明月湾观夕阳落日的最佳之处,可惜今年江南雨水泛滥,太湖水大幅上涨,淹没了观景的码头,已经封闭,不让人靠近啦。</p> <p> 不太大的古村落仍保留着昔日的景象,窄窄的小巷两边密集的民居相邻排列,不时偶有保存完好的古祠堂、古建筑散落其间,让人从中一窥当年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p> <p> 自古江南多雅士,无论是官吏商贾,文人学子,饱受自然优美环境浸润,诗书画乐熏陶,事业有成之后在建家园时都会将自己的审美方式在建筑中尽数表达。西山著名的雕花楼是一个不可不去、颇具代表性的景点。</p> <p> 大多数私家花园位置安放设计时习惯深藏一隅,外人来访谈事进大门自有会客厅接待,这样的安排方便主人视关系亲疏分别对待,决定是否将花园展示给客人。</p><p> </p> <p> 被西山人俗称雕花楼的仁本堂始建于南宋,清朝徐家几代后人系统的扩建,才形成今天我们见到的格局。从将花园的安放位置看徐家人应该属于性格开朗,愿广结善缘之人。精致的花园建在一进大门之处,入门即见,可以想见当年客人一进门时的惊艳反应,由此而起的话题,起到了很好的拉近宾主关系的微妙作用。</p> <p> 崇尚“以仁为本,礼为教本”的徐家,经清康熙、乾隆、道光、咸丰四朝,代代不懈对仁本堂添砖加瓦、精雕细刻的建造,可谓是极尽讲究。</p> <p>_</p> <p> 三千多件无一重复寓意吉祥、饱富传说的石雕、木雕、砖雕作品布满建筑的门、窗、樑、柱、墙、廊;楼台亭阁、小桥流水、秀木花草精心巧布,是历代苏州人追求高级精致典雅生活的突出范例。</p> <p> 屋里居住的人一代代来来去去,生生往往,都是岁月中匆匆的短暂住客;唯有晨起昏落、年复一年按时透过雕花木窗空隙照进室内的阳光悠悠漫漫,地久天长。</p> <p> 岛中漫游,一尊高大的观音立于群山环抱的山前,气势庞大,让人感觉特别和谐。不知道是因为后面青山的环绕增添了观音的气场,还是观音的矗立带来了超然的宁静?总之希望观音菩萨遍施无边法力,保佑西山净土的万世平安。</p> <p> 林屋山外表看去只是一个山顶有座宝塔的平淡无奇的小山,岂不料空心的山腹中却藏着一个被道教典籍记载,认为是仙人曾居之所的天下第九洞天,一个被渲染了浓浓仙气的神奇秘境。</p> <p> 国内外的溶洞也去过不少,里面灯光的布置大同小异,进入此洞中虽没见着别的溶洞中高大奇异溶岩滴筑的各类石笋,却被此处射灯巧妙布局,在照片中呈现出如画家创作的超现代画作般的神奇效果引之入幻,深深痴迷。不得不说此洞空间高度的限制,却为灯光布局时的光线延伸融合创造出了神奇梦幻的艺术效果。</p> <p> 天下人都知道太湖石在建筑园林中所起到的无可替代的点晴装饰作用,它被千万年来太湖水冲击雕蚀所展现出的空灵剔透,千姿百态的天然模样是其他任何石料都无法模仿替代的。难怪过去江浙富人们建筑各自园林时不是比谁的园子大,而是比谁家园子中的太湖石多、石奇、石秀!这才是财富实力无言的张扬炫耀💪!</p> <p> 洞中的石头缺少了千年湖水拍击冲流的雕刻,缺少了灵透空露的造型,却也在地下水千万年的滴融消蚀中形状各异,俨然一个半成品太湖石的地下巨大仓库。,</p> <p> 用五彩斑斓来形容洞中的世界已显苍白平淡,此时最适合的词只能用光怪陆离才更贴切地传达那种给人以暂时脱离现实,漂移于虚幻仙界的奇妙感觉,所有照片无须分毫调整,原片色彩的效果已让人为之惊叹!</p> <p> 路过洞中一块高石平台,见一姑娘正在此上伸展拳脚演示武术套路,台下同伴为之录视频,背景灯光色彩绚丽多姿甚是好看!不觉心痒也上去乱舞一番。先生一边录一边笑着调侃感叹:“洞里的各路妖精真多!”</p> <p> 初创于南朝具有千年历史的包山禅寺是史上江南的名刹,坐落于包山坞中,清两任皇帝曾为此寺赐名,顺治帝更是赐“敬佛”二字给当时进京协办董鄂妃丧事的此寺方丈,如今刻有这两个字的石碑仍保留在寺院亭中。</p> <p> 看到寺前广场上如此开怀大笑的大弥勒佛,你的嘴角也会不自觉的上提绽开,心情像花儿一样灿烂明媚。</p> <p> 寺内偏院供奉着一尊巨大的号称天下第一财神的范蠡塑像。 当年范蠡助勾践复国成功,熟知历代历史的他深知助君建国时的谋臣猛将,在成大事后必将成为新皇心中为巩固确保自家基业千秋万代后传之心患,他们各自在谋略、权势方面的影响力让当位者深感不安,必定欲铲除后患为快,历朝历代上位者莫不如此。范蠡不求功名赏赐,荣华富贵,明智地携西施远离权力角斗场,泛舟秘行,消失在芦荡深处的茫茫太湖之中……</p> <p> 后传说他们定居在了陶地(今山东定陶)。以 范蠡“治大国如烹小鲜”之才智经商成功,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传说他曾三次经商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且三次散尽钱财,广施百姓,所以被民间称之为财神朱陶公,得到后世百姓供奉。</p> <p> 石公山临水而立,据说因临水一巨石像一老者而名,我们匆匆而行,也没看出是哪块石头。