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8月5日晚7点—9点,学习共同体研究院五位专家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新书共读会—《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路径》。本次共读会上,郑校长强调了在学习共同体中,课堂安全氛围、课堂中倾听与对话的重要性。指出教师的地位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应该是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全体老师认真聆听专家的分享,并积极记录会中的重点内容,学习态度端正、仔细。</p> <p> 在为期两个小时的分享中,各位专家、教师就学共体的价值、学共体实施时候的注意点、不同地区建设学共体的团队经验、如何促进个人建设学共体等问题进行了分享,各种案例令人感动,也让人受益匪浅。</p> <p> 会上,专家强调了在个人层面学共体的发展要注意以下几点:</p><p> 1.教学观的突破。学生不是为了迎合老师而学习,他们是为了收获学习的快乐,是因为自己掌握知识而学习。</p><p> 2.课程观的突破。要想教给学生知识,教师要对知识的掌握十分到位,经得起提问,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对问题的反正思索。</p><p> 3.学习观的突破。专家提到了我们的学习应该抛却功利,不是为了有用、有钱而学习,我们是为了收获快乐而努力学习。</p> <p> 同时,陈博士也强调了在学共体建设中带头人的作用是巨大的。只有一个强有力的模范领头人,团队的学共体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一点到线甚至到面的成功。</p> <p> 本次新书共读会为学共体建设提供了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老师一定能更加明确方向,在建立良好学习共同体的道路上一往无前!</p>