</p><p> 登高临亭望湖倒是一个视野开阔的好地方,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倍感胸襟开阔,心情舒畅。</p> <p> 平日临水观湖景的水榭因湖水上涨已泡入水中,偌大的湖面因被滋生的蓝藻包围,让本来清逸幽远,宜人观湖的景色显得有些尴尬。</p> <p> 山中的石公寺供奉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因二指禅功夫全国闻名的海登法师的遗骨。</p> <p> 寺前与太湖一堤相隔的塘水平静如镜,映衬出水下的绰影世界。无人的四周只偶有个把僧人经过,没什么好看的,倒是个清静安宁的所在。</p> <p> 择半天前往距西山三十几公里处的木渎古镇,一个让乾隆帝深深喜爱,六次下江南必来的地方,感受浓缩聚集的典型江南雅韵风情。</p><p> 一条香溪河自古聚起两岸人家,小桥流水,岸柳草花。沿街商肆密布的小店旁,冷不丁地会出现对比强烈的大户豪门。</p> <p> 江南人因受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更多些细腻优雅的特质。而历代苏州人更追求一种高级的雅致,无论从一碗面中的讲究、还是建筑宅院时的布局,无不透露出那份无处不在、如诗似画般的精致优雅。</p> <p> 严家花园乾隆年间已建,原为苏州大名士沈德潜家宅,后几经易手,上世纪初被严姓人家所购得。此族中的严家淦曾在蒋介石逝后出任过国民党的代总统。</p><p> 此园辗转于几任主人之手,每一位主人都在前任的基础上对园林进行了进一步的修建,使园林呈现出清幽曲奥,移步异景,花木扶疏,典雅精致的隽永意味。</p> <p> 虹饮山房是清初文人徐士元的宅院,私家花园是镇上四大名宅中面积最大的。曲桥秀亭,湖石巧叠,廊屋环绕,荷美花雅,是江南的名园之一。</p> <p> 据说此园之美深得乾隆帝喜爱,六下江南时,每次船过香溪河至门口,必下船直奔大门而入欣赏园景、休息小住,徐家因此被百姓称为乾隆的民间行宫。乾隆帝的三大名臣纪晓岚、和珅、刘墉等也曾在此下榻。</p> <p> 古松园是清末富翁蔡少渔的宅邸,园中有一棵明时的高大罗汉松,距今五百多年,园因此树而名。</p><p> 相较于前两个园子,古松园占地面积小些,布局也紧凑些,但园林要素齐全,房屋楼宇的雕刻一丝不苟,后花园中假山池水,小桥角亭完美搭配,相谐生辉。</p> <p> 榜眼府第不在沿河热闹的街上,坐落于民居小巷的深处,要找到它还真是拐了几个弯,问了几次当地居民才找到。</p><p> 宅院的主人是林则徐的学生,晚清政论家冯桂芬,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殿试第二名进士,民间百姓俗称的榜眼。</p><p> </p> <p> 冯府门脸左右宽度也就是内宅的宽度,但进深很长,前宅后园,最里面也藏着一个精巧的后花园。</p> <p> 岁月悠悠如小河之水流来去往,小街旁当年豪门,无论是严家花院、榜眼府第还是虹饮山房、古松园,都让我们见识到了当年它们主人们巨大的财富和他们在建园中表现出的文化艺术方面之深厚修养。</p> <p> 随意地游走在岛上的各个小村中,这只乡间的狗狗独自蹲坐在小贩主人摊边的路旁望呆,许是太寂寞,我坐台上小憩,它过来表亲热行此“大礼”求玩耍,太可爱了☺。</p> <p> 一幢在风雨中残蚀破朽的老屋,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者颤抖地伫立着,尽显岁月的沧桑无情。</p> <p> 一个婆婆家门口的大石榴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一眼望去好不喜人。婆婆说这棵树已种30多年了,过去结的果子比男人的拳头👊还要大一圈,随着树龄的增长,果子越结越小了。</p> <p> 我们居住的农家在东村古村的最外围,每天晚饭后大家都或村中或湖边悠闲地散步。</p><p> 东村古村始建于秦末汉初,传说当时著名的四隐士之一东园公住此,汉高祖刘邦曾想重金请耄耋之年的东园公出山为己所用,遭婉拒,宁愿在此过清贫安逸的乡野生活,人们把他所住之地就称为东村了。</p> <p> 村子不大,老建筑不少,有些已塌掉屋顶只剩下断壁残墙。村中以堂号称的古建筑颇多,大都住着村民不对外开放。最有名、最大的是乾隆藏娇处的敬修堂,传说当年乾隆下江南到此,在这里遇到了一位知书达理,容貌姣好的姑娘,甚是喜欢,一见钟情,于是藏娇于此。说句玩笑话,乾隆频繁六下江南,是否也和这些因满汉不通婚的祖制所限,喜欢却又不能明面带回宫中而藏于江南民间各处的美丽姑娘有关呢😉?</p> <p> 掬一捧太湖明媚的夕阳收入心底,将此时美丽的心情藏于记忆的深库里。人生无奈有很多限制,你带不走世上的一钱一物,只有那些美好的记忆是真正归属于你,并且终生别人拿不去,临走时也留不下,只随身独属于你。既然如此,何不用余生充盈独自的记忆宝库,看更多美景,体验、记录更多欣赏大自然美妙时刻所感受到的美丽心情!</p> <p> 🌸🌷感谢您的赏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